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不同范式下梁启超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北洋外交思想研究综述
2014-07-28谢万昌
谢万昌
摘 要:近百年梁启超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北洋外交思想研究的学术变迁与东态,其不仅诠释了近现代的历史的变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更折射出了个体历史人物在时代变迁与转型过程中受到深刻剧烈的时代性刻痕与烙印。不同时期所主导下的历史研究范式对其个人历史的裁减形成的截然不同的价值与话语体系,对历史认识与评价的重大影响,体现了历史发展内部复杂矛盾的不可抗拒性在历史个人主体上的强烈影响。梁启超作为近代上杰出历史人物之一,在其外交思想与个案研究中显得更为清晰与客观,但同时随着历史自身研究的深入与拨乱辨伪,追求唯物主义史观与实事求是的历史原则的回归与还原,不同时期,不管是革命范式的定性评价还是现代化范式的解冻性复原,都为客观辩证地研究梁启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北洋外交创造了历史条件,其认识成果可以说是梁启超个案研究的一体两翼,存在固有取舍与益彰。这正好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特有的时代性张力与活力,为我们开拓与保留了丰富饱满的历史记忆与历史空间。
关键词:革命范式;现代化范式;梁启超;第一次世界大战;北洋外交
近百年来有关从外交领域研究梁启超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外交的学术成果目前并不多,从中国知网检索结果来看,梁启超的研究学术成果目前主要集中梁启超思想领域,集中表现为对梁启超宪政思想、新民思想 文学史学教育报刊传媒等领域,而对“一战”期间中国外交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通史性的著作中,而其评价由于长期受到意识形态与革命反帝外交话语的主宰,一直以来史学界对其往往以“卖国外交”或“屈辱外交” 做否面性评价,对其研究与评价并不符合求真求实的历史研究思维。随着近年来史学领域现代化范式的深入,对这段时期外交研究才可以说真正进入了学术研究的阶段,取得了一些成果。
首先,在中国知网文献检索中关于梁启超在不同领域的文献综述就超过十篇,分别涉及梁启超一生在政治、思想、学术、社会、文化、教育、传媒等诸方面在不同时期所取的研究成果的文献回顾与学术点评,其往往聚焦于“革命研究范式” 下,革命话语主宰时对梁启超研究在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至文革时期研究的反思与检讨,学术成果表现多为对梁启超在诸方面的批判与否定。这与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研究范式” 主导下对梁启超在诸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术成果表现多为对梁启超的肯定与赞扬,同时注重对大陆、港台及欧美不同研究群体对梁启超在研究理念、研究方法与研究史料下的获得的研究成果的对比与分析。这方面的文章主要有陈慧2001年发表于《哲学动态》第10期《近50年来梁启超思想之检讨》、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侯杰2004发表于《文史哲》第4期《近百年来不同语境下梁启超的研究》;东方1998年发表于《文史哲》第6期《近期梁启超传记综述》,该文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梁启超“热”的突出表现8部《梁启超传记》中不同梁启超形象塑造中的观点与歧义在学术界引起的争鸣做了详细的梳理与介绍,集中展示了6本传记作者就梁启超一生主要事迹的评价,这些学者主要有孟祥才、李喜所、元青、崔志海、董四礼等。他们分别就梁启超一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与学术思想作了深刻探讨,但其评价仍然莫衷一是。就涉及本课题研究梁启超的重大事件有中华民国成立后梁启超与“二十一条”、“反对帝制与护国战争”、“拥段与参战”“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等。
相关研究的研究论文则更注重对一些个案的研究。刘振岚在《梁启超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参战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中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梁启超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力排众议,积极主张中国加入协约国对德国宣战 ,终致将参战案付诸实施。因此应承认,使宣战成为事实是梁启超的一功,而非一过的观点” 。郑云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梁启超的对日外交思想》(史学集刊,2005年04期)一文中详细考察了梁启超立足与国家利益,向袁世凯政府提出政治质问案,反对“二十一条”,提出参加协约国,主张“联日疏美” 的对日外交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梁启超与日本》(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01期)。刘福祥,实元《梁启超与巴黎和会》(历史教学,1983年01期)。范春昕,康大寿《梁启超外交思想述论》(《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中认为“在近代中国的特殊环境下,梁启超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外交思想,主要有民族主义、中日提携、均势主义、名誉孤立、开诚布公以敦睦谊等。他的外交思想具有极鲜明的爱国主义特性,反应了时代的要求。但是,梁启超过于重视国家层面的角逐和博弈,没有充分认识人民的力量,这是其局限所在”。 郑东燕在《梁启超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海南广东大学学报,2003年04期)中认为“梁启超通过监督政府,游说民众,传播消息,揭露真相,讲学办学,宣传文化等方式,为“五·四”运动的爆发提供了导火索,也为“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部分学位论文也涉及这一问题。郑云波的《论梁启超的对日外交思想》(吉林大学,2004年)一文以梁启超对日本的认识为线索,将梁启超对日外交思概括为“师日”、“联日”、“反日”三个方面,史料以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中关于外交的言论与著作为主,对梁启超在戊戌后流亡日本时期、民国初年与“一战”时的外交思想作了概括与阐释,总结出了梁启超对日外交思想具有“流质善变”、爱国主义和服务内政的特点。刘新华的《试述梁启超外交思想》(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一文以梁启超外交思想为直接切入点,对梁启超在不同时期的外交认识,逐一进行了概括与总结,从外交思想的最高目标、根本原则与重要内容,指出了梁启超外交理论的框架,同时对梁启超外交思想的局限性做了分析。
还有一些著作在讨论梁启超时也触及这一问题。郑匡民著《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一书以戊戌流亡时间为线索,详细具体地研究了梁启超思想的东学背景,就梁启超思想建构中最重要的几位明治时期思想家福泽谕吉、中村正直、中江兆明、浮田和民、加藤弘之一一进行了考证,探讨了这一系列具有“日本化” 的近代国家、民族、国民理论,对梁启超思想的重要影响。张朋园著有《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吉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2月第一版)、《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8月第一版)、《梁启超与民国政治》(吉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8月第一版)几部书中详细地考察了梁启超在晚清至民国一系列重大事迹,并全面分析了梁启超与民国关系,尤其是北洋各派系之间的关系,其中也分析了梁启超的外交思想。endprint
其次,与本课题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一般在外交史、政治史和制度史中也有记载。但这些记载一般都是按照外交与政治编年史的记述方式,对重大事件与主要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进行书写,并对其历史意义总体性的评价。而单独对某一历史人物结合历史背景进行细致的考察与评价的不多,所以本文选取文献及史料时只能从通史中选择这一阶段主要内政与外交进行参考与梳理。这方面的著作及主要参考资料有早期名作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李新、李宗一主编的《中华民国史卷1912-1916》(上下卷)和《中华民国史卷1916-1922》、张宪文《中华民国史卷》、朱汉国、杨群主编的《中华民国史》、郑学益《走向世界的历史足迹—中国近代对外开放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程道德主编《近代中国外交与国际法》(现代出版社,1993年)等著作。
再次,与本文相关的就是港、台、日本与欧美出版的相关专著与史料。这些区域群体的著作的论述方式与史学方法往往不同与大陆学者的史学方式。台湾与此阶段相关的著作代表人物有近史所研究员张启雄著有《外蒙主权归属交涉,1911—1916》(近史所专刊,1995年)、《收复外蒙主权,1917—1920》(台北,1998年)、花莲师范学院教授吴翎君著有《美国与中国政治(1917—1928)———以南北分裂政局为中心的探讨》(台北: 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于1989年完成,1991年出版《外交档案目录汇编》(台北: 中研院近史所档案馆编) ,其中第二册即北京政府时期。日本与此阶段相关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有东京中央大学助教授服部龙二著有《远东国际环境の变动と日本外交,1918—1931》(东京:有斐阁,2001年),狭间直树编《1920年代の中国》(汲古书院,1995年) 。欧美与此阶段相关的代表人物与作者有英国学者Peter Lowe,Great Britain and Japan,1911一1915(London,Macmillan,1969),以FO档案为基础,对袁世凯在“二十一条”交涉时的表现,给予相当高的评价,美国学者将社会科学理论与历史研究结合,研究北京政府军阀与派系政治的名作是Lucian Pye,warlord Polities: ebonite and Coalition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Republican China (New York,1971) 。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中,由日本青山学院国际关系教授卫藤沈吉编写的第二章《1911---1931年中国的国际关系》,主要从追溯晚清外交、剖析日本与一战及战后中国的关系、华盛顿会议、莫斯科与中国的双重接近和中国革命与列强5个方面,对涵盖了中华民国外交做了详细的历史论述。徐国琦著《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和国际化》(China and the Great War:China & apes; Pursuit of a New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剑桥大学出版社2005年英文版;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中文版)、《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两部部书中都肯定了一战时期中国民国北京政府在寻求国际化,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开展修约外交中所取得重大外交成就和这时期外交在我国近代外交史所处的重要地位。台湾著名历史学家唐启华著《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中华民国史外交志(初稿)》(新店:国史馆,2002)几部书都考证与研究了“一战”时期,当时北京政府在外交交涉中所取的成就与对我国外交作出的贡献,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更客观地认识民国时期这段被“革命外交” 思维所“遮蔽的北洋外交”史实。日本学者川岛真著《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该书以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外交档案为史料依据,按照“近代”与“文明国化” 为维度分四个章节,详细考察与研究了中华民国前期外交的转型与建构历史特征。
最后对北洋外交全面论述,在学界普遍引用重视就是金光耀、王建朗主编《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复旦史学专刊,2006年8月第一版)一书以2004年8月27日至28日在上海复旦大学主办的“北洋时期中国外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为来源,收录了来自大陆、台湾、日本和美国学者对北洋时期外交最新思考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展现了目前北洋外交研究的新局面与新趋势。主要中外学者论文有王建朗《北京政府参战问题再考察》、唐启华《北洋外交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川岛真《再论华盛顿会议体制》、李兆祥《中华民国早期新变化:以外交立法为中心》、陈立文《从联俄看孙中山的外交观》与虞亚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北洋政府外交档案概述》,其分别涉及北洋政府外交的方方面面,既有深度的考证与严密的学术回顾,又有外交制度的考察与个案分析。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近百年梁启超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北洋外交思想研究的学术变迁与东态,其不仅诠释了近现代的历史的变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更折射出了个体历史人物在时代变迁与转型过程中受到深刻剧烈的时代性刻痕与烙印。梁启超作为近代上杰出历史人物之一,在其外交思想与个案研究中显得更为清晰,但同时随着历史自身研究的深入与拨乱辨伪,不管是革命范式的定性评价还是现代化范式的解冻性复原,都为客观辩证地研究梁启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北洋外交创造了历史条件,其认识成果可以说是梁启超个案研究的一体两翼,存在固有取舍与益彰。这正好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特有的时代性张力与活力,为我们开拓与保留了丰富饱满的历史记忆与历史空间。
参考文献:
[1]金光耀、王建朗:《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前言》,第1页。
[2]夏明方:《一部没有“近代”的中国近代史——从“柯文三论”看“中国中心观”的内在逻辑及其困境》,《近代史研究·理论探讨》,2007年第1期,第1-4页。
[3]张海鹏:《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的探讨》,《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第16-29页。
[4]刘振岚:《梁启超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参战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第26页。
[5]郑云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梁启超的对日外交思想》,《史学集刊》,2005年第4期,第48-50页。
[6]范春昕,康大寿:《梁启超外交思想述论》,《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8卷第3期,第20-23页。
[7]郑冬燕:《梁启超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海南广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63页。
[8]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3-10页。
[9]唐启华:《“北洋外交”研究评介》,《历史研究》,2004年01期,第102页。
[10]唐启华:《“北洋外交”研究评介》,第107页。
[11]唐启华:《“北洋外交”研究评介》,第109-111页。
[12]唐启华:《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第307页。
[13]〔日〕川岛真:《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10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