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4-07-31何秋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习体验有效性阅读教学

何秋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学会阅读不仅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需要找到方法技巧,阅读更具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空间时间;学习体验;有效性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定义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双向的、是互动的,也是互为依存条件的。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的组织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体体验,这样才能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实现最佳的阅读效果。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其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够多的机会实践。然而时下许多语文课,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往往忽视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实际效果,热衷于形式上的热闹,“感悟”、“延伸”、“拓展”、“游戏”、“扮演”等齐上阵,课堂环节“丰富”过头,真正留给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少之又少,结果便出现了以下的现象:“感悟”变成了“赶着学生悟”,常常是学生只读了三五分钟课文,师生便开始对话,抒发“感悟”。即便教师在对话中安排了几次朗读,或是让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所谓的“重点句段”,也大多是为了体现“悟”的成果。感悟、感悟,有感才有悟,感得扎实才能悟得透彻。教师不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读懂课文,就企望他们说出自己的“感悟、理解”,结果是“游戏”变成了游玩、嬉闹,整个课堂变成了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忙碌”的交流、汇报、表演、操作、检查,很难看见学生静静地思考,对文本字词句段的品味则很肤浅。

其实这些是本末倒置、不啻缘木求鱼。对文本的品味才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对文本的体悟才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为此,我们就应该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这个主体,引导其细细品读文本的言语,得出自己的体悟。比如,有教师在上人教版第四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课时,花了大半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从初读感知到深读感悟,从“小男孩”的眼神到語言,细细品味相关句子,体会“小男孩”“喜欢”小汽车的程度,也更让学生体会到男孩放弃自己心爱的玩具是多么不容易,从而更深切地体会男孩心疼妈妈、关心爸爸的心理。这样的品词析句,使学生对文本人文内涵的理解水到渠成而且非常深刻,不再是由老师引其登上的空中楼阁。

二、珍视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

教学中,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所以,语文教师既要精心备课,从不同角度解读教材,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个体感受,又要在课堂教学中尊重每个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珍视他们合理而独特的学习体验。在笔者听过的一节三年级上册《军神》公开课中,对课文中“紧紧”和“汗如雨下”两处各应如何把握朗读语调这一问题,教师主张读轻,轻轻地读,慢慢地读,以表示读者的不忍心,以及对刘伯承的同情、关爱、敬佩的复杂感情;有学生则认为这个词写出了刘伯承非常痛苦,应该通过重读表现出来。其实,教师和学生的理解都有道理。但是,这位教师不是及时肯定学生的合理感悟,而是通过让学生反反复复朗读,将全体学生的理解统一到教师的看法上来。结果,整堂课沉闷而单调、拖沓,以后的课堂提问也再无学生敢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显然是一次有缺陷的阅读教学实践。

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缺陷,这与教师课前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多种阅读体验准备不足有关,也与教师的课堂机智有关,但是更主要的还是教师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在作怪。所以,广大语文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的指导下,转变观念,清楚意识到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读者个性为依归,应该把课堂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把阅读还给阅读主体,把感悟阅读的权力和机会还给学生,对学生的合理、独特的阅读体验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珍视,珍视学生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

当然,阅读过程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内容的理解,可以是对情感的体验,可以是对表达特点的揣摩,可以是对阅读材料的某些部分特别喜爱、特别受感动、特别受启发,可以是就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或主要的问题发表见解,可以是自己的想象甚至是“突发奇想”,可以是对课文内容、写法的评价或对课文补充、修正,等等。学生对教材的感悟、体会的重点,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学段关注的重点不同。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感悟、体会,又要注意不同学段的不同要求。

参考文献:

[1]郑桂华.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J].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猜你喜欢

学习体验有效性阅读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在线学习时间规律探析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契合感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