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敦煌艺术圣殿的认识和保护
2014-07-29李梦峥
李梦峥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浅谈对敦煌艺术圣殿的认识和保护
李梦峥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抹去半个世纪的风沙,敦煌岌岌可危的残壁危崖逐渐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敦煌的石窟艺术不禁让人们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树开了这花,结了这果实,敦煌的艺术魅力让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前赴后继,甘愿寂寞相守,成为敦煌艺术的传承人。这非凡的美已经定格历史,见证文明,牵动着世界的目光。敦煌文化曾经辉煌无比,也曾流离失所,是否是对某种神圣价值的无视或者丧失。让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回家,是每个中国人最朴素的愿望。
敦煌艺术;宗教;敦煌学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通过研究,不仅解读了作为敦煌石窟主题的佛教的题材内容、思想、教义及其演变和发展,而且还揭示出壁画表现的人间所没有的佛教众神和他们所居住的佛国世界,可以看到,敦煌壁画中名目繁多的佛国世界只是现实世界的反射,展示在人们眼前的不之是虚幻的的佛国世界,更是一千年敦煌和河西的形象历史,是一千年丰富多彩的古代社会生活,是一千年内涵博大的文化,是一千年壁画和彩塑艺术的发展史。
上高中的时候,读余秋雨《文化苦旅》一书,竟意外重逢“莫高窟”,知道了“道士塔”。就从那时起,在我为莫高窟的经历感到愤怒、感慨和惆怅的同时,也引起我们对敦煌艺术的研究与保护的深思。后人总结说,藏经洞文物藏于英国者最多,藏于法国者最精,藏于俄国着最杂,藏于日本者最隐最秘,藏于中国者最乱。听到这样的话,内心的悲凉可想而知。
首先是山水画,敦煌壁画中的山水画遍布石窟,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大多与经变画、故事画融为一体,起陪衬作用。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弥足珍贵,在结构布局、人物造型、线描勾勒、赋彩设色等方面系统地反映了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及其传承演变、中西艺术交流融汇的历史面貌。敦煌壁画中有种灵形象(佛、菩萨等)和俗人形象(供作人和故事画中的人物之分.这两类形象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各具不同性质。从造型上说.俗人形象富于生活气息,时代特点也表现得更鲜明;而神灵形象则变化较少,想象和夸张成分较多。从衣冠服饰上说,俗人多为中原汉装,神灵则多保持异国衣冠;晕染法也不一样,画俗人多采用中原晕染法,神灵则多为西域凹凸法。所有这些又都随着时代的不问而不断变化。与造型密切相关的问题之一是变形。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和植物形象。时代不同,审美观点不同,变形的程度和方法也不一样。早期变形程度较大,较多浪漫主义成分,形象的特征鲜明灾出;隋唐以后,变形较少,立体感较强,写实性日益浓厚。线条和色彩作为我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现力,能够以简练的笔墨,塑造出个性鲜明和内心复杂的人物形象。敦煌壁画全面地继承了这个传统,并适应创造新形象的需要而有所发展。在不经意的落笔起稿中,往往另有一种自然流露于笔墨问的天趣。敦煌壁画的定形线是比较严谨的,早期的铁线描,秀劲流畅,用于表现潇洒清秀的人物,如西魏的诸天神灵和飞天,线描与形象的结合,堪称关五无暇。唐代流行兰叶描,中锋探写,圆润、丰满、汗厚,外柔而内刚。
在中国的敦煌学者们致力与敦煌学术研究的同时,对敦煌石窟本体的保护,敦煌研究院也一直没有懈怠。敦煌石窟艺术的保护者,是用生命守望的名字,更多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来到这里。在这里,他们很多时候只能与孤独作伴。几十年过去,改变的是他们的容颜,不变的是他们手中的画笔和永远的的坚持。守望敦煌,“守望”两个字,让人们看到了坚持和无悔。在这片土地下面埋葬的就是敦煌的守护者:常书鸿、段文杰、龙时英……每一个名字都和敦煌相依相连。上个世纪60年代,国家曾经投入巨资对莫高窟危崖进行了抢救性的加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洞窟内的壁画正在不可避免的发生变化,现在人们看见的壁画早已不是它本来的色彩了。敦煌壁画被大自然风吹沙侵,阳光暴晒以及人为的破坏,不同程度的留下了各种的病害。今天,历史图像资料已经成为凤毛麟角的时候,保护敦煌文化,通过博大精深的敦煌艺术认识中国古代历史和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1]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敦煌研究院主编.敦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樊锦诗主编,彭金章著.敦煌考古大揭秘.上海人民出版社.
[3]罗哲文,王去非等著.中国名窟.百花文艺出版社.
[4]贺西林主编.走进艺术之中国美术鉴赏语言.广西示范大学出版社.
J05
A
1005-5312(2014)17-00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