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出发
——浅析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尺度

2014-07-29田焕焕宋朋超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家艺术

田焕焕宋朋超

(1.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1331,2.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从“人”出发
——浅析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尺度

田焕焕1宋朋超2

(1.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1331,2.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近年来,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与繁荣,“天价”艺术品不断被拍出,它们是否体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所在?本文通过对“文革”后二三十年艺术发展的梳理,试图去找寻一种可能的主导性价值尺度。

当代艺术;价值尺度;从“人”出发

近年来,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天价”艺术品不断被拍出,呈现出当代艺术一派欣欣向荣的假象。它们是否体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所在?这个问题也许无人能给出唯一确定的答案,所以笔者的论述只是尝试去找寻一种可能的主导性价值尺度。

一、当代艺术的界定

论及中国的当代艺术,首先应对当代艺术这个概念进行界定。在西方艺术史中将20世纪60年代波普、极少主义等作为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分水岭,将19世纪中期的印象派以来到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这个阶段的艺术称为现代艺术,将波普、极少以后的艺术称为当代艺术或后现代艺术①。

而中国并没有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自文革后至今的,能够体现那个时代文化和美学诉求的艺术应称为当代艺术,在此前提下探讨当代艺术的价值尺度。

二、从“人”出发

通过对“文革”后二三十年艺术发展的梳理,可以看到中国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始终从“人”出发,正如批评家高明潞所说:20世纪70年代末是“人道”,是关于一个人存在的道理;80年代是“人本”,是关于一个人存在的本质问题;90年代是“人态”,是关于一个人存在的状态问题。笔者亦认为,2000年仍是“人态”,是否从“人”出发应该成为当代艺术一个重要的价值尺度。

文革结束后,随着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和拨乱反正,艺术界出现了反思文革的伤痕美术潮流,以刘宇廉、陈宜明、李斌的连环画《枫》、高小华的《为什么》、程丛林的《1968年某月某日雪》等为标志。这些艺术家都亲身经历过“文革”,竭力展现“文化大革命”的真实画面,表现它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创伤和痛苦。“伤痕”艺术家将视角转向真实的人生和真实的人性,表现的是那一代人的悲剧命运。20世纪80年代初,艺术家由70年代末描绘“文革”中的亲身体验转向表现“文革”期间在农村接受再教育时的经历,包括知青体验、遇到的“他者”,兴起乡土现实主义潮流。这些艺术家从“伤痕”转入“乡土”,显示出他们对“人”关注视角的转移。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王亥的《春》等描绘对知青生活的记忆,回归自己的内心;罗中立的《父亲》借鉴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以“文革”中领袖形象的尺寸表现了一个含辛茹苦的农民,体现了艺术家浓浓的人道主义关怀;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对藏民生活进行不作选择的描绘,刻画他们身上朴实之美。

1979年至1984年“人道美术”对“人”的理解,还不是明显的自我意识,只是由先前的政治意识形态“主体中心”转向普通的、一般的、概念化的“人性”意识。

经历过1983年底到1984年初的“反精神污染”之后,艺术界重新活跃。八十年代中期,兴起“八五美术运动”。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受西方哲学和现当代艺术的影响,强调艺术是人生命本质的显现,如“理性绘画”潮流(“北方艺术群体”、“池社”、“红色旅”)、“生命流”倾向(“西南艺术群体”、“三步画室”等)。他们通过艺术追寻人类生存的意义,体现出强烈的“人文热情”。

进入90年代,当代艺术发生社会学转向。由于“八五美术运动”时期理想主义的破灭,早期的文化批判无法在现实中找到答案,此时的艺术家将目光转向周围的人和事物,注重呈现个人生存状态。如刘小东等新生代艺术家用新现实主义的手法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方力钧等“玩世现实主义”艺术家通过对现实的局部扭曲来再现现实的荒诞;以王广义为代表的政治波普艺术家和以刘力国为代表的艳俗艺术家以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消费文化对人们的冲击,他们的创作是对90年代人们普遍的生存境遇的反应,是对“人态”的最好阐释。

2000年以后中国当代艺术再也没有出现潮流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当代艺术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语境,仍需体现“人态”,只是这一时期人的生存状态远远比90年代要复杂得多。

三、结论

是否从“人”出发,以批判的态度关注并表达当下“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经验,应当成为当代艺术主导性的价值尺度。当代艺术的创作越来越多元化,评判的价值尺度也应多元化,但始终应该不脱离这条主线。

注释:

①何桂彦.中国当代艺术有自身的价值尺度吗?[J].当代美术家,2009(2).

[1]何桂彦.论如何建立评价2000-2009年当代艺术的价值尺度[J].东方艺术,2010(3).

[2]高名潞.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J05

A

1005-5312(2014)17-0061-01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艺术家艺术
当代艺术看得懂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