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与探讨

2014-07-31李柏李玉芹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理论课体育教师高职

李柏 李玉芹

1前言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技术教学能力,还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的体育理论教学水平。但调查显示仍有部分体育教师的理论课教学停留在灌注式的方法,学生掌握的体育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不够扎实,理论与实践脱节,没有起到指导实践作用。因此体育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是否讲究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通俗性就非常重要,特别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使他们通过体育理论课的学习不仅明白运动的方式、方法,还要学会运动的原理,逐步建立判断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具有知识的再生本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采用“讲、想、疑、答”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2实践与探讨

1.讲:讲好课的标准是充分体现知识的“精,难,新”相结合的原则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调动学生的思维。因此讲授时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之对所学内容保持浓厚兴趣。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与探索。

(1)上课时先以体育运动为“向导”,吸引住学生兴趣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使讲解的内容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2)教学过程要精讲,不能硬灌。实践证明灌注式教学已不适应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知识更新的需要。所以精讲应抓重点和难点,找规律并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知识的途径与方法。

(3)教学中可进行异步教学的尝试。传统的同步教学强调统一要求,同一速度,经常采用“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与现代社会教学必须培养“快学习”和“快创造”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格格不入。所以在钻研教材时,应组织消化参考资料,根据教材内容的简繁和学生具体情况,大胆尝试异步教学法。因材施教将教师的五步指导(提出问题—提示方法—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紧密结合,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和教室指导异步化的统一。讲课要有艺术性。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了解学生,而且对每一课时的教学要求,讲授内容,乃至语言声调,表情姿态,板书书写,演示提问等,都要认真思考和充分准备,讲究艺术性。讲课时语言要精炼生动,逻辑性强,导入新的内容要自然流畅生动,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要恰当,比喻要形象,切忌在课堂上信口开河,冲淡主题。

(4)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模型,图表等教具使用得当,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巩固提高、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重要作用。但使用过多反而会弄的学生眼花缭乱,分散注意力,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每一次课用什么教具,要考虑周全,不能教具、图表放一大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2.想:想就是给学生一个适当的时间让其思考

这当然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把“想”变成课间休息,而要启发和锻炼学生动脑能力。根据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特点,基本理论教学要为体育实践教学提供理论据,也就是说,掌握理论知识是为了发展学生对体育科学和运动技术的认识能力,学会创造性的运用技术技能。

3.疑:疑就是质疑

这里有两重意义。一是课堂上给学生留出提问题的时间,使学生对解不开的疑团有表达的机会,避免问题堆积太多后遗忘或者课后无机会找教师解答。二是根据课堂实际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提出问题因注意引导学生从求异性、探索性、多向性方面研究问题,深入分析,寻求规律,大胆猜想,寻求标新立异,对各种条件和结论做各种变化,从纵向、横向、逆向进行探索,使知识不断深化。培养他们采用多种形式,如指定一人或全体学生回答,或采用“快速抢答”、“竞赛回答”等,使课堂气氛即紧张,又轻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进取心。

4.答:答就是答疑

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解答,或者教师对讲授内容的小结。为了保持知识的完整性,使用时可不按时间平均分配,而是根据授课内容、长短结合,每次课可使用一次或数次。有些教材内容较为复杂,学生往往难以理顺关系,也提不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小结。比如神经系中的各传导路,教师应指出传导路各路各级神经元的部位、名称,各级传导束的名称、行径、列表加以比较,使学生一目了然,使课堂气氛活跃、轻松,又能照顾到少数记录速度慢的学生,也避免了每次上课都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到底的弊端。

3结语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向活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应特别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事实上任何人真正有用的知识都不是被动、机械地堆积起来的,而是由感性到理性、由量变到质变的错综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只能在个人的独立思考中实现。也就是说当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时,别人是不能代替的。教师的讲解作用无非是引路、答疑、总结,而不是灌溉,教学的讲解作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认识活动过程。

作者简介:

李柏,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副教授, 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李玉芹,女,汉族,河北保定人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副教授, 学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理论课体育教师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