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对经营企业的影响

2014-07-28洪虹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服务业营改增

洪虹

摘要:2012年初,“营改增”的出现打破了中国现有税收格局,在税收博弈中,哪些企业会获得收益,哪些企业会税负加重,本文以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为例,分析“营改增”对上述两种不同企业税负和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营改增” 交通运输企业 服务业

一、引言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两个最为重要的流转税税种。增值税主要覆盖了第二产业,而营业税主要课征第三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这种税制明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共生容易导致纳税人在税收征收过程中重复纳税,短期内可以造成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但阻碍了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为了建立科学的税制制度,推动经济结构调整,鼓励第三产业发展,2012年元月1日,营业税改增值税首先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小部分服务业进行试点,到8月份已扩大到10个省份,现已在全国推广。从其实施效果看,自试点推行以来,总体上累计为企业减税1800亿元,减税范围超过90%。尽管从总体上降低了企业平均税负水平,但增值税对企业区别对待,不同的企业受到的影响又存在显著的差异。由于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在此,本文以税收改革对交通运输企业和服务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二、税收改革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税负的影响

“营改增”从长远看,有利于交通运输企业的整体发展,优化资金配置。短期内,尤其是针对单个交通运输企业这种影响是不利的,在实行“营改增”政策之前,交通运输业的营业税税率是3%,而实行“营改增”政策之后,增值税税率达11%,远远高于之前的3%,税率上升7%,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以依照有关规定按7%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对于部分交通运输企业,税收不降反增,加大了税负负担,增加了企业流动支出。交通运输业以资金密集型企业为主,在车辆行驶途中摊销和折旧所占的比重较高,如陆运、航空、管道和水路运输等,其中固定成本增值税缴纳金额大小取决于进项税对税负负担的抵扣能力,比如,早已竣工的企业,其固定资产的进项税就难以抵扣,税率提高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企业税收负担加重,不利企业健康发展;若为刚刚投资建设的交通运输企业,其新购置的设备及产品会在消费端直接扣除,就会抵免一部分营业税,降低其运作成本,在收益不变的条件下,从而导致利润的上升。因此,“营改增”对资金充足的新兴的高铁、动车以及航空运输企业,尤其是近几年兴建的高铁铁路运输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而是早已存在的公路交通企业、海运企业、航空业来说,“营改增”增加了其税收支出,导致收益降低,增加了预期成本。

(二)“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管理的影响

交通运输业营业税率为3%,实行“营改增”之后,增值税税率为11%,对于大多数交通运输企业无疑加重了企业负担,使企业不得不调整现行的经营运输模式。一方面是运输价格的调整,如公路运输企业,其定价直接关系着利润的高低和企业是否能够健康有序的运行,同时还必须考虑客户的接受能力,在权衡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价格,在这过程中难免产生菜单成本;另一方面,增值税在原有税率基础上,新增了11%和6%的税率,虽然避免了营业税重复征收问题,但其计算过程更为复杂,其中销项税和进项税直接关乎企业利润的高低,税负的加重,为了使会计账户借贷平衡,必须对企业组织框架进行调整,改变企业传统运营模式。另外,交通运输企业原则上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但税率在11%-15%之间浮动,为了适应现行税收改革法规,就必须对现有的税收支出、会计处理进行吸收,从而在税务缴纳、税负申报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三、“营改增”对服务业的影响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落后,面临营业税重复征收问题,阻碍了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营改增”杜绝了重复征税的问题,降低了企业税收负担,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一)“营改增”对服务企业的税负影响

从整体看,现代服务业是这次税收改革的重点支持对象,在“营改增”试点以来,服务业受益颇多。据“营改增”试点过渡政策规定,,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技术服务等服务业都适用于6%的税率,而原先服务业营业税为5%,表面看,税率上升了,但实际却降低了税收负担。以20000元收入为例,粗略地估算一下,按营业税计算要缴纳1000元税金,在增值税税制下,1000元对应的增值应税额为16666元(1000/6%)。不难发现,只要企业的增值率控制在166.66%,服务企业就会因税收改革而获得收益。

从个体看,按服务企业资金规模划分,服务企业可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两种。小规模纳税人是指资金少于500万的企业,而小规模纳税人按照增值税征收规定,适用3%的征收税率,远低于营业税的5%,极大地降低了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增加了其收益,刺激了小规模服务企业的发展;一般纳税人是指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服务企业,适用税率为6%,比营业税高一个百分点,而增值税计算方式与营业税计算方式存在显著的不同,营业税几乎不存在抵扣,大部分服务业实行全额计税。税收改革后,服务业以增值税为计算依据,加大了抵扣范围,减少了应交税金金额。因此对一般纳税企业来说,税负实际是降低的。

此外,增值税应纳税金=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而营业税所交税金为营业收入和营业税率的乘积,几乎没有抵扣项。就容易造成上一环节交的税流动到下一环节继续计入基数,容易使企业重复缴纳税金。“营改增”实行之后,由于增值税的进项税得以抵扣,就避免了企业重复缴纳税金,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税收负担。

(二)“营改增”对服务企业管理的影响

服务业原营业税税率为5%,“营改增”后变为6%,根据上述税负影响知,“营改增”降低了服务企业的税收负担。极大地调动了服务企业扩大规模的积极性。但对企业财务管理来说,“营改增”直接影响企业财务审核,使核算流程复杂化,在计算收入时也有很大的变动,收入需要根据一定额度的税率并扣除相关进项税收予以确认,为此成本需要扣除进项税后才得以计算。此外,从增值税的管理特点看,主要有三:一是以票控税,取得、开具、传递以及管理专用发票需视同支票管理,这就使得专用发票和其他增值税发票需要更多的资源和制度流程进行管理;二是操作更为繁琐,每一张专用发票的抵扣需税务机关进行认证,且认证手续繁琐,申报流程多,工作量大,这就要求更多人员和制度制定来适应纳税调整事项;三是增值税管理涉及人员多,必须全员参与,需要确,全员确保及时取得进项抵扣凭证,而且在销项端也要确保发票进行严格管理,为此全员要有危机管控意识,各个部分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做好增值税事项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跟踪。endprint

四、政策建议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减轻税收负担,企业必须会懂税、会用税,要做好充足准备,若准备不足极有可能增加企业成本,为此,本文从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如下:

(一)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对服务性企业,“营改增”是利大于弊,但要让税改真正为企业带来实惠,必须要充分利用规定中免征、即征和急退两种方式,要充分解读其中优惠政策,增值税从表面看高于营业税,即使营业税改为增值税选择了11%和6%的低的税率,但总体还高于营业税3%和5%的税率。企业必须获得足够地用于抵扣的进项税额后,税负才能减少。而进项税与企业的生产营运周期相关。若在某一时期投入额较多,就会存在大量的进项税额用于抵扣,进而可以大幅降低企业税负。在某个时期投入额较少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因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合理安排生产,尽量使税率降到最低才能保证企业获得更多收益。

(二)加强财务管理

作为政策的接受者,企业要及时调整财务人员岗位,增加人员配置,调整相应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提升自身会计核算能力,尤其中小企业更应该提早进行会计核算能力培训,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税种进行核算;同时,企业要根据税负变化,对企业自身业务进行重新规划,在充分了解现行税收制度前提下调整自身经营业务策略;此外,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以来,发票的种类更为繁杂,企业要提高发票管理能力,对新产生的发票要根据现有税收法规制定发票管理规范。

五、结束语

当前,我国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按照建立有利于税收制度科学发展的要求,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税制,杜绝重复征税问题;有利于社会分工更加专业话,促进三大产业融合;整体上有利于降低企业税负成本,增强企业发展潜力;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等三驾马车的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营改增”符合经济发展要求,虽然“营改增”对不同行业存在不同影响,尤其是增加了管理成本的负担。但从整体上,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稳健发展。各行业要全面看待“营改增”税收政策,不同企业要参照自身条件积极对税收改革做出调整,要抓住“营改增”中所提供的机遇,应积极做好充分准备,投资者也应根据税改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从而对上市公司盈利及早做出判断。

参考文献:

[1]傅博华.“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3年第5期

[2]韩春梅,卫建明.论“营改增”税收改革对企业的影响[N].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6期

[3]潘蕴晶,刘溪.浅谈“营改增”[J].会计师,2012年第8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务业营改增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6年四川省财政补助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三)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