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业余课堂
2014-07-28张宇杰
张宇杰
摘 要:2013年末,笔者所在高校接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任务,制作一部总时长达600分钟的思政教育题材动画电影,由此引发了笔者对思政题材动画电影的思考。
近几年“大动漫”的概念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宣传,相应的我国动画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问题任然存在。具体表现在年均生产时长逐年递增,作品大部分面向低幼人群。中国动画在走向青年人世界的道路上一直举步维艰,具体表现在剧情过于简单通俗,风格同质化严重。这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动画市场既有的重视短期利益的现状,另一方面折射出中国动画界对于青年人审美要求的把握尚不明确。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生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大学生独特的审美要求两个方面入手,详细的描绘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政题材动画蓝图。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动画
一、思政题材动画的现状
动画这门独特的艺术形式由来已久,诞生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但是不难发现,有针对性的,以思政教育为主要目的的动画作品放眼世界也寥寥无几。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动画主要是作为提供娱乐的艺术文本存在的。但着眼当今的時代背景,不难发现,动画艺术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摆脱简单的娱乐功能,走内涵丰富,提供社会使用功能的路。
2012年,以北京理工大学为首的北京7所高校同时上线了一部以大学生恋爱心理疏导为主题的网页游戏《情商加油站》,项目得到北京文化创意基金的支持。2014年4月初,我国公安部开始给巡逻民警配发强制,以遏制日益猖獗的暴力事件。在配发枪支的过程中,要求基层民警完成三次心理评估测试,而这些心理评估测试正是以动画多媒体的形式呈现的。从这些事件中不难发现,“大动漫”与“大数据”背景下的中国动漫行业正在进行着一系列的将动漫引入社会服务功能的实践。
二、思政题材动画的重要作用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动画”,依然停留在满足低幼人群的娱乐需求上。本文一贯强调的是动画走向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性,那么对于容易接受,且需求量大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动画行业应该做什么呢?
首先应该提出并引起重视的是在大学生的教育中发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大学生生往往处于青春期的顶峰。即生物学上人体由不成熟发育到成熟的转化时期,也就是一个孩子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个性性发育成熟,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亟待满足。
2.处于儿童和成人的过渡阶段。个性上追求独立,但物质生活任然依赖父母等监护人。在社会上处于“边缘人”群体,他们地位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向他们提出的要求的不确定性,使得这个群体或多或少会有心理卫生问题。
3.生理上的第二性征迅猛发育伴随着惊慌,懵懂和冲动。加上上一阶段的学习压力刚刚得到释放,极容易因冲动而犯错;心理上,由于多数学生离家在外,突然没有了监护人的管束,导致厌学,上网成瘾,自闭症,学习障碍等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4.最重要的一点是,分科教育会在这一阶段重新划分。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大量的学生选择了转换专业。也即是从高等教育开始,学生才真正开始了专业性的分科教育。
可见,在这样一个思维模式尚未定型而生活问题接踵而至的关键时刻,对大学生进行有利于其今后一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尤为重要的。毫不夸张的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建立是引导大一新生完成心理转型,使其能更好的投入日后的学习生活的绝佳途径。万事开头难,大学生进入一个新的集体所伴随而来的是模糊不清的自我认同感与初次离开家人的孤独,他们迫切的希望寻求心理的慰藉与依靠。
当今中国大学生处在一个巨变横生,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他们能够通过互联网等便捷的渠道了解,感受,思考世界。初建人生观的大学生,在消费主义主导的美日动画工业面前,往往应声而倒。欧美日的动画往往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充满戏剧张力的剧情表现吸引着中国的年轻人,但不难发现,欧美日的动画作品在意识形态与世界观,人生观的建构上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涵是有一定冲突的。
三、大学生的审美诉求
作为高校教育者,笔者深刻认识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十分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很难讲注意力集中在枯燥,甚至晦涩难懂的思想政治知识上来;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们教育者长期固守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同一本教材,今年用了明年用,而极少加入新的内容观点。这两者合力造成了现如今思政教育走形式,学生反响不积极的现状。
要改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积极的现状,就必须牢牢的把握住大学生独特的审美诉求,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讲和他们有关的思想政治知识,并营造主动学习的气氛。
在这里,动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众所周知,动画艺术的第一特征就是趣味性。趣味性指的并不是一味的通俗搞笑,而是来自于动画艺术本身几乎无可限量的变化与创意。动画的制作手法与呈现形式多种多样,能够满足大学生求新,求快的年龄心理。且动画作为经过提炼了的单向传播艺术文本,能够减少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当然最重要的是,动画作品的欣赏带有很强的个人化特征。尤其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动画,虽然收视时间随意,仪式感弱,但很容易亲近观众,能够迎合不同人的生活节奏。
对于从事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师来说,思政题材的动画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辅材料。由于动画本身具有多媒体的特征,所以可以说,一部好的思政动画作品本身并不仅仅具有思政知识教育作用,同时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情操。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书面与口头语言在他的思想机制中并不起什么作用,而起作用的是“能够‘自动复制或融合的......清晰的图像”而充当其思想成分的心灵现象具有“视觉类型”的特征:视觉范畴是首要的,只有在第二个阶段,他才寻求“语言或其他类型的符号”。(李四达《数字媒体概论》)
这充分说明,艺术对于本文所提到的科学(思政)是有极强的同源性的,且在进行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引入视觉形象,更为直观与直接。
中国的大学生在家庭教育中会收到传统中国文化的影响。老庄伊始,中国的意识形态就是精神性的,关于这一点从古至今有大量的文章可供佐证:《礼记·中庸》声称“道也者,不可须臾也,可离非道也”;而精神性所说的精神即“以天合天”(《庄子·达声》),“备于天地之美”(《庄子·天下》)。植根在中国人心中的“道”与“终极”的历来是那些不能被解释或者完全不能描述的东西。在面向大学生的艺术作品中强调中国的传统审美倾向并非迂腐,而是对历史的尊重,重视未来多元化文化的存留。
成功的思政教育动画一定是同时具备思政知识的外沿与中国传统精神的内涵的。要让新时代,新技术背景下的动画具有传统的中国文化内涵,就必须从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中招“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缔造了大量优秀的艺术形式与艺术作品,其中大多都可为动画所借鉴。如在动画的场景制作上使用空灵飘渺的水墨风格,在动画人物的设置上借鉴传统工艺美术的造型美等。
作为负责的教育者,要时刻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教育中的问题,用一切合理的手段丰富教学活动,真正为学生服务;郝伯特·斯宾塞曾著书论证道“教育是为了使人们适应社会生活”,进而言之,运用动画这样一种新型的媒介形式进行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使学生尽快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日后贡献社会最好准备。
四、后记
本文为思政动画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但实际上不难想象的是,制作思政动画的尝试尚处于初级阶段。由于相关专业的跨学科协作还有很多路要走,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所以在思政动画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还是数不胜数的。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制作团队对思政精神的理解不足,导致作品的实际传播效用还有待加强;另一方面,编剧团队的思政学科人员对动画艺术的视听语言运用不到位,导致在于技术制作团队的沟通中产生很多问题。所以笔者在此呼吁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思政动画的创作中来,共同开创教育类动画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