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思考
2014-07-28曲连刚
曲连刚
摘 要: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大胆的尝试创新,更重要的是在已有知识上,结合问题的特点,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和手段,有理有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我们依据不同课型、不同知识内容、不同的教学阶段——构建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六种基本模式。
关键词:创新思维;化学教学;教学模式
在化学教学基本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始至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孕育、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于焕发身心力量,主动投入、参与认识活动,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
作为教师:不应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出现,而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得并构建知识网,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参与课堂教学,能够增强学习主动性,提高认知水平,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从容应战。
一、化学课堂教学的六种模式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我们依据不同课型、不同知识内容、不同的教学阶段——构建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六种基本模式。其中包括:
1.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自学辅导”模式。在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的体系中,共介绍了碱金属族、卤族、氧族、碳族、氮族五个主族及镁、铝、铁三种典型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学中把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取→用途”的主线。以研究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为要点,重点强调同主族元素知识的“三纵(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三横(相似性、递变性、特殊性)”的对比分析。通过课上学生自学阅读,思考知识要点,教师进行辅导、点拨、校正,知识呈现的规律性较强,学生容易掌握,适宜自学辅导教学。
2.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应用和形成了“提出问题-理论假设-论证”“的发现学习”模式。在高中基本理论知识的体系中,共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理论、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胶体和电解质溶液理论、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化学理论。理论知识较为抽象,难于理解,知识跨度大、思维难度高。我们就从研究理论知识的来龙去脉着手,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挥想像空间,以激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活力。循序实施“提出问题-理论假设-论证”的发现学习模式,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训练思维的深刻性;运用联想、对比方法,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训练思维的广阔性。通过问题引导这种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条件和空间。
3.学习有机化学知识,应用和形成了“结构—性质—制取—用途”以点带面的“知识迁移”模式。在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的体系中,从烃延伸到烃的衍生物,再延伸到糖类、脂肪、蛋白质、合成材料。把握以点带面,从具体物质延伸到一类物质的教学思路:
抓住官能团的结构、性质,分析断键、成键的部位和历程。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去探求新的知识,进行知识的横向迁移、纵向迁移。通过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敏捷的创新能力。
4.实验课中,应用和形成了以实验为中心开放式的“问题探究”模式。化学实验具有实践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特征,以实验来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循着“捕捉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结果”的过程去学习知识、发现知识。并能从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从中领悟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从中培养创新的意识、增强创新的能力。在组织学生开展以实验为中心的问题探索过程中,我们欣喜地感受到了学生渴望知识、探求知识的高昂激情;深刻认识到:
突出实验教学环节,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5.习题课中,应用和形成了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的“范例教学”模式。联想是拓展思维、培养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好方法,是创造之母。在习题课教学中,通过典型的例题剖析讲解,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通过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形成“巧解”、“妙解”,达到精讲精练的目的,培养思维的敏捷性。通过范例教学,展开知识联想活动,对已有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储存,以便于检索,培养思维的顿悟性。这种顿悟是建立在广博的基础知识上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分析、归纳,将新旧信息加以调整,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以便于检索。检索的关键在于组织,即寻找信息和获得信息,并将信息条理化和系统化。学生已有的知识越丰富,思维过程中顿悟的可能性就越大。
6.单元复习中,应用和形成了最优化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在单元复习中,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帮助学生梳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我们构建了知识“五大模块”:知识网络、知识体系、知识巩固、知识迁移、知识探究。指导学生通过复习最终达到:分散知识系统化,系统知识规律化,基本技能综合化,基本方法效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教师的任务是站在知识的整体高度精心为学生设置科学合理的学习活动过程,把握质和量、难与易。复习讲求质量、针对要害、卡住关键,知识掌握不但要“讲明白”,更要让学生“想明白”、“做明白”、“悟清楚”,形成较为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全优策略
二、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精心设计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探索、创新,增强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实施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效取决于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深入钻研、领会和对学生情况的全面了解。只有在领会课标的基础上吃透教材,灵活选择教法,精心设计探究方案,才能实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实施先进的教育思想,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也只有探索出合适的方法和模式,才能有效地被别人借鉴和推广。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大胆的尝试创新,更重要的是在已有知识上,结合问题的特点,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和手段,有理有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要教育工作者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一定能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和全面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多年来对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一方面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成绩,取得了明显的过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