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用于短猝发通信的LDPC短码设计

2014-07-31陈远友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4年1期
关键词:译码校验矩阵

陈远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81)

0 引言

LDPC码是Gallager在1962年提出的利用稀疏校验矩阵的信道编码方案[1],是一种可以接近Shannon限的“非常好”的分组码[2],为了追求优异的性能,采用随机化方法构造的校验矩阵[1-3]使得编码器的设计十分困难,译码器的存储复杂度也高,实现困难。为了构造易于实现、性能优良的编码方法,人们提出了很多改进方法[4-11],针对具体应用的文献也很多[12-15]。

一般来说,码字长度越长,LDPC的编码性能越好,因此,通常设计的LDPC的码字都较长,达到数千位。但在某些应用场合,如在短猝发隐蔽通信中,由于通信时间非常短,数据量较少,不可能采用码字较长的编码方案,必须设计针对这种特殊应用场合的短码。

1 LDPC短码设计

1.1 LDPC码的构造方法

准循环LDPC(quasi-cyclic LDPC)码是一种可以使用简单移位寄存器实现的结构化LDPC码,精心设计的准循环LDPC码在比特差错率、块差错率以及差错平底等方面可以达到计算机随机构造码的性能。

在给定长度和度分布对的情况下,通过随机连接二分图的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就可以得到一个随机LDPC码集。由于LDPC码主要采用置信度传播(BP)迭代译码算法,在无短环情况下才能获得最佳性能。就长码而言,码集平均性能随码长增加,码集中的单个码性能趋近于平均性能。而对于短码,因为码长有限,二分图中的短环明显增多,特别容易出现四环,导致有限次迭代之后软信息出现相关,算法无法收敛或收敛速度减慢,造成性能下降。为此需要通过调整校验矩阵中环的分布情况,避免出现四和六环,增大短环的围长[9],从而构造性能较好的LDPC码字。

1.2 PEG构造方法

PEG(Progressive Edge-Growth)[4]是随机构造LDPC码的一种相对简单但有效的算法,它按某种规则逐步向Tanner图添加连接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的边,选择合适的规则使Tanner图中的环最大。仿真显示使用PEG算法构造的短码长LDPC码比随机构造的码字有很大的性能提升[5]。

PEG算法通过展开Tanner图,按照逐节点的方式在校验节点和变量节点之间建立边的连接,在增加新边时尽可能减少对已有Tanner图围长的影响,充分考虑使Tanner图的围长达到最大以避免短环的存在,最终获得性能较好的LDPC码。

对给定的双向图参数,包括变量节点数N、校验节点数M、变量节点度序列Dv,常规PEG算法如下[4]:

令第i个变量节点为vi,第j个校验节点为cj;

对于第i个变量节点:i=0到 N-1;

增加第i个变量节点的第k条边:k=0到dvi-1;

其中,dvi表示第i个变量节点vi的度数。

如果 k=0,则边(vi,cj)→,其中是变量节点vi的第一条入射边,cj是在当前图集合Ev0∪Ev1∪…∪Evi-1中具有最低度数的校验节点之一。

否则,在当前图集合的基础上,将变量节点vi展开成深度为l的子图,直到集合的元素数目达到 M,或

然后,(vi,cj)→,其中是变量节点vi第k条入射的边,cj是集合中具有最低度数的校验节点。

第3步:对任意的若满足RSθ,η(Reduct{a},D)⟹RSθ,η(A,D),则转下一步;若中不存在a使得RSθ,η(Reduct{a},D)⟹RSθ,η(A,D),则算法结束,返回Reduct;

1.3 准循环短码设计

常规PEG算法需要对每一个变量节点都展开成树图结构,以逐点的次序添加边,这样不但耗费时间和内存资源,而且构造的矩阵也没有规律,给编译码的硬件实现带来困难。改进的QC-PEG-LDPC算法构造的准循环校验矩阵是由多个循环子矩阵构成,在构造时首先把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分成多个小组,然后对于每组变量节点,只需对其中第一个变量节点寻找最优边,最后根据循环矩阵的约束关系,同组其他节点相连的边也随之确定。

下面以构造一个码长为700,码率为3/7的准循环LDPC码字为例说明改进的PEG算法。

该准循环矩阵用HM×N表示,每个子矩阵用Ark表示,该校验矩阵的子矩阵维数为100×100,有28个循环子矩阵,M=b×c=100×4,N=b×t=100×7,0≤r<c,0≤k<t。矩阵的行重和列重分别为dc=5和dv=3,即校验节点的度为5,变量节点的度为3。

文献[9]专门研究了设计准循环LDPC码时如何避免短环问题与校验矩阵的行相关问题,提出了避免短环的准循环LDPC码的设计约束条件。

已证明构造的校验矩阵H所对应的LDPC码不包含长度为4的环的必要条件为[6]:

因此为了避免4环的出现,需要遍历准循环矩阵HM×N中的元素,对不满足条件的元素进行修正处理,使修正后的扩展矩阵中所有元素的值都小于LDPC码的扩展因子z。

2 性能仿真与测试

为了定量分析所设计的短码性能,以 LDPC(700,300)为例对其进行了性能仿真,并在通用调制解调器硬件平台上进行了性能测试。

2.1 性能仿真

仿真条件:

译码方式:修正最小和译码算法;迭代次数:50次;

信道条件:高斯白噪声,编码环。

如图1所示,仿真结果显示,基于QC-PEG-LDPC算法构造的准循环LDPC码性能优良,在归一化最小和译码算法下,Eb/N0值为 2.9 dB,BER≤10-5。且因为其具有准循环结构,译码器结构简单,便于硬件实现。

图1 LDPC(700,300)编码环仿真误码曲线

2.2 性能测试

测试条件:

信息帧长:300 bit;

LDPC(700,300):码率 3/7;

猝发调制方式:BPSK+扩频;

译码方式:修正最小和译码算法;

迭代次数:50次;

信道条件:高斯白噪声,中频环。

硬件资源需求情况如下:

逻辑单元:10 280;

寄存器:16 224;

存储器:1 693 234;

乘法器:71。

占用资源较少,具有很好的可实现性。

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可见,Eb/N0值为4.3 dB,BER≤10-5。

图2 LDPC(700,300)中频环测试误码曲线

3 结束语

针对短猝发隐蔽通信的通信时间非常短、数据量较少但对数据传输可靠性要求又很高的需求,提出了采用改进的PEG方法构建准循环LDPC短码的方法,计算机仿真和电路性能测试表明,构造的短码具有优良的性能,并且其电路实现复杂度较低,占用硬件资源较少,译码延时较小,便于工程实现。

[1]GALLAGER R G.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J].IRETrans.Inf.Theory,1962,8(1):21 - 28.

[2]MACKAY D J C.Good Error-correcting Codes Based on Very Sparse Matrices[J].IEEE Trans.Inf.Theory,1999,45(2):399 -431.

[3]PRABHAKAR A,NARAYANAN K.Pseudorandom Construction of 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 Using Linear Congruential sequences[J].IEEE Trans.on Commun.,2002,50(9):1389 -1396.

[4]HU X Y,ELEFTHERIOU E,ARNOLD D M.Progressive Edge Growth Tanner Graphs[C]∥San Antonio,TX:GLOBECOM.01.IEEE,2001:995 -1001.

[5]HU X Y,ELEFTHERIOU E,ARNOLD D M.Regular and Irregular Progressive Edge-growth Tanner Graphs[J].IEEE Trans.Inf.Theory,2005,51(1):386 -398.

[6]傅婷婷,吴湛击,王文博.基于PEG算法的准循环LDPC码的编码构造方法[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9(B10):182 -186.

[7]敬龙江.低密度校验码的构造和设计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7:25 -85.

[8]焦治克.删除信道下的LDPC码与PEG算法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37 -59.

[9]肖扬,徐丹.准循环LDPC好码设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31(5):1011 -1017.

[10]范俊,肖扬.可快速编码的准循环LDPC码设计[J].应用科学学报,2010,28(1):1 -8.

[11]王启玮,战兴群,严凯.LDPC码的编译码设计与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3,21(3):728 -731.

[12]李志勇,李文铎.一种高速LDPC编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J].无线电工程,2009,39(7):17 -19.

[13]刘波,李旭东.LDPC码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J].无线电工程,2009,39(10):13 -15.

[14]魏瑞刚,陈晖,邱金蕙,等.高速数据传输中的LDPC码译码算法研究[J].无线电工程,2011,41(3):20 -22.

[15]赵建功,刘香玲.准循环LDPC码的部分并行译码算法[J].无线电工程,2012,42(2):55 -57.

猜你喜欢

译码校验矩阵
分段CRC 辅助极化码SCL 比特翻转译码算法
基于校正搜索宽度的极化码译码算法研究
炉温均匀性校验在铸锻企业的应用
结合抓包实例分析校验和的计算
分析校验和的错误原因
从霍尔的编码译码理论看弹幕的译码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矩阵
矩阵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