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财务影响程度的探讨
2014-07-28刘珞
刘珞
摘要:增值税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及劳务服务等环节的新增价值或者商品的附加值所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转型属于一次重大的税制改革,自我国于2009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所推出的增值税转型以来,对企业的财务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对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财务影响程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值税转型 上市公司 财务影响 对策
简而言之,增值税转型是指将当期所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化为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属于一次重大的税制改革,自我国于2009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所推出的增值税转型以来,对企业的财务产生了重要影响。增值税转型不仅从宏观上影响我国经济,也对企业的财务带来巨大影响。在全国范围内施行消费型增值税至今已有两年多,增值税转型是否刺激了企业的发展,对企业财务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否相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笔者就简单对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财务影响的程度进行了阐述。
一、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于2009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改革,标志着我国增值税逐步由过去的生产型向消费型方向发展。增值税转型改革主要涉及五个宏观方向:第一,就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方面而言允许对其进行抵扣。为了实现企业减负这一目标,增值税转型改革条例规定允许纳税人抵扣固定资产税额,从而引导增值税从生产型往消费型方面过度。第二, 重视可能因为转型而带来的税收漏洞,提出了应对措施。例如,不得抵扣某些进项税额,主要是针对与企业技术更新没有实际关联性,但同时又容易混淆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比如汽车、游艇等。第三,对小规模纳税人而言,降低其征收率。主要是因为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实际负担的增值税总体水平下降,而混业经营的情况在小规模纳税人中很常见,划分工业和商业小规模纳税人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现。因此,增值税转型改革后不再设置工业和商业两档,而统一降低征收率为3%。第四,将某些现有增值税条例体现到转型后增值税条例中。主要体现在添加了一些新的规定,例如农产品和运输费用扣除率等;去掉了一些规定,例如关于来料加工的免税规定等。第五,根据实际情况,基于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方面纳税人申报的理念,将期限从十天延长到十五天。
增值税转型改革是继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实施以来又一重大创新和突破。当前金融风暴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立足于该形势下,国家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不仅对缓解企业经济压力、扩大内需以及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税收体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财务产生的正面影响
(一)税转型增加了上市公司的盈利
增值税转型属于较强的政策推动力,可以有效地降低上市公司在增值税方面的支出,从而就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与此同时,由于增值税转型能够降低新增固定资产所提取的折旧额和管理费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企业所得税会增加,而且企业的净收益以及税后收益率都会显著提高。所以,增值税转型极大程度上减轻上市公司增值税负担的同时,也有效地增加了上市公司的盈利。
(二)税转型提高了设备购置当年的现金流量
增值税转型的最终目的就是凭借降低产品的销售成本,从而来提高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现金净流量。也就是说,消费型增值税实施以来,固定资产实际投资的那一年,因企业能够少缴纳增值税,这样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就会因增值税减少,从而现金流就会增加,但是在过后的每一年,增值税转型就不会对现金流量产生直接影响。与此同时,在投资当年的经营现金流量不仅会受到增值税抵扣影响而现在增加,而且会因新增固定资产会增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同时要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在投资当年对现金支出的影响往往会高于新增固定资产,这样就会增加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入。受该因素影响,融资现金流量中的利息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
(三)转型能够有效降低资产价值,提高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通常情况下,由于采取的增值税类型不同,从而对资产负债表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相同的。纵观生产型增值税,因购进固定资产的增值税只能计入到原值中,不能够抵抗,从而就增加了固定资产的价值,而且会增加企业增值税额。然而,自消费型增值税实施以来,对于固定资产所投资当年,新增加的固定资产所取得进项税额就会一次性全额抵扣,从而增值税额也会显著减少。除此以外,因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不再涵盖了购进时支付的增值税,这样也就意味着较少了企业所计提的折旧额,对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增值税转型对提高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完善上市公司的财务结构发挥重要作用。
三、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财务产生的负面影响
尽管增值税转型改革后有诸多优点,但是短期来看,从宏观和微观上都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利影响。宏观角度看,主要是因为整体增值税的降低势必会给财政系统带来不少的压力,增值税转型改革使得资金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流动,并且会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资本型而言赋税更高进而影响就业;增值税转型改革后,专用发票作为唯一凭据容易诱发偷税,也可能增加逃税风险。而更多的影响是微观层面的,主要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投资目的和方式上的扭曲
增值税转型改革可能会刺激某些企业对设备和投资进行扩张,如果企业对自我定位分析不够准确,就很容易出现盲目和重复投资的情况。此外,从投资角度看,由于增值税转型改革规定可以对新增固定资产进行抵扣税额,这样会有部分企业为了从该政策获得更大的利益,有可能放弃原有的一些并购计划,转而对新的机器设备进行购买。或者采取扩张企业成立新的子公司的从而迎合新政策。只通过减少税负的角度来决定企业的投资策略显然是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的,所以上市企业需要冷静全局考虑这方面的问题。endprint
(二)定资产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存量”固定资产进项税不予抵扣的规定会使新购固定资产和存量固定资产抵扣的衔接不畅,同时也难以建立新旧企业间和平竞争的氛围。或者存量企业可能采取变通的方式,例如把原有的存量固定资产卖给关联方企业后再重新按新设备买回来,这样存量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政策就名存实亡了。
(三)算和税收征管上的不便
由于增值税转型改革条例中严格规定了允许抵扣的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范围,所以为了税务机关对购入的固定资产进行审查就需要在企业的会计账簿中明确体现该固定资产的来源与用途。然而,这会导致记账方法上出现混乱,从而加重企业记账的任务负担。另外企业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时,必须区分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折旧与不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折旧,也会使得会计核算进一步不便。
(四)息的披露有失客观性和可比性
在转型后当年由于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全部抵扣,会使利润上升很多,而在实际操作上看,外界社会很难判断企业利润的增加是增值税转型改革导致的还是应该归功于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也不利于与没有获得该项优惠政策的企业之间进行盈利水平等方面的横向比较。
四、市公司应采取的财务对策
(一)定资产要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
由于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投资发挥正效应,在企业扩大投资以及设备投资政策激励影响下,对企业投资发挥重要影响。同时要明确的是,除了购进房屋、土地、建筑物等不动产之外的固定资产,对于自制固定资产的购进或者增值税的应税劳务,都要求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便最大限度享受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的政策。倘若在购进固定资产的时候不明确其具体用途,从而也应该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到确定了固定资产用途的时候,再进行增值税进行税额的抵扣。
(二)定资产应该选择供货商的纳税人身份
一般纳税人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的时候,应该要求在不同纳税人身份的供货商进行选择。通常情况下,供货商纳税人身份包括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倘若购进固定资产的含税价款为P,如果供应商属于一般纳税人,从而所适用的税率就是T1,如果供应商属于小规模纳税人(也就是说,指那些可以到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所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就为T2,那么从一般纳税人供货商购置的固定资产,所能抵抗的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就为PT1/(1+T1);从小规模纳税人供货商购置的固定资产,所能抵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就为PT2/(1+T2)。
具体来讲,倘若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T1取17%,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T2取3%,17%/(1+17%)>3%/(1+3%),这样就意味着倘若一般纳税人企业从一般纳税人供货商处所采购的固定资产,从而就可以抵抗更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倘若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T1取13%,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T2取3%,13%/(1+13%)>3%/(1+3%),这样就意味着倘若一般纳人企业从一般纳税人供货商所采购的固定资产,就可以获得更多可以抵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总而言之,增值税转型属于一次重大的税制改革,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就立足于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意义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财务产生的影响,并对在当前增值税转型的形势下,提出了上市公司应采取的财务对策。总的来说增值税转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田杭英.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分析[J].财政监督,2009(08)
[2]吉秀琴.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及纳税筹划[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4)
[3]李彩霞.增值税转型的财务效应分析[J].会计之友,2011(24)
[4]高蓉.浅论增值税转型对我国石化企业的影响[J].科技资讯. 2010(05)
[5]江苏省商务厅课题组,董晓林,江小丽.增值税转型对江苏企业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的数据[J].国际商务财会. 2010(08)
[6]王丽红.增值税转型及企业财务处理应对策略浅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9(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