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我国第四代港口建设策略

2014-07-30梅叶

集装箱化 2014年6期
关键词:港口物流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兴起,作为贸易窗口和对外经济桥梁的港口经历以集装箱为主的运输业务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我国沿海港口积极完善第三代港口功能,在推动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和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沿海港口(如上海港、天津港、青岛港、宁波港、广州港、深圳港)推进升级换代,将发展第四代港口提上日程,并逐步在探索中取得成效。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交通运输部积极推进《航道法》立法工作,发布《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表明我国港口正逐步向第四代港口转型升级。

1 第四代港口简介

1.1 概念

第四代港口以集装箱业务为主要业务,以港航联盟和港际联盟为发展策略,生产整合性物流。在建设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基础上,第四代港口强调自身是客户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即港口从静态的节点型发展模式转变为动态的网中心功能发展模式,强调网络型特色,促进信息流的快速运行,注重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以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提升港口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1.2 内涵

与第三代港口相比,第四代港口内涵变化深刻,呈现纵向整合、横向互动的特征。纵向整合即港口与供应链上下游(如腹地工业、货代、海关、物流公司、经销商、银行等)形成以港口码头为中心的有机整体,统一调配资源,使供应链各环节无缝衔接,以便提供精细的作业和快捷的服务,满足运输市场对港口差异化的需求;横向互动即港口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港口形成战略同盟,联合经营,共同发展,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调配资源,提高运输效率。

1.3 特征

(1)货种集装箱化 以适箱货种为主要运输对象,这也是现代港口的重要特征之一。

(2)发展联盟化 以港航联盟和港际联盟为发展策略,联合运营,促进港口业整体发展。

(3)物流综合化 以整合性物流为主要生产特征,生产范围包括以集装箱货物为主的装卸、集装箱维修、货物存储和交易以及与之关联的物流操作等。

(4)管理规范化 将决策、管理、推广和培训等软件条件视为港口发展的决定因素,实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5)设备现代化 配备先进的软硬件设备,以确保安全、环保、效益、效率的一致性,保证港口信息与外界相关信息流的高效、安全流转和交换。

(6)人力资源配置专业化 从业人员高度专业化,以适应港口国际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7)功能创新化 促使港口功能不断改进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和贸易全球化、新产品引进以及新技术和新知识传播、敏捷生产在制造业的成功应用、行业龙头的转换、产品(服务)的差异化、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等。

1.4 基本条件

(1)码头深水化 大型深水码头是第四代港口的核心要素。从目前情况来看,第四代港口集装箱码头水深达以上,散货码头能靠泊30万~50万载重吨级船舶。

(2)先进的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覆盖港口生产运营、市场开发、交通安全、日常管理、战略决策等各方面,实现与关联港航联盟、国家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等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形成强大的信息集成系统。

(3)口岸环境配套化 利用良好的口岸环境,为港口监管、船舶靠离、货物通关、检验检疫等提供快速、便捷的配套服务。

(4)商务电子化 基于港口在物流信息和开发运营方面高度开放和市场化的需要,依靠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平台,运用电子商务综合平台对港口实施商务管理,以推动电子商务在港口客户关联、战略联盟、金融商务、保险理赔等方面的应用,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5)港城一体化 临港产业发展状况是港城一体化的主要指标,其发展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如金融业、服务业等)的发展。临港产业布局以港口为中心,形成产业集聚,在整个供应链中,港口不仅是物资交汇的连接点,而且是物流综合运筹的大本营,即港口功能从被动地提供服务的场所转变为扮演组织者和策划者的角色。

(6)区域性经济中心 拥有国际区域性总部经济,即港口设有大型跨国公司总部,使港口成为区域性经济总部基地,充分发挥港口作为前方调度总站决策者和组织者的功能。

(7)腹地辽阔 第四代港口应拥有广阔纵深的陆向腹地,与港口所在城市形成非常紧密的经济联系。

(8)交通网络化、立体化 第四代港口应拥有发达的交通物流网络以及与国际经贸管理体系完全接轨的自由贸易政策体系。

2 我国建设第四代港口面临的挑战

2.1 同质化竞争激烈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港口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巨大,各地方政府纷纷加大港口建设力度,导致港口间的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市场需求不足。港口间同质化竞争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港口群总体规划不完善、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区域港口分工不明确、多式联运发展落后、制造业部分资金流向港口物流业等。[1]同质化竞争通常表现为建设过度和发展战略趋同,产生的后果包括能源消耗过大、港口负债较重、腹地交叉、市场秩序和价格体系被扰乱、码头岸线得不到有效利用、港口经营困难、港口发展后劲不足且发展前景堪忧等。例如,曹妃甸港、大连港、天津港和青岛港在角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面临同质化竞争问题。由于国家调控港口布局及港口市场化的能力有限,我国港口针对航运市场的自我反应和调控策略可能趋同,这或将成为我国建设第四代港口的主要障碍之一。

2.2 设备设施建设耗资巨大

港口投资开发和建设周期较长,耗资巨大,牵涉的方面较多,第四代港口建设更是如此,物资成本和管理成本的消化吸收是第四代港口管理的重要任务。第四代港口建设涉及原有码头改造升级、信息设备和系统升级、岸桥和场地轨道吊购置、集装箱堆场现代化改造、闸口智能化改造、船舶淘汰报废、航道开发和优化等众多环节,给港口运营造成巨大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压力。

2.3 经济低迷,贸易放缓

世界经济在后危机时代的恢复期较为漫长,资本市场因缺乏动力而复苏缓慢。促进世界范围内生产要素的流通和配置是第四代港口的重要特征之一,其高度外向性决定其受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较大。随着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发展期,港口经济发展遭遇艰难期。

2.4 大通关有待完善

大通关的核心思想是构建以港口和海关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在关联职能机构间的流通和共享,其目的是通过简化通关程序,有效整合信息资源,破解信息技术瓶颈,为关联机构和单位搭建大物流平台,提升物流效率。第四代港口在构建大通关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内陆港信息技术建设水平和能力呈现明显的差异化,难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快速交换和共享;利益驱动市场差异化,属地报关的异地认同度存在差异;受管理者能力的限制,大通关推动力度不够。

2.5 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尽管港城依存发展的关系被大多数地方政府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认可,但实际上,地方政府对所在地区经济建设布局和管理存在一定偏差,导致其对港口配套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2.6 相关法律规范缺乏

相关法律法规缺位是建设第四代港口过程中的潜在隐患。港口建设投资巨大,对所在城市乃至区域经济的影响较大,因此,迫切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其建设保驾护航。多年来,推动制定《航道法》是交通运输行业法制工作的重点之一。由于《航道法》的缺位,我国港口在航道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航道上擅自建设桥梁、跨河和临河修建管道等现象屡禁不止,违规采砂等行为造成航道通航能力下降等。

3 我国第四代港口建设策略

后危机时代市场不确定性对港口业的影响加剧,港口相对垄断的地位进一步动摇,传统港口经营管理模式受到冲击,港口运营管理难度加大,港口由此进入“微利时代”。[2]我国建设第四代港口必须实现从传统港口装卸业向现代港口航运服务业和物流业、从生产经营型管理向资本运营型管理、从城市港口型向区域枢纽港口型转变,使港口成为多式联运枢纽港、全球物流承运港、口岸服务便利港和低碳环保绿色港。根据《指导意见》,到2020年,港口业基本实现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拉动向注重改革创新驱动转变,由强调传统装卸作业能力向注重现代服务功能提升转变,由追求规模数量扩张向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

3.1 深化港城一体化内涵

在港城一体化发展格局下,基于建设第四代港口的需要,运用国家战略,充分考虑港口所在地域特点,深化港城一体化内涵,致力于推动以港口为中心的大物流建设,强化由此产生的综合辐射效应。

(1)加快港口升级。推动港口升级具体表现为完善港口功能体系、大力发展港口物流、积极打造全球港口服务网络等。港口转型升级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深化港城一体化,促进港口所在城市及其辐射区域经济发展和深度融合。

(2)推动港口从生产经营型管理向资本运营型管理转变。鼓励港口企业跨区域投资经营,完善区域性和全球性港口的经营网络。港口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造船业、零售业、服务业、餐饮业、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发展。例如,上海港、天津港、青岛港、深圳港、广州港所在城市综合产业繁荣,金融商业发达,区域性航运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服务中心和商务中心的优势突出。

(3)推动海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落实老旧船舶报废、更新等经济鼓励政策,优化运力结构;支持、鼓励航运业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支持航运企业与货主企业加强合作、联合经营等;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青岛港即将开展的邮船业务为青岛市旅游服务业注入新鲜元素和活力;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依托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项目延伸业务范围;落实自由贸易区政策,鼓励发展航运金融、保险、交易、咨询、海事仲裁、港口物流等现代航运服务业。

(4)发挥本土优势,推进经营方式转型升级。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发展,为推进港口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国际化以及吸引国际贸易、金融业、制造业和物流业聚集提供途径。

3.2 构筑战略联盟,实现协同发展

避免港口间同质化竞争的根本出路在于构筑港航战略联盟,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当今,在信息化平台下,物资生产要素全球化流通和配置更加便捷和频繁,因此,在港口转型升级过程中避免同质化竞争的战略选择也更加灵活、多样。

(1)借鉴欧洲海运组织的经验,设立跨区域行政机构,建立区域港口协调合作机制,合理规划港口发展布局和市场发展腹地,稳定市场和价格机制。

(2)实施差异化战略,即在国家监管指导下,充分发挥本土特色,依据本港口的地理位置优势、市场腹地和货种等条件,开展差异化港口服务,避免雷同发展。

(3)整合港口资源,积极构建港港联盟、港航联盟、港货联盟以及港口与金融等行业的发展联盟,互惠互利,携手发展,为港城深度融合注入动力。

(4)开放货运市场,吸引多种资本和力量参与港口建设、开发和运营;推动港口与保税港区联动发展,充分利用保税港区优惠政策深度开展业务,在自由贸易港区框架下打造国际物流强港。

(5)整合资源,从以装卸生产管理型为主的盈利模式转变为以资本管理型为主的盈利模式。

3.3 实施大通关战略,拓展货源

区域大通关有利于优化港口货源组织,推动港口与保税港区联动功能开发。从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实施大通关[3]的经验来看,大通关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改善口岸环境,实施区域通关战略。海关总署以企业守法管理为导向,以跨关区快速通关为目标,运用信息化手段,实行“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模式,为进出口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通关服务。港口应积极推进大通关建设,改善口岸环境,推广多点报关、口岸验收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监管模式。

(2)全面实施“无纸化”通关。“无纸化”通关有利于降低成本,提升通关效率。

(3)开展有效的监管服务。在政府主导下,创新海关、边防和检验检疫等部门的监管服务,拓宽企业通关空间,提升针对港口及其所在地企业货物出口监管服务水平。青岛港海关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监管模式为其他港口实施通关监管提供了经验。

(4)完善港口检验检疫措施。实施电子执法工程,积极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管理模式,创建方便、快捷的检验检疫验放体系。

(5)构建完善的港口立体交通网络,提升货物集疏运能力和效率。

3.4 打造综合物流平台,加强供应链管理

(1)打造综合物流平台。港口中心城市应利用自身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发挥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等优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2)转变港口功能。发挥港口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和节点作用,推动港口从装卸生产管理型向综合物流服务型转变。

(3)转变业务发展模式。强化港口市场营销职能,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从以生产为主转变为以保障市场为主;构筑物流战略平台,推动保税港区与港口联动发展,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深化港口与保税港区功能开发。

(4)转变增长结构。在保持传统业务适度增长的基础上,拓展新兴港口物流业,根据市场走向转变增长结构。

3.5 以信息技术为引领,打造智能化港口

第四代港口建设要求从固步自封的传统经营发展理念向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的经营发展理念转变,从分散的、缺乏控制力的生产组织理念向统一、高效、集约的生产组织理念转变,从粗放的、以经验为主的管理理念向精细化、系统化、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转变,从单纯依靠主业、发展“汗水经济”的增长理念向多元化经营、发展“智慧经济+汗水经济”的增长理念转变。港口智能化的主要途径:将互联网技术成果运用到港口生产管理、市场开发、安全管理、机械设备运行以及港口大物流、战略联盟及与之相关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如海关、边防、口岸、工商、税务、公安等)中,通过云终端和物流网武装港口生产运营和管理关联服务。

打造智能化港口的基本思路:精细化、柔性化与集约化管理相融合,实现业务智能化控制和管理。首先,港口需要构建信息化、智能化中心系统,包括智能化生产指挥控制中心、智能闸口通过系统、产地监管运行智能化系统、生产设备安全运行和维护控制自动化系统、智能化客户业务受理平台系统等,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客户和银行金融系统的自动化财务管理;其次,港口需要构建与战略合作伙伴的智能化业务信息交换系统,改变传统纸张办公形式,实现信息和价值的高效流转和交换。此外,“微服务”和“微创新”也是港口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的体现: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更多应用范围更广的智能化信息终端,如开发客户响应中心系统、开展“微服务”等,通过客户的自助化操作,实现多功能信息互动交换。

3.6 提升港口资本化运营能力和质量

从装卸运营管理型向资本运营管理型转变是第四代港口发展的方向。港口资本融资方式包括整体上市、产权资本运营、基金公司或船公司投资等,其目的是形成资金合力,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资本效率。股份制改革是港口资本化的主要途径之一。股份制即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建立股份公司来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从而达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目的。

港口资产重组和上市融资的好处在于:(1)通过发行股票来增加资本和扩大投资,拓展港口规模和业务,提升港口经营能力;(2)可以避免港口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降低港口资产负债率,提高其在银行的信用评级,避免资金链断裂;(3)通过融资和再融资带来资金乘数效应;(4)港口上市企业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财务体制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5)港口企业上市可以产生免费的广告效应,对提升港口品牌具有一定作用。

例如,日照港、天津港和上海港等港口积极实施上市战略,成功避免同质化竞争,扩大港口市场份额,不仅有利于提升港口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而且为业内积累丰富的经验。青岛港积极实施经营管理模式重组,于2013年成立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全面优化经营结构,在巩固发展装卸主业板块的基础上,全力突破现代物流、资本运营、邮船经济、港航服务等业务板块。同时,青岛港全面优化功能结构,依托董家口港区大码头、大堆场等软硬件环境优势,完善仓储、保税、加工、中转、分拨、交割等功能,做大做强现代物流板块,形成与前湾港区、黄岛港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格局,合力打造四大物流体系;依托邮船母港建设,青岛港老港区集中精力发展清洁货种和邮船经济,致力于将青岛港打造成为世界级邮船母港。可见,青岛港的资本化运营不仅取得显著成效,而且在港口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3.7 拓展自由贸易区,开放投资

在条件优良的国际航线枢纽港口建设自由贸易区,开放投资,促进商品、服务、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4 结束语

第四代港口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完善港口功能及内涵,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着力于构建港口大物流;智能化集装箱港口是第四代港口的重要表现形式,围绕第四代港口形成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交通中心、服务中心等将深度影响和融合港城关系。第四代港口建设应在国家战略框架下,推动保税港区与港口联动发展,加大自由贸易区(港)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深度开展关联业务;此外,在向资本运营管理型港口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港口应重视精细化、人性化管理,应用物联网技术,发挥智能终端在客户自助办理业务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丽耀. 解决我国港口同质化无序竞争的措施[J]. 集装箱化,2011,22(10):16-18.

[2] 梅叶,梅竹,曹金凤,等. 集装箱港口管理突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策略[J]. 交通财会,2013(7):27-30.

[3] 杨东. 关于推进青岛口岸“大通关”建设的思考[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2):74-77.

(编辑:曹莉琼 收稿日期:2014-03-21)

猜你喜欢

港口物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威海港口》
Fog
为什么摩尔曼斯克港口永远不会结冰
港口上的笑脸
去港口走走
一季度物流运行量质齐升 稳中向好
前7月全社会物流总额近140万亿元
2017年6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