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阵磨光
2014-07-28宋文志
宋文志
一、段层找题眼
题例: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B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C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二、选全不选丢(全面把握信息;读图时①把握文、图、注有效信息的全面性及特殊性。②对比多图信息的共性与异性,包括图例形式、表达内容、方位注解。③判断选项与图息对应性。)
题例:(1)(2011年南京模拟)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摘录了伯里克利的一段话:“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还找到了上面的图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内容最合适的课题是 A.雅典民主制度起源之研究 B.雅典民主政治倒退之研究
C.伯里克利与民主政治确立之研究 D.雅典民主政治利与弊之研究
三、选整体不选局部
题例: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近年士大夫享太平之乐,以其聪明寄之剩技,//吴中缙绅,则留意声律。//又如案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寄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之。”这一现象反映出
A.西学东渐导致封建士大夫兴起研究西学之风 B.资本主义萌芽导致江南地区贫富差距明显
C.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文化复古潮流 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江南地区休闲文化盛行
四、选后不选前
题例:历史学家汤普森在《历史著作史》指出“历史追求的是描绘人类的命运;//描绘要真实、生动、完整而纯洁,//理解这样的人类命运的头脑,全心全意接受其引导,以致属于个性范畴的那些观点、感情和要求都融化在这个共同的命运之中而消失不见了。”材料说明了汤普森主张:
A.历史研究应真实客观 B.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
C.历史研究要将个人的追求融入人类的共同命运中 D.个人研究应该服从历史命运
五、选深(本质)不选浅(现象)
题例:“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D.重视良好道德培养
六、选有不选无(不在材料或选项外多余联想)
七、句式及特点
题例:宋代“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这一做法高考,教案,试题,月考,模拟,专题0 M! C” r( L Y& w4 U# q
A.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 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教
C.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D.削弱了地方自主处置事务的能力
八、时间隐时间
题例:元前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个仁慈的贵族罗幕洛,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幕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幕洛的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幕洛的家人败诉。法官依据的是
A.未成文的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九、注意饱和词
题例: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长期维持的主要经验是
A对国民党反共磨擦予以理解 B保持中共在统一战线中的绝对领导地位
C在统一战线中坚持以斗争求团结D维持国民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
十、重视信息呼应点
题例:(2007年北京文综16)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的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设立农工商总局
解析:“求富”------“招商”,选B
十一、运用排除法
题例:(2007年北京文综19)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 ①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②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④中国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①不符合“新中国建立后”; ②是左倾错误,不符合“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③ ④是限定时间范围内正确的、发展的,故选D
十二、要点型题解题要点
(1)根本原因:选国情、力量对比、社会性质、主要矛盾、经济、生产力、科技革命或互为因果选项中的因;
题例:(2004年北京文综19)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各界同胞、党派和军队捐弃前嫌,抵御外侮,是因为
A.党修改了民主革命的纲领 B.中国需倾全国力量抗日救国
C.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D.党重新认识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解析:B体现中日民族矛盾为主,(阶级矛盾服从民族矛盾)---呼吁各界抵御外侮,C时间不对应,故选B
(2)根本目的:找准材料主体,选自身利益、最终目标;
题例:(2004年北京文综21)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内容有“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最终目的是
A.争当海上霸主 B.争夺贸易霸权 C.建立国际联盟 D.攫取世界霸权
解析:A项错误;B、C为具体目标;D是最终目标,故选D
(3)直接原因(目的):选原因中最近或互为因果选项中的果(当时目标);
题例:(2007年北京文综18)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该党赢得国会选举,但未能组阁,直接原因是 A、宋教仁遇刺身亡B、《临时约法》被废止 C、国民党被解散 D、军阀割据混战
解析:A项是原因;B、 C、 D时间在后,不成原因;故只能选A
(4)直接影响:时间最近联系最紧选项;
(5)深远影响:作用时间长、决定其后发展的选项;
(6)转折点:选主动权改变点;
(7)性质:阶级性加事件形式;正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