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狂人波伊斯的观念探析
2014-07-29刘艳青
刘艳青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艺术狂人波伊斯的观念探析
刘艳青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波伊斯是20世纪后半叶美欧艺术的旗帜性人物,一个颠覆了艺术观念的先驱,也是争议颇多的艺术家,但针对的评论很多是盲目的,本文从对他的早期经历作为出发点,进而通过对波伊斯艺术作品的简要分析,探究他的艺术观念及其影响。
波伊斯;观念;艺术平民化;社会雕塑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过偶发艺术,观念艺术以及在激浪派艺术家们的努力下,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隔离已经不断的被摧毁,以观念、行为、文字、照片和实物等作为艺术媒介的潮流在战后的艺术界得到确立。不过,上述流派主要依赖于对生活中的物品或者行为直接挪用来进行创作,要求将“艺术”的观念无限扩大,甚至使其彻底的生活化,所以除了在艺术创作上的自由外,他们并没有为艺术界带来比较明确的理论主张。与他们相比,德国艺术家约瑟夫.波伊斯所进行的思考与实践不仅带来了媒介上的突破,而且也为随后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这也是他为什么成了战后艺术界的精神领袖。
一、波伊斯观念的争议
1921年5月12日,波伊斯出生在德国莱茵河下游的克列弗尔德。童年的家庭环境对波伊斯反叛、狂傲个性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之后的大学生活,无论在观念还是手段上,对波伊斯都是至关重要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波伊斯加入了德国空军成了一名轰炸机驾驶员,1943年的一天,波伊斯驾驶飞机在苏联克里米亚地区作战时被击落,波伊斯摔成重伤,奄奄一息,当地的鞑靼人在他的伤口上涂满奶油和蜂蜜并用厚厚的毛毡把他包裹着,这个原始的取暖办法使波伊斯奇迹般地活了。他的头盖骨严重受损,奶油和蜂蜜的美味,毛毡温暖的气息从破裂的头骨缝隙中溜进他永恒的记忆中。在日后波伊斯的创作高峰期,他的许多作品都和奶油、蜂蜜、毛毡有关,所使用的材料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很多人认为这些材料的使用都与早期经历完全相关,是他的创作动因。不少人也曾认为其经历杜撰的可能性,对这些产生质疑,一些争议认为波伊斯只是为了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毛毡等物件有更好地解读,但在之后的一些采访及1980年波伊斯在纽约举办回顾展期间,霍斯菲尔德对波伊斯作的录音采访中,波伊斯一直坚持的说到经历事件的真实性,却以为什么那么晚才使用这些材料作为对作品材料使用理由的否定,他是在构建一件作品之前,就有了一种理论,而材料作为一有效的工具却正好最适合于这种雕塑理论的发展性。波伊斯的思想中也包含了一些我们看似不相容的因素,比如基督教思想,民主思想等,这些都与他的早年经历有着很大的关联,他在这些坎坷的经历中体会到处在生命与死亡边缘的意义,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这都反映在他之后经常强调的“博爱”、“暖性特质”等思想理念,他的这些思想也始终贯穿在日后的一件件艺术作品之中。不管是质疑还是争议,对于一件作品的解读,除了对作品历史关系的了解下也不能缺少艺术家对其的解说。
二、波伊斯观念与作品的映射
1965年,在杜赛尔多夫的施梅拉画廊,展出了波伊斯一件著名的作品《如何向一只死去的兔子讲解图册》,他之所以选择兔子,除了波伊斯的动物情怀外,他一直认为人和动物之间有一种难以割舍的关系,是人类进化中的催化剂,波伊斯坐在画廊入口拐角处的一个凳子上,头上浇了蜂蜜,蜂蜜上沾了金箔。他手里抱着一只死去的兔子,目不转睛的盯着它看。接着起身抱起兔子穿过房间,将它高高托起,紧贴着墙上挂的图,不断向兔子讲解什么。人们不知道他究竟在念些什么,觉得像是在抚恤一个枉死的生灵能够得到安息,因而波伊斯的学生对他提出质疑:“您一直在谈论上帝和世界,就是不谈艺术。”波伊斯的回答却是:“上帝和世界就是艺术啊。”这就是他“扩张的艺术观念”。这一形而上学的观念可以贯彻到1974年他完成的一生中影响最大的作品《荒原狼,美国爱我,我爱美国》,他用毛毯裹住自己,与狼在笼子里不吃不喝共度了5天。他对于作品的成功归功与神的作用,贯彻了与神接触的观点,在他的观念世界中,上帝代表的神权概念是可以和人类群体组成的社会在情感和理念上互相渗透的。
1982年卡塞尔第七届国际当代美术作品展上开始“创作”的《7000棵橡树》是波伊斯实现他的“社会雕塑”观念的一个伟大的实践。他的规划是寻求卡塞尔市政府和市民的支持,在市内街道旁栽种七千棵橡树,并在每两棵橡树间置放一个玄武岩块,意在取橡树800年寿命之长和玄武岩之坚硬,向世人传达追求世界的永久和平和人们的环保意识。1986年4月波伊斯逝世时,已有五千五百多棵树栽种完毕。直到1987年7月,卡塞尔“第八届国际当代美术作品展”开幕时,第七千棵橡树终于被种植完毕。种一棵树、立一块石头本是一种原始仪式性的实践,然而波伊斯将其他人邀请来与他共同完成这一件作品,通过这一艺术形式向世人传递这样一种观念,要想改造我们生活的世界,必须大家都动手参与。在完成这件作品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艺术家”作品完成之后“每个人都成为艺术家”。而这件作品又引出了另一个意义,即艺术家并非天生具有这种才能的,也不是社会所赋予他的特定称呼,而是人们参与到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果这个活动是有美感、博爱、环保的、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益处的,那么这个作品本身就是一件艺术作品,这个人就是“艺术家”,这就在现实意义上真正打破了艺术家与大众的界限,波伊斯从创作主体上消解了“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界限,提出了“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艺术主张,认为“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同时也印证了他所提出的艺术平民化的主张,他的这一观念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是画家或者雕塑家,而是说每个人都具有艺术创造的能力,艺术不再局限在工具和材料上,也不需要经过多年学习和技能的培训,观念的转变、身体力行就足够了。波伊斯的作品都有其象征意义,这时期他的雕塑观念已经形成。
波伊斯全面地拓展“雕塑”这一概念。“人人都是艺术家”实际就是“扩展的艺术概念”的简化,而“扩展的艺术概念”又奠定了”社会雕塑“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的思想也是一种雕塑,所以思想和行为的出现都是雕塑的过程。而在人身上产生的雕塑,人们可以像艺术家观看他的作品那样观看自己的思想。波伊斯赋予他的思想和言论一种突出的雕塑涵义,认为雕塑概念始于说话与思维。社会艺术即社会雕塑的任务不只是采用物质材料,也需要精神土壤。波伊斯通过他的“社会雕塑”对那种仅指由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的艺术概念进行质疑。波伊斯在谈到社会雕塑的传播时认为:每个人都能塑造点什么,而且将来所谓社会雕塑必定要被塑造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波伊斯从不回避与社会和生活的正面接触,甚至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观念才能大放光彩。波伊斯真正的作品实际上就是“社会雕塑”,“人人都是艺术家”,“扩大的艺术观念”这几个短语的缩影。
三、波伊斯观念的影响
波伊斯不愧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的艺术行为和观念艺术置于当下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波伊斯以他独特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实践为西方艺术开启了新的路径,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波伊斯当时身处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而社会道德观日益淡化的时代,此时绘画或雕塑等传统艺术的社会价值在逐渐衰弱,传统的绘画和雕塑等艺术形式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越来越小,而创立一个能真正影响人的社会行为的并且具有很高社会价值的艺术观念就变的十分必要,波伊斯的观念影响我们社会创造一种形式与观念相契合的艺术,能够介入到当代人的生活中去,让人们通过身体力行的活动获得审美感受的同时,还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他全面地反省历史,批判当下并向往未来。尤其在对艺术的概念拓展方面,他强调艺术与人类学、政治、历史、生命的联系,主张艺术的平民化,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至今依然警醒着我们。纵观他的很多作品,我们都会很清楚的看到波伊斯借助作品,材料这一媒介使主题更加明确、放大,对于我们是不断建造还是破坏,是生存还是死亡是深具哲学意义的反诘。
通过波伊斯的作品以及观念影响,我们可以很肯定的说波伊斯已经在当代艺术史上谱写了一个重要的篇章,他的名字将被我们铭记,可是这也并不是就说明了人们已经全面的理解和接纳了他的观点,他的想法是依旧值得普及和反思的。
[1]马永健.后现代主义艺术20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卢川.谁是波伊斯:德国艺术家约瑟夫·波伊斯评传.西北美术,2005.
[3]袁林.跨越世纪—西方现代派艺术.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
[4][德]海纳尔.施塔赫豪斯著.赵登荣等译.艺术狂人—波伊斯.吉林美术出版社,2001.
J05
A
1005-5312(2014)17-00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