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计算教学质量的策略

2014-07-29邓来全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4年5期
关键词:口算长方形算式

邓来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61-02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计算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其他版块的教学质量,因此重视计算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应该成为我们所有小学数学教师的追求。那么如何来提高计算教学质量呢?

一、创设科学合理的数学情景是成功的起点。

著名的教育家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起点。

在一次竞赛课上,有位老师的教学内容是长方形的周长。上课开始,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生:知道。师:那一次啊,兔子输了,很不服气,决定再比赛一次,于是,兔子和乌龟来到了一个运动场上,只见运动场上画着两个长方形,一个长方形的长是9m,宽是3m,另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m,宽是2m(边讲边出示场景课件),兔子说:我们各跑一个长方形,沿着它的边沿跑一圈,谁先跑完谁就胜。乌龟说:这不公平吧?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公平吗?为什么?

这个情景的创设,有效的唤醒和激发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于是,有的转动起眼睛,有的开始计算,有的……所有的学生都十分专注,后续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值得强调的是,问题情景要符合儿童的兴趣和心理特征,要为数学知识的学习服务。所以,他的创设应该有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让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去助推新知识的生成与学习,让他们带着高昂的情趣,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让枯燥的计算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在体验成功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二、重视直观操作,突出学生对算理的探究过程。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从表内加减法到表内乘除法,到小数、分数的认识和计算,再到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和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再到方程,每一个新知识的出现,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认识上的飞跃和挑战,为了知识上的过度和算理算法的理解,采用情景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对算理的探究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然后,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教具,将其对角一拉,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于是,问:你们知道它的面积怎么算吗?利用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猜一猜这个平行四边形(底6cm,高4cm)的面积是多少?

验证:(1)让学生拿出边长为1cm的方格纸,在上面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数一数,想:这个结果与这个平行四边形所给的信息有什么联系吗?(生:6×4=24,也就是:底×高)

(2)是不是巧合呢?你们还有其它的方法吗?(每个小组讨论一下,试试看)

然后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剪刀,开始行动。通过操作学生们剪拼出:

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

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下,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合作与交流等过程,去弄清楚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为计算的多样化和结果的正确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探究的方法也是至观重要,在教学具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让学生明白探究的目的,先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行操作,把操作与思维和语言相结合,做到会做、会想、会表达。这样不单是让学生弄清了算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成功的体验中情感与价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三、充分利用迁移规律,用旧知识影响新知识,让课堂变得轻松简约。

当孩子们已经有了运算基础的时候,我们要尽量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利用迁移规律,让旧知识去影响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再发现、解决新的问题。

例如:在一次示范课上,教学内容:口算除法。教学如下:

1.口算。6÷3= 8÷2=12÷4= ……(复习表内除法)

2.分一分。

(1)6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分几份?

(2)60根小棒(10根一捆),每20根一份,可分几份?

学生很快就能分出,也不难写出算式(1)6÷2=3,(2)60÷20=3(师:怎么想的?生:①20×3=60所以60÷20=3,②6个十除以2个十等于3。所以我就想到6÷2=3)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0÷30=80÷20=50÷10= 70÷70=……(学生抢答)

(4)你能由下边的算式想到哪些整百十数相除?

8÷4=2(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看到这个算式,你会想到哪些算式呢?)

(生:80÷40=2800÷400=2 8000÷4000=2……)

師:那么12÷4呢?……

生:120÷40=31200÷400=3 ……

(5)你能出几道这样的题(整百十数除以整十数)让你的小伙伴作吗?

(全班学生十分积极踊跃,效果百分百)

……

就这样,孩子们利用表内除法轻松愉快的学会了整百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整个课堂显得是那么轻松自然。

四、重视最基础的运算和最简单的问题,力求人人过关。

表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是计算的基础,它是孩子们一生必备的生存工具,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时时在用,离不开它。所以,一二年级的数学老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每一个孩子都要过好这个基础关。否则,后续教学难保。

另外,简单的数量关系也是基础,它是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关键,每一个复杂数学问题都是简单问题的组合,简单问题过了关,只要弄清组合问题间的关系,复杂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此外,我们还要强化口算和估算,每天坚持3分钟,效果一定会凸显。

总之,除了这些,我们还要时刻反思,善于总结成功和失败,不断优化和创新课堂结构,改善评价机制,让师生的成功体验和价值体验得到充分展现。最终让每个孩子都会计算,学到真实本领,人人成才。

猜你喜欢

口算长方形算式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小长方形找朋友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智趣
巧替换,妙解答
寻找图形中的比
动手实践,寻找规律
想一想,填一填,分一分,摆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