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等职业教育中语文课程的文言文学习方法
2014-07-28苏芮
苏芮
【摘要】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特点等方面均与初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不同。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语文课程中,文言文学习是不可或缺的。基于文言文教学的实践经验,本文旨在阐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主动地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从而具备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文言文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44-02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由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来完成,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和职业技能的中等专门人才。因而,其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特点等方面均与初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不同。[1]在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程中,文言文学习是不可或缺的,我的很多学生在初学文言文之时都很头疼,觉得无从下手,非抱一本翻译书才得心安,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却越来越轻松,觉得越来越有趣,这是需要有一定方法才能做到的。
一、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学好文言文,首先克服“怕”的心理,一眼望去满篇“之乎者也”便望洋兴叹是最要不得的,一定要先激起学习的兴趣。
文言文涉及历史散文,诸子言论,名人趣事,治国征战等。其中蕴涵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智慧,不屈不挠的精神。仅从介绍有关的历史故事就足以吸引眼球;而很多中国字的形成又要历经千年,从开始的象形、会意到后来的转注、假借,再到词义扩大、缩小,逐渐演变到今天,是多么有意思的过程。作为表意文字,从图画起源之时就包涵了多少艺术之美。在推究它们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多少老祖先的思想火花,同时能激起多少爱国的情怀和以前不曾有的对于汉字的喜爱,学习文言字词有时还充满探索的乐趣。[2]如“之”字甲骨文是一只脚趾朝上的脚,脚夫下一条线是地面,表示这只脚离开地面要到别处去。“之”的本义是“往”或“到”,往什么地方去总有个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则为“这”、“此”所以“之”用做近指代词,“之”做助词那是同音假借。“乎”甲文,金文上部三点表示呼出的声下,下部人形本义为吐气。“而”下垂的四条线是四条线是四绺胡须的形象。《说文》:“而,颊毛也”。“兵”甲文上部是一把刀朝在弯的,曲柄的大斧头,柄下是两只手,即双手举斧之意。本义为“兵器”,由兵器引申为使用兵器的人,即“士兵”再由个别士兵引申为士兵组成的团体——军队,再引申为军队的主要职能,战争,战斗等。“金”字的点代表冶炼的金属,右上用金属制作的箭头,右下斧头,以此表金属义,“五金”保留本义后引申为金属做的乐器和兵器,“呜金收兵”即敲锣后世词义缩小,专指“黄金”,古代用某些金属做钱币,所以今天有“奖金”、“助学金”的说法。每次讲到这些学生都非常感兴趣,充满探究下去的欲望。
二、除了诵读,还要背诵
文言文初读是晦涩拗口的,当经过反复诵读乃至背诵时才能感受到固有的节奏甚至音韵美。当这些节奏从口中流淌而出,满足与自豪也油然而生。背诵不仅可以加深印象,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培养文言语感,进而体会文言语法,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文言语境;对于后续学习也是大有裨益。
三、体会文中情境,通过故事发展,人物语言逻辑推理出上下文
有時读文言文不会一下子全明白,这时不必纠结某句话,甚至某个词,先将全文笼统读完,明白大概意思,再根据前后文关系逻辑,人物说话常理,逐步细化,以求通读。当然有时通过一般逻辑思维推演还不够,还需结合历史知识,当时的朝代特点,流派思想才能明白作者意图。[3]如学习《荷蓧丈人》就需明白孔子儒家学说所提倡的“入世”和老人家所崇尚的道家提倡的“出世、隐世”才能明白,老人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提供吃食、住处,最后又为什么避而不见。经过推理译出全文,会相当有成就感,也就对其它文章有了兴趣。
四、整理积累
在学习每篇文言文过程中,需要将文中出现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进行总结、积累。这道功课看似机械,却能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古文修养,对于古时文字运用的规律会随着总结次数的增多、熟悉而运用自如。例如:“为”字在 “何辞为”中是句未语气词。“窃为大王不取也”是“以为”;“为击沛公军”是“给替”;“沛公奉厄酒为寿,约为婚姻”中是“给”“成为”;“客何为者”中是 “干、做”;“我为鱼肉”中当“是”讲;“使子婴为相”当“做”解释。看起来多,其实都有引申关系,可以轻松推出来。“之”除了实词“到”的意思外多做虚词,也不过就是代词“他”,助词“的”,取消句子独立性和倒装的一个标志。古今异义除去特殊的需要硬背,多要找到由单音节词组成的规律,今天“妻子”是一个词,古时为“妻子儿女”。今“地方”为一个词,古为“土地方圆”两个词,由此便可避免很多误译。特殊句式无非就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每课总结这几种,学生见多了,就不再恐惧了。
五、多读历史小故事
如果有条件,读历史小故事对于学习文言文帮助是很大的,可能是一篇文言文大概一看,就知道是自己曾读过的某个故事,内容已了解,可以推出文言字词的意思,亦或历史上某些相似的做法、说法也会给予我们灵感。
总之,文言文学习是有很多规律可寻的,且掌握了规律就能驾轻就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让我们穿越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与伟人智者对话,以古鉴今,更能让我们徜徉于祖国文化的浩瀚烟海之中,自豪、自信,鼓舞我们奋力向前。
参考文献:
[1]董平主编,《中专生职业指导》,北京市: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年,第44-48页。
[2]梁祖国主编,《语文教师谈语文学习方法》,广州市: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17-120页。
[3]陈刚、李峰主编,《语文学习方法大全》,北京市:北京出版社,1990年,第467-4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