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可选择的教育

2014-07-29张万琼

人民教育 2014年23期
关键词:课程教育学生

张万琼

理想总是最先诞生于那些不满现实的头脑中,对现实问题的认识让人们有了改变这些问题的理想。教育理想也一样,每一种教育理想都反映着教育的现实问题,也都是对“教育本质为何”的一次试探性回答,“缤纷教育”亦如是。

我们认为教育最大的现实问题是学校教育和丰富多彩的生活脱节,和千姿百态的学生个性脱节,为教育而教育。教育教学的内容、方式、要求单一。学生被当作一件件“教育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标准化、同类化、模式化严重。这样的教育忽视了人和生活的丰富性,从而偏离了教育本质。

这样的认识让我们的头脑中逐渐产生了“缤纷教育”的理想。

缤纷教育是什么

何为“缤纷”?“缤”意为繁多,“纷”本为旗帜上的飘带。概括言之,“缤纷”具有丰富和精彩的两重含义。我们学校用“缤纷”来指称教育理想,就是希望能做出一种丰富和精彩的教育。

这里面的“缤”即丰富,是缤纷教育的重要前提。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源”,为什么丰富会跟幸福有关?因为丰富就意味着多元化,意味着多重选择,意味着个体生命发展会更自由,成长路径也更个性化。我们坚信,丰富而可选择的教育是对个体差异最好的尊重,也最符合教育的本质。当我们把“缤”做得充分、做得到位时,“纷”的精彩自然就会显现。

从这个理念出发,我们所说的缤纷教育应有以下一些特征:

——缤纷教育重视人的复杂性、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它要求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获得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它需要有更丰富的课程,满足不同兴趣的学生;需要更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适应不同个性、能力的学生;举办更丰富的活动,创设不同能力、技能的展示平台……缤纷教育还必须激发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独特的个人潜能,在平等、和谐与自由的精神氛围下,快樂地发展自己,幸福生长,成为最好的自己。

——缤纷教育是基于人的自主性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缤纷教育强调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而自主性是人区别于物的重要特征。我们相信,只有那种能让被教育者主动接受的教育,才有效,才能成就孩子们精彩的现实和未来。因此,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唤醒他们内在的发展欲望,引导他们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就是缤纷教育要完成的重要课题。

——缤纷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我们相信,一种理想的基础教育,它的内容和方式都应该与生活相融合,在生活中学,在学中生活,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构建缤纷的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形成基础的、多样的、合作的、可选择的课程体系。目前,我们初步建成了四个纵度(国家标准课程、校本课程、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课程、国际课程)、四种方式(必修、必选、任选、自修)、三个层级(基础级、综合级、高级)的课程体系,这一体系分为基础性学术课程和附中特色课程,基本符合了缤纷教育对“丰富性”的要求。基础性学术课程由语文、数学、外语等基本科目组成;而附中特色课程主要着眼于创新人才未来长远发展的需要,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设计了人格情怀、认知技能、人文精神、研究创造、实践服务、身心健康等6大课程群类。比如,我们开展的选择性课程——弹性小课程,高中常态保持60多门校本选修课程,初中常态保持30门选修课程;另外还有每学期100多场的“立人大讲堂”讲座,40余场教职工、学生跨年级、跨领域的“大小先生讲座”,近200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载体等活动性课程。可以说,我们把能用到的资源都开发成了课程,只为了达成一个丰富的“底座”,让有不同发展可能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在西南大学附中萌生他们一生的专长,奠基他们的终身发展。

在这个以丰富为目标的“底座”之上,我们还有很多非常专、非常精的活动课程。这些课程为那些找到了自我发展方向、愿意向更深更广领域开拓的学生提供了深造机会。比如我们的环境教育特色课程开得就很专业,学校为此下了很大的工夫,建立了重庆市自然博物馆、缙云山、北碚水厂和重庆市污水处理厂等环境教育基地;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近20所学校建立了环境教育上的合作;开展了“环境小硕士”(YMP),施华洛世奇“长江水学校”,中英“三河演绎”、“气候酷派”,欧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中国商务部和环保部等四方发起的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活动等10个项目。曾受外交部、环保部邀请参加第12次中欧领导人峰会等国际环保交流,获得了欧盟轮值主席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的高度赞扬。我们把这门课做到了一定水平,承担了指导全国百余所中小学环境教育的任务。

再如,我们在科技教育上也花了不少心血。与西南大学30个重点实验室(如淡水生物实验室、工程与技术研究所、化学化工实验室等)、重庆工程与技术研究所、南山植物园等合作,建立多个科技教育实践基地。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建立了“大手拉小手”家蚕基因实验室。同时还为学生们提供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流学府的研学旅行课程。

这些专而精的特色课程为部分有专长的优秀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近年来,学校有300余人获得市级以上竞赛一等奖。这些优秀的学生也为广大学生树立了一个表率:坚持自己的特色与专长,努力去发展它。

创设缤纷的展示舞台

应试教育让老师的灌输和海量的练习霸占了课堂,我们的教育是充分解放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所有的时空场景作为学生发展的“课堂”。学校“修缮”构建起“三维”一体的立体课堂,落实学生主体,鼓励生生互助、师生互动,重视体验感悟,研讨反思,升华拓展。我们给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展示平台,展示的过程是一种教学过程:为了一个精彩的小组展示,学生们会努力钻研,争取做到更好;它更是一种特别的评价过程,对更广大的学生起着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学校给学生创造了三个层次的“秀场”,让他们在这些“秀场”上发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第一层:各种活动课、研究性学习小课题以及各种社团、志愿者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基本都有个人展示环节,这样的展示基本上是全员参与。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能够发现自己的特长,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第二层:以上活动中表现突出者,会被选拔去做“小先生讲座”,参加年级的比赛和展示活动,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性学习的校级展示等,约有1/4的人有此机会。第三层:学校每年一次的各类大型活动,如缤纷节、体育节、科技节、课本剧节等。这个层次上的展示者可能會更少一些,它要求展示的水平更高、更专业。不要以为后两个层次的展示不重要,表面上看,它们只是少数人的“秀场”,但给精英学生展示的机会是非常必要的,它起着一种示范作用,能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人去发现自己的专长,发展出更精彩的自我。

值得一提的是缤纷节,它是缤纷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每个学生展示梦想的舞台。缤纷节分为四大板块:艺术舞台、激情广场(爱心易购、缤纷梦想秀、达人秀、书香校园、辩论赛等)、科技之光(电脑制作、摄影摄像比赛、创意大赛等)、心苑漫步(心理游戏和辅导活动等)。在这些节日活动中,我们尽可能多地设置展示的项目,希望能为每个学生搭建展示特长的舞台,让更多的人体验肯定和成功,获得自信与尊严。实际效果也是很好的,缤纷节上,几乎每个学生都充满激情,校园变成五彩斑斓、绚烂缤纷的欢乐海洋。我们也注意到,还有小部分学生会有一定的挫折感,他们在活动中感到与优秀学生的差距,却又找不到自己发展的方向,这也是一种人生体验。我们更希望这种体验能换来他们的思考,我们也努力帮助这部分学生最终能找到自己的信心之源。

春风化雨地点滴“熏”陶

缤纷教育思想在德育上的应用就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点点滴滴的影响教育,我们称之为“熏”。

缤纷教育的自主性原则告诉我们,只有孩子们自己愿意接受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比如,我们推出的“魅力班级”评比活动,如果让班主任老师组织,指定学生去参与,效果并不理想。我们让各班学生自主组团,自主设计,包括全员参与材料申报、多媒体展示、主题班会、设计展板四个环节。班级文化的创设我们也基本依靠学生,内容涵盖了班级标识文化、制度文化、队伍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等,我们还让学生们进行不同班级文化的观摩交流,让学生们的智慧相碰撞。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集体荣誉感是空前的,那种积极认真的态度也是以往德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再有,我们健全、充实了学生组织。团委、学生会、少先队等学生组织结构丰满,年级学生分会、团总支都在切实发挥着作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我们还成立了60余个学生社团,也都由学生参与管理。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这所学校的管理者时,他们的责任感之强可想而知。而在自主教育的状态下,很多德育目标,如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都能有效实现。

“熏”的德育思想还有一个核心就是影响。比如,建设书香校园,用文化陶冶心灵,我们没有为此召开动员会,没有大张旗鼓地作宣传,只是悄悄地在教学楼道和宿舍楼道室外公共区域设了图书阅览角30多个,设班级和年级办公室漂书角120多个,方便师生随拿随读……当老师们手不离卷的形象深入孩子们的心中,当校园处处皆有书的时候,他们就会受到正面的影响,这比千言万语都有力量。

猜你喜欢

课程教育学生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生写话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