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企业介绍语篇的语域对比分析

2014-07-31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语域语篇话语

易 利

(中山大学 外语教学中心,广东 广州 510275)

Scollon & Scollon提出跨文化对比分析不应该以语言系统本身的差异来作比较的基础,而应以话语系统(discourse systems)为基本单位来分析文化差异,每种话语系统都有各自的文化观念,又受制于其文化观念的话语模式[1]。同时,许力生的研究表明,对于话语系统背后的文化以及不同文化的隐形语境差异的忽视,一直是文化语篇分析的主要问题之一[2]。因此,跨文化语篇分析应当把语篇放在具体的社会文化及使用语境中考察,增加对比过程中跨语言与跨文化的互为参照。

企业介绍尤其是跨国企业面向全世界介绍和宣传企业的语篇,本应在全球读者和全球语境下体现出语篇体裁的同质性,但是相关研究(如叶文文、李飞武、卢小军、程妍等)却表明不同企业语篇介绍存在显著差异[3-6]。因此,本文试图分析不同文化下中美企业介绍语篇的语域差异,揭示其语域差异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差异,最后解释造成的这些差异的文化因素。

一 语域变量

语篇是现实社会中有特定交际目的的产物,不同文化下为同一交际目的所产生的同一体裁的语篇,会因为产生语篇的文化语境差异而存在差异。语言是一个多层次的符号系统,语义系统的选择受语境的制约。语言作为社会符号系统,其意义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语言单位中,而是与特定的情景语境所体现的社会符号系统密切关联。Malinowski、Firth等人很早就对语境作过深入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和深化了这一研究。

Halliday认为语域是一个语义概念,是与某一特定的话语方式、话语形式和话语基调的有关意义组合,这三个情景语境的变量又分别与语言的及物性系统、主位系统和语气系统存在耦合关系[7]。Martin不再把语域视为语境表达层的语言,他的语域概念包含语境的内容层,是由语境变量构成的符号系统[8]。语域是社会语境和语言资源的元功能组织的内涵符号,而体裁属于更高层次,由语域变量构成处于更高层次,解释社会过程的关系。而体裁和语域作为思想意识的表达形式,受到思想意识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意义系统,不同言语社团的“意义系统”(即文化)主要是通过该社团的语言来实现,即通过该语言社团的成员在情景语境中所讲所写来实现[9]。这些不同类型的情景语境制约的语篇就是不同类型语域的具体表现。因此,语言主要是通过语域反应文化的[10]。Martin对语域的三个变量(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进行了精密的描述[8],Martin 和Rose对具体语域的这三个变量进行了系统的二维细化[11]。语域的这三个变量可分析中美企业介绍语篇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文化因素。

二 中美企业介绍语篇之语域变量

(一)企业介绍语篇与语料选取

研究表明,企业介绍语篇这一体裁通过“公司性质^产品服务^竞争地位^经营范围^销售量及总收入^经营种类^经营目标^员工人数^公司远景^资格证明”这些“阶段性的”的步骤[12],达到“宣传企业形象与产品,传播企业文化与信息”的交际目的,完成了一个“企业与其预期的国内外顾客和合作者之间互动”的“社会过程”。它是“一种阶段性的,有既定目标的社会过程(a staged goal-oriented social process) ”[8]的独特语篇体裁。

纵览相关文献,企业介绍语篇的研究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除了早期零星的研究外,直到近期才有少量学者对这一语篇予以关注。于建平与单爱珍对世界500强公司的50家著名企业介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归纳出企业介绍语篇的语体结构特征,及功能语法中三大元功能在这一语体中的实现途径[12]。企业宣传这一体裁也存在相当的跨文化差异,学者们(如叶文文、李飞武、程妍等)都试图分析中美或中英企业介绍的跨文化体裁差异[3-4][6]。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其企业介绍语篇的英译也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卢小军、李飞武与邓琳超都试图分析中美企业介绍在文本体裁上的跨文化差异[5][13],为我国企业的外宣文本翻译在文本内容选择、文本结构、文化规范、语篇表达、修辞风格等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

本文用以分析的语料来自于从2013年财富500强美国公司前十名和中国公司前十名的企业简介。美国十家公司介绍分别是Wal-Mart、 ExxonMobil、 Chevron、 Phillips66、 Apple、 General Motor、 General Electronic、Valero、Fort和 AT&T。中国的十家公司介绍分别来自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国家电网、中国工商银行、鸿海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和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这些前十名的企业涉及石油化工、能源、银行、通讯、民生等行业,所涉及话题相似、功能相同。

(二)话语范围

话语范围(field)是最重要的语域变量,是带有全局性目标的系列活动,它有关语言活动的主题,说明“做什么与对谁做”[8]。Martin 和 Rose的对话语范围的二维分析包括:是否与活动相关(activity-structured vs. non-activity structured);是否是具体还是一般的人或事物或现象(specific vs. general)[11]。

中美企业介绍语篇的话语范围都包括:公司性质^产品服务^竞争地位^经营范围^销售量及总收入^经营种类^经营目标^员工人数^公司远景^资格证明。然而也在以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 开篇语步的差异

语篇的开端展示的信息最为重要,有突出介绍的作用。68%的中国企业都以公司历史开始,60%的英文企业则以公司性质开始[4]。

美国企业一直关注的是“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能提供什么”,开门见山地介绍企业性质,更多地展示“我们能为您做什么”。而中国企业对历史的重视,是由于中国人对时间的过去取向(past-orientation),过去或者历史应当被重视,被用作生活中的向导[14]。历史所体现出的厚重和与之相连的伟大让人肃然起敬,从而增进读者对企业的认可。

(1)1912年2月,经孙中山先生批准,中国银行正式成立。

2. 政治性词汇的使用

话语范围的实现主要通过经验性选择,如更鲜明的词汇性选择和更泛化的语法选择[15],企业宣传语篇必然决定相关公司性质规模、经营范围目标等方面词汇的高频出现,当然这些词汇也决定语篇的性质。正面的评价词汇在企业介绍语篇中广泛使用,如“世界一流的”“广为人知的”“最具认可程度的”“Attractive”“Most admired”;“Leading”等,都用以形容企业及其产品的优秀。然而两者的差别在于:在中国企业介绍中,还广为存在大量政治词汇,如:

(2)多年以来,在中央直接管理下,在上级机关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帮助之下,中建总公司忠诚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国内外两个市场,敢于竞争,善于创新,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最大的建筑房地产综合企业集团和中国最大的房屋建筑承包商。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此类政治词汇广泛存在于中国企业介绍中,反应出在中国经济环境下(尤其国企中),政治或政府的作用广为存在。企业事关的活动不仅是经济活动,也是一定色彩的政治活动。而美国的市场经济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很难看到政治色彩,是充分的经济活动。如果中国企业希望在当今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全球环境下展示其积极形象,企业宣传的策略也应当有所调整,应当更多地展示出其走向市场经济的一面。

(三)话语基调

话语基调(tenor)是话语活动参与者之间社会关系的协商。话语参与者的地位(status)、接触(contact)和情感(affect)三方面构成话语基调。后来,Martin & Rose重新从地位(status)和一致性(solidarity)对话语基调进行二维分析。它通过人际系统体现,包括呼语、称谓词、语气、情态、评价手段等[11]。

话语者地位是其在文化等级中的相对位置,是交际双方的地位描述,话语者的社会地位是与其语言形式关联的。话语者的地位构成平等(equal)与不平等(unequal)的垂直维度,其考察的是话语中谁控制谁顺从的关系。一致性则关注的是社会距离的亲疏(close vs. distant),其亲疏程度由接触多少和情感投入来决定。总之,它体现了语篇中交际者之间的关系,中美企业语篇在这方面的差异表现为:

1. 引入第三方介入来加强劝说效果

美国企业介绍语篇中的参与者一般只有两个:“We”和“you”。其语篇中大量使用“We(our)”第一称代词,潜在的读者“You”则能在这样的对话中感觉到自己被关注被服务,企业(我们)向读者(你们)介绍我们的卓越服务和领先地位,而无第三方介入,优劣全由读者根据我们提供的产品和理念来自己鉴定。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平等(equal)和亲密距离(close)。

(3)We are the world’s largest publicly traded international oil and gas company. (ExxonMobil)

(4)We’ll soon have the chance to drive a growing number of vehicles that run on different and sustainable source of energy. (GM)

中国企业介绍语篇也会通过展示产品和服务来说服读者,但是其涉及到的对象则不止企业和潜在读者两个,往往有第三方的介入:

(5)2012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排名中本行位列84位。(中国农业银行)

(6)上市公司连续五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是中国内地唯一入选的企业。同时,中国移动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连续四年荣获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

中国企业介绍大部分都会引用第三方作为一个权威说服者,告诉读者权威机构(如财富500强排名、政府奖励、慈善组织等)都认可或赞许,所以读者也应该认可我们的企业。李飞武的研究也表明中国企业使用“荣誉”(如最具价值品牌、国际排名认可等)这一步骤明显超过美国企业(84% vs. 52%)[4]。这其中话语者关系是间接的:企业→社会(权威)→消费者。

中国企业介绍语篇使用企业名字来介绍,无关你我,其对话性程度低,单方面自述优势和权威认可,展示出社会距离并非亲密,双方关系上也有一定权利差距。这也正符合Hofstede基于工作场合的权利差距的调查:中国指数为68,美国指数为40[16]。

2. 语篇形式多样化体现出的对话空间差异

中国企业无一例外地都使用一个不分节点只分段落的篇章来介绍企业,变化不大。而美国的企业介绍语篇则呈现出多样性,主要有如下三种语篇形式:(1) 纯文本(传统型的一段文字介绍,如AT&T);(2)分节点,多数据(如ExxonMobil分为Who we are; What we do; Where we work和Current issues;Phillips66则从图表说话);(3)空白化(根本不提供自我述说的企业介绍篇章,而是提供一系列的数据和新闻报道供阅读者自己判定。如Apple)。

上述三种类型的文本,依次下来,企业自己的作为述说者的身份越来越萎缩,“我”越来越小,企业渐渐由自说自述到邀请读者自己来作决定,读者作为参与者的角色越来越大,读者自己去把握,自己去判断的空间越来越大。企业对话语的控制程度变小,对话的空间增大,双方的权利差距越趋平衡,展示出地位上的平等(equal)。

(四)话语方式

话语方式(mode)是语言在交际行为中所起的作用[8],话语方式不是简单的物理意义上的交流渠道,而是文化中促进交际的符号构建和符号功能。其二维分析参数分别是Martin & Rose:1. 话语者之间的关系是对话(dialogue)还是独语(monologue);2. 语言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是伴随话语范围(accompanying field)还是本身就构成话语范围(constituting field)[11]。话语方式是语篇意义的投射,关乎语篇性,语言体现方式有开头序列、时态、身份识别语、主位结构、名词化等。

企业介绍语篇虽然是由企业编制而成的书面语篇,不见显性的对话者,但其介绍形式都是视觉或者听觉,而非双向交际的,所以中美企业介绍语篇都是独语形式,但也存在以下差异:

1. 回应期待程度差异

没有对话对象的语篇是不存在的,企业宣传语篇是写给潜在读者,与潜在读者分享信息,宣传自身产品,提升企业。有些语篇看不到语轮的转换,却能分辨出话语者对话语回应的期待程度(reply expectation)差异[8]。

话语期待程度的差异主要从人称代词的使用来体现:美国企业介绍语篇中大量使用We(our)第一称代词,潜在的读者You则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认可、被邀请到话语中来的,是一种双方的交流和协商,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如:

(7)For more than a century, we have consistently provided innovative, reliable, high-quality products and services and excellent customer care. Today, our mission is to connect people with their world, everywhere they live and work, and do it better than anyone else. We’re fulfilling this vision by creating new solutions for consumers and businesses and by driving innovation in the communications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y. (AT&T)

而中国的企业介绍多用企业名称来介绍,如例(8),这种正式权威的方式,造成双方的心理距离,语篇的独语性很强,对于期待回应的程度低。

(8)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29日。

2. 小节点与超链接

中国的企业介绍语篇全部由线性发展的文字介绍,除了极少数(如国家电网)会使用图示化的数字来增强视觉效果外,不见有任何超链接文本的使用。其独语形式是伴随话语范围(accompanying field)的。

绝大部分(除了Phillips66)美国企业介绍语篇,都使用非线性的分节标题和超链接文本,点击进入阅读可以了解更多,如GE(图1)分建筑、医疗、运输和能源四大模块介绍。当读者对其中的任何一块产业感兴趣时,可以直接点击选择阅读。

图1 About Us (GE)①

对于一些专门行业词汇或者专门机构,也有提供超链接来解释(如AT&T提供Nation’s largest 4G network的情况)。不论是一个节点,还是一个模块的超链接,其话语方式都提供给读者一个选择和探索的自主权利。读者在这里虽然没有办法参与语轮,但是有权利选择语轮的走向,也是更进一步增强对话性,话语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话语范围(constituting field)。这既体现在美国文化中企业权利差距相对比较小,也体现了美国这类型个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国家讲究个人探索,有较高的个体意识,重视选择的权利[16]。

结语

综上,利用Martin的语域分析相关理论,对中美企业介绍语篇的语域进行了对比分析,它们在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三个方面的差异。厘清这些差异,一方面有利于更深刻理解企业介绍语篇这一体裁,提高理解不同文化下的语篇的能力;另一方面促进提高跨文化交际敏感度,为全球化时代编写和翻译更符合国际潮流的企业介绍提供相应借鉴。

注释:

①具体请参见http://www.ge.com/about-us/building中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

[1] Scollon R,Scollon 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 [M].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5.

[2] 许力生.语篇跨文化对比的问题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7):117-123.

[3] 叶文文.中美企业简介的篇章对比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1):96-106.

[4] 李飞武.中英文企业介绍语篇体裁对比分析[J].海外英语,2011(14):315-423.

[5] 卢小军.中美网站企业概况的文本对比与外宣翻译[J].中国翻译,2012(1):92-97.

[6] 程妍.中美企业简介体裁对比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33-145.

[7]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rnold Limited,2008.

[8] Martin J R. 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 [M]. Amsterdam / Philadelphia,1992.

[9] 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M]. London: Edward Arnold Limited,1978.

[10]张德禄.语域理论简介[J].现代外语,1987(4):23-29.

[11]Martin J R,Rose D. Genre Relations. Mapping Culture [M].London: Equinox Publishing Ltd,2008.

[12]于建平,单爱珍.国际著名公司介绍的语体分析:功能语言学视角[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97-102.

[13]李飞武,邓琳超.体裁视阈下的外宣语篇汉英翻译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3):34-36.

[14]Samovar L A, Porter R E,McDaniel E 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 Wadsworth,2007.

[15]Martin J R. Language, Register And Genre [C]// Wang Z Hed. Register Studies. Shanghai: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2012: 47-68.

[16]Hofstede G.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 (Second Edi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8.

猜你喜欢

语域语篇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浅析语域的特性及教学模式探讨
语域语块与外贸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