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孟子关于“利”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反观“上下交征”所造成的时代伤痕

2014-07-29马骁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义利义利观伤痕

马骁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论孟子关于“利”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反观“上下交征”所造成的时代伤痕

马骁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在传统文化断裂的现代社会,孟子的“义利观”渗透了其深刻的精神内涵,义利关系的失衡必然造成物欲的膨胀和自我精神世界的湮灭。对“上下交征利”所造成的社会伤痕的深刻反思,能够使现代人在追求文明的时候真正完成自我精神的救赎。

孟子;市场经济;上下交征利

商品经济大潮的翻卷,社会政治体制的僵化,人们的思想精神价值观念在发生着急剧复杂的异变,道德理性也受着猛烈地冲击。因此,研究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尤其是对“义利”有着深刻思想的孟子的解读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据史料: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开篇即围绕义利之辩,将义摆在了利之上,后人理解孟子的义利观,通常认为孟子的鲜明立场是重义轻利。另有,君臣、父子、兄弟“怀利以相接”而国家不亡的“未之有也”(《孟子·告子下》)。后儒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像司马迁这样的观点:“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孟子荀卿列传》),朱熹释之曰:“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确实如此,孟子始终强调“义”的首要价值取向,但是要注意的是,孟子始终围绕的是“义利之辩”而非“义利”的截然对立。

要明辨孟子“利”的思想,必须首先辨明其“义”的意义。孟子曰:“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下》)“羞”和“恶”与善恶的分辨有关。善恶不分,己为恶不知耻,他为恶而不憎,即没有羞恶之心。只有首先有善恶之辩,并且把握好善恶之度,才能全羞恶之心,也就是“义”。“义”就是一个标准,是一个判断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伦理规范的标准,同时也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精神支柱。针对“义”,孟子主张“怀义去利”“舍生取义”,将义放在生命的高度之上,即把人的精神价值提高到首要的地位,认为精神价值高于物质价值,这一点是公认的。

那么,孟子的思想,是否像后人理解的那样只讲义而完全不讲利呢?事实上,我们只能说孟子具有明显的重义轻利的倾向,即在义利产生矛盾的时候决然选择义,而非重义弃利。孟子的“制民之产”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孟子曰:“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因为他认为对老百姓来说,首要的是解决生存问题,只有解决了生存问题,老百姓才会有恒心。他的这一思想肯定了物质生活条件对于人的道德行为的决定作用,是正确的,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由此可见,孟子并非不讲利,他所反对的是为了满足不断膨胀的私欲而“趋利”的行为。孟子敢于提出让国君讲仁义而避谈利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作为统治者,绝不能急功近利,只顾眼前的小利而牺牲了大义,尤其是眼中只会无限放大利的作用而忽略了人民才是社稷之本。当然,相信孟子强调义的深远作用也是为了获得精神之利进而达到物质之盛。孟子在义和利的关系上,必须先义后利,见利思义。

在正确理解孟子的义利观的基础上,反观“上下交征利”这段话,我们会发现,国家把利、把财富作为治国的最高追求,或者作为统治者维护自身统治的最有效手段,而不顾百姓的身心需求,甚至以损害人民的基本生存为代价,那么必然会上行下效,形成极端恶劣的社会风气,从根本上动摇社会的根基。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讲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名逐利确是人性的阴暗面,太史公对此参得极为透彻,孰不知后天环境的影响在这其中起到的极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人类的确都是利益的动物,但也是社会的精神价值观造就了“普遍自私”,为了生存人们只相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把金钱看得高于一切,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奉为至理。由此国将不国,社会崩坏。于是,想要获得真正的文明,事实告诉我们,不是兵车之盛,不是物质富裕,不是欲望的不断地膨胀,而是获得精神价值观的内在深化,因为这是一切文明的基石。

(一)“对外开放”下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个民族在现代社会的封闭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不仅在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滞后,更在于当国民清醒的时候所产生的慌乱与迷茫。清朝的闭关锁国使近代的众多有识之士深感沉痛,西学东渐虽然使国家赶上了现代文明的末班车,但也硬生生将一个国家与她的生存命脉——传统,割裂开来。同样,建国尤其是文革的沉痛经历让我们感到,社会主义不能再贫穷下去了,我们要在市场中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创造财富,以弥补一个民族和他的所有民众被压抑的痛苦欲望。于是,在物质利益的马车上,我们为所创造的“世界奇迹”而深受安慰。

(二)社会问题凸显

伴随着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的日益拉大,人们的思想观在民众的无意识中发生了异化,当我们惊呼原来已生存得没有尊严的时候“生产中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坑害消费者;社会风气恶化,贪污腐败、钱权交易、以权谋私屡见不鲜;矿难事故频发,公职人员钓鱼执法,食品安全堪忧,三鹿事件的警钟未平,染色馒头再次让百姓揪心。”才发现无论从政府管理机制,法律制度导向乃至文化领域的宣传,各个领域都体现出向物质财富一边倒的情况,人言尽利,趋利避害成为社会风气每况愈下的推手,所有人都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不顾良心的谴责,将人的尊严和价值践踏在脚底。

(三)市场经济的利益场 冠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名字,其实本质上无异于资本主义,因为利益杠杆是人们行动的原动力,人们的一切活动总是贯穿着对利益的追求,利益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人们为之努力,为之追求。物质利益观成为社会的生存法则,精神传统则为人们弃如敝履,一张巨大的利益网成为所有人醉生梦死的温柔乡,个人利益还是国家利益还是社会利益在“贪婪欲望”的面前不过成为了一块遮羞布。现状如此,怎能不令人痛定思痛。

当理想与现实碰撞,理性地反思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最终动力。古人相信,“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因为“导民以德,则民归厚;示民以利,则民俗薄。俗薄则背义而趋利,趋利则百姓交于道而接于市。”现代社会使人的欲望不仅在道德上得到肯定,而且成为制度设计的基本假设,现代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人的贪婪,才找到了人的行为的原动力。可是,一个人也好,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好,倘若道德沦丧,就将万劫不复。

反观遗忘传统的伤痕时代,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自我缔造与自食恶果的另一个“伤痕时代”呢?!在一个没有精神价值观的社会中,民众、国家、社会为“在物质财富中随波逐流”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至于在社会教育中,孩子也无法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我们不仅痛念自身受到的伤害,更自责于为子孙后代埋下的苦果。如果反追痛苦的源头,答案是,物质财富本身没有对与错,利本身没有是与非,是人的贪念和欲望异化了财富的真面目。但终究我们懂得,经济的繁荣并不带来幸福感的提升,“上下交征利”哪怕“上下均得利”也并非人们的终极追求,对待财富、利益,以一种反思的态度警惕它的异化,如此,才是人类真正的文明。

当我们摆脱人治的时代,又可悲地迈入物欲的时代,留在人类身上的只有一道道痛苦的伤痕,几千年的“义利之辩”昭示了物欲本身是构成人类生命史上的一个基本的要素,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成长唇齿相依的。朴素的语言孟子几千年前就已经说过,其实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和社会的绊脚石,“合天道、衡人欲”,回归传统,重建精神价值观,那么对于财富我们已经到了从“迷恋”“正视”转向“救赎”的折返点了。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4.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王磊.孟子义利思想辨析[J].齐鲁学刊,2005,(5).

[4]李瑞星.李旭东.试论孟子的义利观[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9,(3).

[5]张奇伟.孟子义利观新解[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4).

[6]葛贤平.浅析孟子义利观及其影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3,(5).

[7]郑杭生.义利选择与社会运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杨宗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义与利的冲突与协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I206

A

1005-5312(2014)17-0007-01

猜你喜欢

义利义利观伤痕
萨拉热窝:一座美丽而充满伤痕的城市
媛福达:义利共举 成就未来
兼济天下:苏南义庄经营中的儒家义利经济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孔子义利观内涵探析——以《论语》为中心
义利观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环节
抗战剧《民兵葛二蛋》的当代义利价值观倡导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应坚持义利并举
孔子义利观的现代文化传播意义 张人之
《归来》与“后伤痕”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