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2014-07-28邓长珍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余映潮中学语文论文

邓长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国古代,道传得深刻,业授得扎实,惑解得透彻,因而在施政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便成了“名师”。到了近代,我国传统教育的精髓与从欧美、日本等国家引进的新的教育学说相互沟通、交融,对于“教师”角色的定位又有了新的更科学的认识,对于“名师”的要求有了新的内容和标准。这里我不妨以教育专家余映潮为例来说说名师成长应该具备的素养。关于余映潮老师,我想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尤其是语文老师,都应该熟悉吧。余老师,是湖北荆州市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中语语文“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创造者,“活动充分,积累丰富”教学流派的代表人。出版有《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怎样学语文》、《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听余映潮老师讲课》等专著。余老师的品牌——课堂教学创新设计。如今,余老师上课的模式已遍地开花,“粉丝”成群结队,数以万计。那么,余老师到底带给我们什么?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学些什么?我想,这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尤其是立志成为名师的青年教师,更应该三思,现就个人的看法谈几点意见。

一、学会在“诗意的教师”生活中沉静下来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也许我们无法平静,以致牢骚满腹,怨声载道。是的,做一名教师很清贫,也很辛苦,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但是,毕竟我们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我们是受过正规教育的知识分子,我们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是一个个活泼欢快的青少年。只要我们的学生能有大的出息,比我们好,即使我们做出一些牺牲,那也是值得的。再说了,人生的价值,并非只有金钱是唯一的衡量标准。看看余映潮老师吧,他50岁以后才选择登讲台上课。他告诉我们“站”著教书是快乐的,因为不用挖空心思去揣摩领导,不用阿谀逢迎去谋取官职;他告诉我们“醒”着教书是幸福的,因为在喧闹中能聆听职业的天籁,在灯红酒绿中能欣赏窗外的云岚。天高云淡,月白风清。这样的日子,只有我们教师才能享受,难道不好吗?余老师集风范、魅力、人气于一身,他用乐观的态度和豁达的胸襟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教师的诗意”。不必羡慕达官显贵,不必嫉妒百万富翁,不必垂涎名车豪宅,就专心致志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吧。“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看看清贫的余老师多富有多快乐!作为教师,应学会淡泊名利,学会在喧闹中沉静下来,求得平和的心境,只有如此,才能认认真真干工作。

二、将学习进行到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教师,这个职业决定了你必须不断学习。因为,知识在不断更新,社会在变化发展,教育教学规律也在变化,教育对象也在更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式,才能与社会同步,才不致于误导学生。当然,教师的学习首先应该大量阅读专业书籍,国内国外古代现代的书籍尽在阅读中,并在比校阅读中获得新知。其次,还要阅读非专业方面的书籍,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得心应手、右左逢源。看看60多岁的余映潮老师拟定的“2001年—2017年读书畅想”:精细研读100篇课文并积累大量的助读资料;研读与中学语文教师业务进修有关的论著100部;阅读中学语文专业杂志1000本并积累有关专题的索引目录。这是60多岁的老教师的学习计划,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能不汗颜吗?

三、坚持研究是提升自己的真正坦途

《走进新课程》中说:“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也不可能真正尝到教师的乐趣,并成为真正出色的教师。”特别是新课程的推进,对教师提出转型要求,要求教师角色要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成为实践与研究者。作为班主任要研究学生,作为教师应研究教材,研究教学。老师们往往被“研究”一词怔住了,谈“研究”色变。其实,研究也不是什么大事。《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①钻研和探求;②对意见、问题进行考虑或商讨。课文中的一个标点符号、一个词语、一句话,对某观点表示怀疑等等都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然后把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写出来,就是研究论文。当然,要使你的研究有意义,就应选好角度和切入点,不能步人后尘,应“发人之所未发”,“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教育方面的研究,余映潮老师是当之无愧的楷模。他有句勉励自己的话:“坚持研究是提升自己的真正坦途。”余老师工作40余载,从未停止过研究的步伐,他的“板块式教学思路”,他的1200余篇论文,他的“教例品评”,他的“教学艺术”无不是研究的结晶。余老师的研究精神令人敬佩,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教语文的老师都很清楚,诗歌和文言文的教学很困难,因为不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而余老师却能上出特别的趣味来。如上《秋天》这首诗,余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秋天》朗读训练

朗读基调设计:轻声,女声清脆,男生厚实。

情感基调设计:第一、二节喜悦,第三节留恋。

配乐主体乐声:短笛声。

特别处理:最后一句三步轻读,声音渐慢渐小。

后面的诗歌便是以女合、男合、女领、男领、众合的形式来设计的。

余老师以朗读训练为突破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形式高雅,气氛热烈,有声有色,能激动心灵,让学生充分享受审美的愉悦。

四、乐于写作是成名的最佳方法

“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变为自己的东西”。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句话很有道理。作为教师,应养成写作习惯,多写教育随笔、教学反思、教学问题、读书笔记、教研日记、教研论文,动笔写下来,有助于分析研究,有助于成果的展示。余映潮老师这方面做得很棒。他的成名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教学设计及研究论文,因为他先有研究理论然后50岁以后才登上三尺讲台。

那么,作为初学论文写作的老师,应该写什么最好。这里余老师有经验之谈。余老师说:“我觉得语文教师,特别是初学论文写作的教师,可以多写教材分析短文,多写微型教学设计,多为学生写读写指导短文。这几类文章,面对课文,面对教学,在取材上有优势,不愁找不到写作的素材。写出来的内容,不可以直接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这也是一种优势”。

当然,写作目的不只是为了展示自己,更重要的是将好的方法好的研究拿出来让大家分享。所以,应大胆地将自己的研究文章向各大报刊推荐发表。只有这样,才会增强“一直向前走”的信心,才会不断完善自我。

总之,卓越教师成长伴随着艰辛的付出,但收获的季节也是美好的。

“每一个人的道路上,命运都有可能安排你像纤夫一样背负着重力在无路可走的地方走一段路,你只能咬着牙,艰难出色跨出带着伸吟的步子,向前走。”

猜你喜欢

余映潮中学语文论文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一堂朴实、厚实的语文课——余映潮《“飞天”凌空》课例评析
Some methods on cultivating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余映潮“一课多案”教案设计分析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