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2014-07-28陆晨芳
陆晨芳
摘 要:近些年来,因为课程改革这一政策的推行,使得很多基础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方式,寻求最佳的有效教学方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校也积极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但是因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客观经济、文化、环境等综合因素,致使该地区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难以实现有效的教学。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多年的小学数学基础教育经验,提出一些有效教学的方法,为探索和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陈旧,过分追求形式,课堂教学低效
新课程强调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的交往互动,但有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流于形式,致使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而教学目标常常教研落实不到位。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因为过分强调讲授,使课堂变成了“教”堂,而学生在课堂中往往局限于被动听讲和记录,缺少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缺乏问题意识,仅仅把学习看成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未能看到学习其实还是一个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过程。缺乏合作意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往往仅靠自己的冥思苦想,生生合作、生师合作的形式并不多见。缺乏情感意识,忽略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培养。
2.教学基础设施的缺乏影响了教学方式的改进
《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被教育界普遍公认的多媒体教学就能很好为教学创设情景,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因为经济落后无法将多媒体教学在各个学校的普及。由于教学基础设设的缺乏,教学工具相对紧张,致使教学方法还是靠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方法来进行课程学习。
3.小学数学课前准备过分简单,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
关注课堂,决胜课堂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由于课前教师的备课,学生的预习、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等教与学的准备不充分、不到位,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能最优化,效益不能最大化。
二、有效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1.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知和重视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活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低效常常是由于教师的不适当设计或不适当引导而造成的。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如认知领域的目标,一般说来,只要求达到识记、了解层次的,可选用讲授法、介绍法和阅读法等;要求达到理解、领会层次的,可选用质疑法、探索法和启发讲授法等。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出发,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长处,同时也都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如选用讲授法就要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不能脱离学生原有基础,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准备的有效性
在教学准备时,必须要解决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课前扎实备课,在课前要全面了解不同民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教师要高度强化学生学习数学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的阅读、超前预习、及时复习、规范作业、积极思考等。 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测试练习,提高练习的针对性。
4.建立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合作“教”与“学”的有效性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合作“教”与“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探索教师教学方法的能力
当今,教学方法处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历史上很早就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而各种流派都以自己的方法为最优教学法,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仍是采用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式的教学方法。从客观实际来讲,又没有一种方法可称“最优”,这就是教学法中的辩证法。但在某一特定条件(如边疆民族地区的学生、教材的特定)下,客观上必然存在唯一最佳方法,然而由于这一特定条件的改变,那个最佳随之也会改变。因而也可以说,根本就不存在那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模式为“最优”。我们应当尽力研究各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从各个角度去逼近那个最佳点。就培养学生能力而言,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学生,所用的教学方法必然不同。例如:我从教的二十四年来,一直在我县的边远山区——那能小学,面对的是山乡壮族、瑶族学生,为了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为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采用了一题多解的方法。同时,也不放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师研究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各种不同条件下的教学,这必须要教师对教学方法有研究探讨的能力。
四、提高边疆地区小学教师接受新知识新理论的能力
随着新课标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知识迅速发展,教育教学理论也在不断的改进,比如代数初步知识和统计初步知识已进入教材中,这就需要教师对新知识有一个学习和掌握的要求。在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对新知识、新理论有能力去学习、去接受。面对现实,边疆小学教师应当不断学习和培训,完善自己的指示体系,用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朝升.浅谈如何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教育教研》,2011(7).
[2]罗 翔.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反思[J].《现代教育教研》,2011(6).
[3]张艳.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J].《《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3(10).
[4] 樊廷富.少數民族地区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http://new.060s.com/article/2008/10/18/104294.3.htm,201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