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王广义《大批判》

2014-07-29李玲文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波普政治性广义

李玲文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浅析王广义《大批判》

李玲文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通过艺术品,我们可以了解到艺术家当时的心态以及对情感的抒发。一个艺术品是艺术家对现实,思想的各种理解然后通过作品来传达给观众。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人的价值关系有着不同的基本特性,用以反映时代价值关系的时代艺术也将表现出不同的基本特性,从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波普艺术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简单来说,波普艺术是当今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波普艺术家大量复制印刷的艺术品造成了相当多评论。

艺术欣赏;波普艺术;情感;艺术品

王广义是中国“政治波普”最早的实验者之一,也是中国油画观念化进程中走得最远的艺术家,王广义用他的智能把握了波普艺术的“游戏规则”。特别是在语言表达方式上,通过巧妙处理,达到某种嘲讽和消解的目的。艺术家对不同文化情景中的政治、社会、历史和商业等一系列符号和图像的把握,展现了他对中国政治与历史、商业与文化的视觉图像的全面思考和组合能力。王广义将“文革”中的工农兵形象与今天我们生活中的那些引进的、渗透到大众中去的商品广告图像相结合,使得这两种来源于不同时代的文化因素,在反讽与解构中消除了各自的本质性内涵,达到一种荒谬的整体虚无。

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虽然在形式上仍保留了对西方的借鉴,但在内容上却结合了中国的国情,有一个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挖掘关系,这一点十分重要。80年代的中国前卫艺术大都陷在西方话语的泥沼之中不能自拔,王广义率先开创了“中国格式”,这时后来的艺术家影响深远——只有将形式和内容结合得完美,并且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才可能突围并取得胜利。王广义天生具有一种迅速将其作品由“新生”转化为“经典”的能力,当作品已成经典,就再也没有“落后”之虞了。所以“大批判”画了十几年,王广义可以一成不变,可以持续他丰饶的收获。放弃对技术的追求。王广义的“大批判”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观念艺术”,它用最直接的方式面对消费人群,它直接将“文革”报头与西方著名商标并置,批判或者欢迎的态度十分暧昧。在技术上没有过多的强调,甚至故意放弃了对技术的追求和使用,就像一轮红日,我自光芒,无须更多描述,一样照耀世界。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中国前卫艺术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和公众生活“保持”着一个“绝对的距离”,艺术家在江湖创造着庙堂的作品,远离生活远离人民。王广义的“大批判”却“意外”地在学术之处影响了广告设计、电脑页面和闪客的行为(包括三维动画)等领域,成为了当代艺术干预生活的排头兵。王广义作品的现实和超现实体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存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和超现实意义,王广义在前卫美术中的旗帜性标志,猎猎飘扬,忽方忽圆,让人在不可捉摸中又有一种坚实坚定的可触摸效果——这正是中国前卫美术的道路。

另外,对《大批判》的评价还应将其置于艺术家本人的艺术方法和历史逻辑中去进行解读才能得到合理的结论。

20世纪80年代初王广义曾经是一个标准的文化乌托邦主义者,他曾相信一种健康、理性和强有力的文明可以拯救丧失信仰的文化。他早期的艺术活动“北方艺术群体”和早期作品《凝固的北方极地》系列,都呈现了一种对泛文化追求的热情和幻觉,这种文明的风格表征是:富于秩序,冷峻和简练。然而,这种理想化的风格很快就被一种强烈的分析性图像所代替,在1989年的《毛泽东AC》中他才首次采用了政治性图像作为“分析”的材料。

在这一期间产生的这些图像理念和方法在1989年被他归纳为“清理人文热情”,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他希望在抽象空泛的人文热情和冷峻理性的现实批判态度之间保持某种张力的愿望。应该指出的是,这一时期无论是借用古典艺术、经典文本还是政治性图像,它主要针对的是85新潮美术运动中泛人文热情所造成的意义“亏空”,并不是一种“政治性”立场,也与波普主义解构图像意义的策略无关,虽然它使用了现成图像的方法。王广义曾这样提及他使用毛泽东这类政治图像的动机:

《大批判》让人们记住的原因---哪怕不喜欢它,但是记住它的原因,我想可能与“无立场”有关。它是由于“中性”的立场决定的,所有人都以为王广义在“批判”什么,好像他有一个明确的立场,其实慢慢地人们发现他并没有干什么,也许只是各种偶然的原因倒恰恰是赋予了我“大批判”的意义。《大批判》巧妙地把握了沃霍尔的“浅显易懂”和波依斯的“深奥晦涩”之间的张力。我想这种艺术趣味也是最符合他的个性:像猴一样灵活应变——沃霍尔的“欣然接受”,像虎一样的勇猛出击——波依斯的“无情批判”。把两种相悖的艺术形象扭合在一起,也大概正是他在当代艺术中所要创造的那种特殊的“幽默”。

在这里,应当引起我们高度注意的是“中性态度”的提法,因为在他以后的艺术中我们还会看到他对政治和意识形态历史的这种“中性态度”,这种中性态度并不是置身事外,而是指只有在抽空某种具体的政治立场和人文热情后,艺术才有可能真正对所关注的政治事件和历史做出有效的判断,使它们自然呈现出自在意义和价值,正是这种态度既构成了王广义“视觉政治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我们理解他的那些“政治性”作品的有效途径,而这种方法源于他对“古典”和“当代”两种艺术的基本判断。

J05

A

1005-5312(2014)17-0060-01

猜你喜欢

波普政治性广义
波普先生的企鹅(六)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Rn中的广义逆Bonnesen型不等式
《波普系列之红》
从广义心肾不交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翻译的政治性与有效性
网络政治参与与传统政治性理的转变
波普之上
有限群的广义交换度
出版物中与港澳台相关的政治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