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女性主义及女性电影
2014-07-29周玲宇
周玲宇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小议女性主义及女性电影
周玲宇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随着社会进步,女性作为“被支配者”的地位已经被逐渐改变,“主宰自己命运”呼声日益凸显,女性主义批评要求以一种彻底的女性视角,抵抗和反击已往文学作品及评论的男权传统,并通过各种艺术实践不断加强自己的力量。这些要求反映在电影艺术形态上,推动女性电影产生与发展,丰富电影类别,拓宽受众视野,也为女性电影定义的探讨提供理论支撑。
女性主义;女性文学;女性电影
传统意识形态中,男性是权力、控制的象征,是女人依附、崇拜、献身的对象,是宗法继承人,一家之主;而女性是“祸水”,是男人的附庸、传宗接代的工具。在文学及电影作品里,女性大多作为男性的“他者”存在,缺乏自己的话语权。如今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是:随着社会地位提升以及经济独立,女性作为“被支配者”的地位已经被逐渐改变。女性开始要求在文学、电影等各种艺术实践中展现自己日渐加强的力量,并急于摆脱以往依附于男性的负面形象。正如西蒙·波娃在《第二性》所说“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形成的”,社会与文化是女性自我发展的决定因素。在电影及其批评、研究中,既然没有“男性电影”,那么“女性电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理论研究发展着手,重点讨论女性电影的特质及其界定。
一、女性主义与女性文学
提及女性电影,首先要关注它的理论支柱——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根源于西方的女性解放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要求挣脱父权的束缚,追求平等、自由的理论产物。在中国进行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国外女权主义者也进行在革命。她们游行、抗议,要求妇女选举权,把妇女从家庭、生育等众多桎梏中解放出来。女权主义者开始在理论上研究这种性别不平等现象,称之为“女权主义”。
早期的女权主义者认为“性别”(gender)和“性”(sex)是同一个概念,男性与女性是没有差异的,女人可以担任男人担任的任何工作,比如男人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裸露上身,女人同样也可以在众目睽睽下裸露上身。这种“无差别”是一种较为偏激的思想,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与修正,女性主义者意识到“性别”与“性”的差异,她们开始承认“男人”和“女人”作为性别差异的存在,并认为女性与男性的不同是女性的优势,(尽管这些差异很大一部分是社会教育、环境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强调女性心理的独特性。至此,女权主义从矛盾激烈的一面转向了态度较为缓和的一面——女性主义。可以说,女性主义是女权主义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给了女性主义一个简练的定义:“所谓‘女性主义’是指针对女性自始以来的不平等地位和两性伦理问题所发起的政治运动。”①在中国,有人认为中国的女权主义,是指女性在各方面争取与男性平等,体现自我精神的一种女性思想观念、社会言论以及政治协助行为。女性主义强调发挥自己具备而男性所没有的优势,并把这个理念推广到文学与电影中,使“女性文学”和“女性电影”作为表达女性内心的一种方式,单独作为两个概念被罗列出来。至此,又引发了理论界对于“女性文学”、“女性电影”这两个定义的讨论和关注。
女性文学是女性书写自身历史的文化手段,西蒙·波伏娃说:“所有男人写的关于女人的书都应加以怀疑,因为男人的身份有如在讼案中,既是法官又是诉讼人。”②范志忠认为:只有“当妇女作为作家进入创作表现过程时”,她们才能“进入一个用特殊方法铭刻妇女神话的历史。”③
女性电影根植于女性主义、女性文学上,是女性聚集新锐力量的有力表现武器。电影工业从其诞生时间来说,是如今最年轻、最有生命力及最富表现力的艺术手段,然而无论在哪一个国家,男性导演的作品仍然是社会主流,这个事实引起众多女性主义者的不满,劳拉·穆尔维在关于好莱坞“男性凝视”的论述中说:“女性作为一个欲望对象,呈现在男性目光中并为他们提供看的快感,男人看/女人被看,是建立在男人/女人、看/被看、主动/被动、主体/客体的一系列二项对立式间的叙述与影像序列”。这种女性形象等同于性感的身体局部的镜头语言,被女性主义者所批判,一些带有女性主义观点的导演反好莱坞其道而行之,把她们对世界、对男人、对自己的观念放到创作之中,塑造真实生活中的不那么美好的女性形象,创作出一批明确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电影作品。
二、小议“女性电影”
对于“女性电影”的定义,人们有许多概念上的模糊:女性导演拍摄的影片都是女性电影;以女性为主要题材,表现女性生活、情感、经历的电影都属于女性电影;反映出女性不平等现状、受压迫历史等妇女社会问题的即是女性电影;以女性为第一人称叙事的影片;围绕女性展开一段故事的电影;专为女性观众制作,拍给女性消费群体看的即为女性电影。
那么,何为女性电影?
简妮·贝辛格尔认为:“一部女性电影把某个女人放在电影世界的中心;而这个女人因为是个女人,所以要面对她必须面对的情感、社会和心理问题。”李显杰、修倜在《论电影叙事中的女性叙述人与女性意识》所强调的具有“女性意识”的电影,必须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平权意识,二是女性形象要摆脱作为男性的观赏对象,刻画出女性自我的命运、价值观和心理特征。④《文汇报》在1989年3月9日的本报讯《如何繁荣女性创作》中也明确讲到,“只有专门诉说女性由性别特点所规定的对世界、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及其困惑,着力于女性生存处境和心理历程的影片才是女性影片”。
中国的电影理论界曾把以女性为核心、以妇女生活或女性命运为主题的电影,称为“妇女题材”或“女性题材”电影,还有人提出“女性电影”是西方的一种说法,对中国电影并不适用。其中,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女性电影一定要是女性主创、女性完成的作品,黄蜀芹说:“中国男性导演的电影塑造的女性,要么是男人们的附属或起抚慰作用的,是幻想主义的,要么是等待编导们指出一条出路的——影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台词:我们女人的命真苦呀!这种影片都是男导演塑造出来的女性形象。”⑤应宇力在《女性电影史纲》中认为女性电影的准确的含义应该是“由女性执导,以女性话题为创作视角的并带有明确女性意识的电影、录像、DV和多媒体实验作品”。
笔者认为,“女性电影”是世界性的,对中国电影也适用。同时,无论从历史发展还是创作数量的实例来看,中国存在女性电影,这是毫无疑问的。作为狭义的女性电影,由女性执导、女性主创、区别于传统男性本位的、表现女性内心世界和自主意识的可称之为“女性电影”,而如果作为广义的女性电影,不应该把执导、主创只限定为女性,把男性排斥除外,理由如下:
其一,从操作流程上,电影拍摄与文学创作不同,文学创作中,女性可以自己独自一人完成作品,因此女性文学完全可以界定为女作家书写、以叙说女性自身经验、情感为主要目标的写作活动;而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一部电影的完成不可能只凭借一个人之力,必须借助集体的智慧,其中,导演与编剧是当仁不让的主创。以编剧为例,一部电影剧本从原稿、讨论、修改(包括加戏或减戏、增台词或删台词),直至完成、投入拍摄,往往要几个人甚至一个团队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同时,这几个编剧的思想又必然互有渗透,比如一部电影确实是以真实反映妇女内心、情感为主,控诉男权社会中的不平等以及鼓励女性自立自强为表现主题,它的导演是一位女性,而编剧中有男性的参与,或者编剧是一位女性,导演是男性,不能以此判断前者是女性电影而后者不是。
其二,从性别划分上来说,把广义女性电影也限定为女性导演、女性主创的、女性主演的作品,就是完全把男性与女性隔离开来,排斥于女性电影的体制之外,使男性成为局外人与对立者,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加重两性之间的对立,而不是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事实上,两性是不能够完全缺少对方而独立存在的,也并非总是以对立、僵持的姿态出现在对方面前。各个时代、各个阶层中总会有一部分男性始终关怀女性,关注她们的幸福或不幸、自主或软弱、高贵或卑微,他们的作品也以关心女性地位、成长、经历为目标,并非只是展示女性赤裸的身体而给男性观众以视觉快感,因此,这一部分男性导演的作品,也应该与女性导演有意识创作的女性作品一样,被归入广义女性电影的大范围中,让人们加以评论、研究。
其三,从受众群体来说,纯女性制作的影片,必然会因为题材单一、缺少精彩刺激的情节、缺少大片商的支持、缺少场地与资金等因素制约而选择小范围放映。事实上,如今为我们所熟知的纯女性制作的女性电影只有《钢琴课》《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回归》等寥寥几部,之所以被广为人知也是因为它们是当下制作最精良、质量最高又极有票房收入、故事情节受观众欢迎的影片,更多制作没有那么精良、质量没有那么高又少有精彩故事情节的优秀“纯女性电影”,只能因缺少受众、缺少票房收入而被令人遗憾地湮没在世界各个角落中。没有男性力量的参与,观众人数会大量减少,然后必然导致商业票房的失利,而票房却是电影创作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投资方决定是否继续投资此导演、此题材甚至此类女性电影的重要参考指标,“小众创作———小众群体”的模式,只会把自己孤立起来,恶性循环,使本来就处于不利地位的女性电影雪上加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只把女性电影范围局限于如此狭小的空间,女性电影,尤其是中国的女性电影,谈何发展壮大。
综上所述,女性电影一改传统电影中固有性别表现模式,真正体现了女性独有的话语权。此话语权并非与男性敌对、并非排斥男性,而是自觉地建构自己,勇敢展示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女性形象,表达女性的独立意识和自立自强的精神面貌,关注女性的心理情感与诉求,通过女性的视角、女性的述说,揭示女性的生存环境和面临问题,从而达到批判男权统治下传统意识形态“性别歧视”的本质。
注释:
①吕红.简论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文学语言学研究·文教资料,2008年1月号中旬刊.
②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女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10.转引自刘海玲.女性电影的女性主义批评近观.电影艺术第312期长短辑2007年第1期119页.
③范志忠.新时期中国女性电影的文化阐释与批评.中国传媒报告, 2005,(1).
④金梅.为女性电影而战——中国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述评.电影评介, 2007年08期.
⑤黄蜀芹.〈人·鬼·情〉的思考与探索.电影通讯,1988年第5期.
[1]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2]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3]王海洲.中国电影:观念与轨迹.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4]凌兮.女人的性格电影课.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5]钟大丰,梅峰.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6]杨远婴.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年1月第1版.
[7]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8]钟大丰,潘若简,庄宇新.电影理论:新的诠释与话语.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J905
A
1005-5312(2014)17-0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