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14-07-28矫洁
矫洁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创新应该体现在写作的各个环节上。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寫道:“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由此可见创新精神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培养学生的新思维
这里所说的新思维,指的是具有创造性的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多触角思维方式,敢于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敢于打破僵化保守的思维定势,具有灵活性、多向性。
如何培养这种新思维方式呢?首先,要鼓励学生放开思路,进行自由思维,敢于标新立异,“脱弃陈骸,自标灵采。”在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思维中,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都是自然而然地出现的,是像泉水涌出来的,又像溪水流出来的,思维的触角时时伸向四面八方,从而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小孩的故事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典范。其次,培养逆向思维。逆向思维的特点是不满足于单向思维,不满足于大多数人共同的常规认识,要学会打破常规,力求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从与材料内容或与题目相反的角度去思考,一反传统看法,想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运用这种思维,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例如“这山望着那山高”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旧词新弹是“永不满足现状,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意思。再如“班门弄斧又何妨,这种胆识和魄力不正是改革中每一个成功者所必有的吗?”这样的见解常能使人耳目一新。再次,学会多向思维。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去审题和选材。世界不是简单的,任何事物都呈现出多面性,只有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在不同的层面上大力挖掘,灵活、创新的思维车轮才能高质高速的运转。这样妙思如泉奔涌,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别出心裁。
二、丰厚知识积累,丰富习作素材
知识与写作的密切关系,我国历代的大作家、大诗人都非常重视,并深有体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诗须识高,而非读书则识不高;诗须力厚,而非读书则不厚……”这些都强调了知识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作文是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很难写出思维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文章来。
阅读是丰厚积累,积聚材料的一条重要途径。阅读不一定是为了写作,但要写作就必须阅读。因为每个人的活动时间和范围华竟是有限的,同整个世界历史相比,个人的生活天地无异于井底之蛙。要获得更多的信息,就必须通过阅读。写作实践证明,读书少的人,写出的文章往往显得单调浅陋,读书越多,材料积累充分,这样临文之时,心之所思,笔之所至,便会运筹自如。作为教师,应让学生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从中汲取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还应让学生广泛地读,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写作,可以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演讲会、故事会,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和体会,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
除了通过阅读进行知识积累外,还应从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个人遭遇等方面储备知识,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生活书。”
三、巧选材、新立意、真体验
巧选材。秦牧谈选材时说:“好比一棵菜、要摘取最嫩的菜芽来炒肉丝,才上味……‘尖端材料才能炒出佳肴。”这就是说明所选材料必须新颖生动、有特色,这样的文章才能生动活泼、充满朝气,具有时代气息。如果一味老调重弹,千篇一律,读来必然索然无味,更别谈什么新鲜之感了。要想找到独到的材料,必须有一双发现事物个性的慧眼。“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大体相同,但仔细一看,每片叶子都有不同,写作者就要善于找出这种差别和特征来,想他人所惧想,涉他人所惧足。”这样的材料,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不会随时间流逝的,对文章的表现力当然可想而知了。
新立意。所谓“意”是指文章的主题。意是文章的灵魂和生命。作文要有创新,除了立意上的正确鲜明、深刻集中外,还提倡新颖。所谓立意新颖,就是提出的见解,所抒发的感受,不落俗套,不拾人牙慧,人云亦云,而有自己的独特性,给人以新鲜醒目之感,精神为之一振,思想为之一新。而立意要新颖,就必须使题材新,角度新,写法新。这里的关键是角度新,即使是同一生活现象,同一人事景物,也都具有多面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提炼,就会显现出不同的思想意义。写法上新颖,可以不受文体限制,必要时可选用小小说、寓言故事、戏剧、对话等形式,还可以运用事物人格化或人物换位等方式,力求在形式上新颖独到、独具一格。
真体验。可以理解为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验生活,说真话、诉真情,孔子说:“辞达而已矣。”意思是说,用真切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就可以了,情贵在真,只有发自肺腑的心灵之言才能拨动读者的心弦。用真情浇灌的文章,不用刻意挑选言辞语句,语言也会自然而然地从涌满心潮的胸中汩汩流出,即使一些朴素平常的句子,也会感动人的。与之相反,虚情假意的文章即使语言再华丽,辞藻再耀眼,结构精巧,也犹如剪刻的纸花,看上去美丽,其实毫无生命力可言,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无情切莫硬作情。
创新,常常是辛苦的、艰难的,甚至需要废寝忘食,呕心沥血;但创新,又是重要的、可贵的,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源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