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藏茶的回忆
2014-07-28噶哇扎西
噶哇扎西
有天,在网上搜索一些东西,准备作为礼品,送给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在搜到茶类项目时,突然发现从小当作生活必须品的某件东西,已经包装成为很精致的礼品和收藏品。这个东西就是“藏茶”。“藏茶”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茶等,都属于紧压、发酵的黑茶,在网上一致都将这类茶和“藏”联系起来。其实这么叫,并不是指这种茶产自藏区,而是指这种茶主要用来供应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民众饮用。
看着网上那些藏茶被精致地包装起来的样子,不禁想到儿时看着大人们从集市上买回的用竹条编织包装好的一人多高的“条茶”。当时并不觉得这是什么特别珍贵的物品,只是将它当作类似青稞、酥油、奶渣之类的生活必需品,是一种每日必备的饮品。记得家里的奶奶,就特别喜欢喝这种条茶加工出来的茶。后来我看到汉文古书上说到边疆牧民“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就很容易联想到类似我家乡嗜茶的人们缺茶的样子,很是形象。
我的老家是青海玉树,一个面积接近台湾大小,人口只有几十万的藏族自治州,人们嗜茶如命。当然几乎整个藏区,都像我家乡的人们一样爱茶。大部分藏区一般喝茶,就是直接从砖茶或条茶上掰下一块,放到壶中或锅中泡开、煮开。而我们家乡将这种茶称做“冈嘉”,一般认为这种喝法属于比较简便的方式。这种茶泡开后呈现一种暖暖的棕黄、棕红色,有类似琥珀或玛瑙的色泽,喝上一口感觉甘醇、清冽,但是这种茶热性很大,喝多了容易上火。真正在日常生活中喝的茶是将砖茶或条茶经过加工后的一种熟茶,我们称作“嘉苏”,指将上述那种“冈嘉”(字面意思是干茶、生茶)做熟了。这种茶泡、煮开后,色泽浓郁,呈现出一种黑咖啡或葡萄酒的色泽,冒着热气,喝上一口,味道温厚、香糯,没有了“冈嘉”的干涩,感觉像是一种极富营养的茶汤。这种茶的做法是将砖茶、条茶等压缩茶掰碎,放满一大锅,加碱,加水,长时间地煮,有时要煮将近一天,为的是让茶叶彻底散开,再让茶汤和碱再次融进茶叶中,煮到茶汤快干时,把半湿的茶叶捞出,晾晒在屋顶或者院子中的篷布上。晾干后,就成了经过加工的“嘉苏”,这也是玉树地区特有的一种藏茶。这种茶和没有加工的砖茶相比优点很多:容易冲煮,类似速溶咖啡的效果;去除了砖茶中的火性,不容易上火;茶叶里面含碱,碱性可以中和肉类的酸性,是藏族饮食结构的优良补充。
记得小时候,大部分的下午时光,人们就是坐在藏式院子中,每个人拿着一碗茶,边喝边聊,还要配上点奶渣、干肉之类的点心,在藏语中我们把这喝法称作“更嘉”,直译过来就是“下午茶”。仔细分析起来,这可能源于传统的藏式游牧生活,有着大把的闲暇时光和人们慢节奏的心理状态。传统的藏式茶壶,有铜质、铁质、铝质、陶质等等,形式上都很优美,有着长长的壶嘴和优美曲线的壶身。为了保温,尤其是下午茶时,茶壶都会放在茶座上。茶座的样子像口三足鼎,圆腹、口大,茶座里一般会放上木炭或牛粪火,用来给茶保温,这算是最传统的藏式茶具了。当然后来很多家庭也都开始采用内地生产的热水瓶来储存、保温饮茶。但是,可能是对优美茶具和传统方式储存的茶的风味的偏爱,我的奶奶和姨妈们还是喜欢用上述那种茶具来准备一场悠闲散漫的藏式下午茶。其实后来那种上面印有大朵玫瑰花的暖水瓶,也有演变成一种新藏式民俗的趋势。现在虽然出了很多样子更加新颖的暖水壶,但是西藏和藏区的老百姓们还是偏爱那种内地上世纪60、70年代广泛使用的暖水壶。有时候,我想这也许是藏族性格中的一个特点,对简单实用的用具有一种怀旧的依恋,而不喜欢跟风去追求新颖别致的东西,除非能够证明它在青藏高原严酷环境中的耐用性和实用性。
除了那种经过加工的砖茶做的日常饮品清茶外,家乡的人们经常喝的茶还有奶茶和酥油茶。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前面讲的那种清茶的基础上,加入牛奶和酥油,当然具体做法上各个地区还有微小的区别。酥油不是放到茶中就可以的,还需要搅拌,让油脂和茶混合均匀。在藏区旅游的人,会看到商店中摆着很多的果汁搅拌机在卖,其实大部分都被藏族人用做酥油茶搅拌机了。当然在过去,传统上是用酥油茶桶来打酥油茶的,酥油茶桶是木质,直径和一只大碗差不多,把茶水和酥油放入,通过人工提拉搅和成酥油茶,这对藏族家庭主妇来说是一项繁重琐碎又必须的家务劳动。在藏区寒冷的冬日,一碗热滚滚的酥油茶会让你喝下的瞬间,热流传遍全身,毛孔放松张开,筋肉舒展,多喝几碗,额头上还会渗出汗来。但酥油茶也有副作用,因为它的高热量、高脂肪,日常生活中喝多了会导致高血脂或胆囊炎等。
茶在藏族的生活中扮演着一种很重要的角色。除了消食解腻,以及消磨藏区下午漫长的日光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待客。可以说藏族的热情好客就是通过给客人献上一碗热滚滚的茶来体现的。不管家庭经济条件怎样,给到访的客人献上一碗茶是最基本的礼节。如果客人到访,没有倒茶,被认为是最失礼的行为。一般节日或者对比较尊贵的客人都会献上一碗奶茶或酥油茶,但也会根据客人的要求倒上一碗清茶。而且茶会随喝随添,如果客人喝完没有及时添满,也算是一种失礼。给老人或贵客添茶的时候,要把茶碗接过来再添茶,不能让客人把碗拿在手上添茶。每次倒茶,都要按照年龄的大小,从长者开始依次进行。在藏人家做客要大方、实在、无拘无束,这样,主人就会更加亲近,更加热情,认为客人真诚。反之,主人不但不产生好感,而且会认为客人太虚伪,不好交往。
茶在藏族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须臾不可分离的角色,藏茶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其起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西藏政教鉴附录》“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土也。”,文成公主于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入吐蕃;
《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话》“茶叶输入藏区之始,正是藏文创字之时。”松赞干布(公元632年迁都拉萨至650年逝世)时期派出以吞弥桑布扎为首的16名贵族子弟到天竺(克什米尔)等地留学,创制了藏文;
藏族有小鸟衔茶的传说:吐蕃王朝的都松莽布支赞普时期(公元676—704年在位),生病的赞普偶然捡到小鸟衔来的树枝,随手扯了几片绿叶放入口中嚼,顿觉神清气爽,身体轻快,于是命大臣寻找这种树叶。后来大臣在汉族地区找到这种树叶,才知是茶,带回献给赞普,赞普经常食用,身体逐渐好了起来,于是茶便成为吐蕃宫廷一种珍贵的保健药物。
根据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在安史之乱后的三十多年里,……汉族地区的茶叶传入吐蕃”(公元750年)。
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唐李肇《国史补》记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浥湖者”。常鲁公为唐德宗建中二年,奉使入吐蕃议盟的监察御史常鲁。当时赞普已拥有汉区各地名茶。寿州舒州者,指安徽的小围、六安茶;顾渚者,指浙江的紫笋茶;蕲门者,指湖北的黄芽茶;浥湖者,指湖南的银毫茶;昌明者,指蜀中绿昌明茶。
根据这些记载,吐蕃时代的松赞干布时期,是藏茶起源之时,或者说藏茶自唐代输入吐蕃。茶在藏人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人类在青藏高原上的生存需求决定的。青藏高原各种生物生存条件极为严酷,人类更是面临缺氧、缺蔬菜水果(也就是缺维生素、矿物质),食物单一等挑战。其实,在汉地茶叶入藏之前,吐蕃人也会采摘本地野生的土茶饮用。但藏区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并不能使土茶成为藏茶的主流。为了生存,必须向外寻找更好的茶。吐蕃时代关于吐蕃国王因病寻找茶叶的故事广为流传,就印证了这种需求。为了寻找茶叶,不惜越过千山万水,深入汉区。
藏人对茶叶的这种需要,产生了中国人文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名词“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因藏人需要茶而且藏人的游牧部落盛产马,汉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到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是川藏茶马古道,始于唐代,东起雅州边茶产地雅安,经打箭炉(今康定),西至西藏拉萨,最后通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全长近四千余公里,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古代西藏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
“茶马古道”是青藏高原上一条异常古老的交通路线,是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通行难度最大的文明古道,更是汉、藏民族团结的象征和纽带。中国历史是多民族逐渐融合在一起的历史。茶马古道所见证的,正是汉、藏乃至西南其他民族逐渐聚合的历史过程。汉族文明的特点是农业和儒教,藏族文明的特点是半农半牧、高原地域和藏传佛教,两者都有深厚的底蕴,两者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条连接汉、藏之间的茶马古道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恰如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中所言:“汉地的货物运到博(藏区),是我们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不是的,不过是要把藏汉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
说了这么多,突然想让在青海西宁的朋友在市场上帮我买两包地道的砖茶,煮来尝尝。但是,朋友告知现在西北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收集、收藏这些砖茶,所以很难以便宜的价格轻易买到了。这个消息让我很吃惊。原来城市里的人也开始渐渐发现这种紧压、发酵黑茶的价值。我想是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过程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内地人的饮食中也更多地摄入了动物蛋白和脂肪,也需要藏茶来消食解腻,缓解高血脂、高血糖,甚至用来减肥。藏式黑茶,从四川雅安、湖南益阳等地生产出来,千百年来持续供应西北、西南少数民族饮用后,又变成新的时尚,转而被内地人接受,不能不说是历史发展的一种特殊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