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互动 打造营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14-07-28修芳菲
修芳菲
摘要:东西部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的具体体现,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做努力,对于实现营口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营口率先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东西互动 营口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立足发展大局,把握营口发展定位,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推动营口率先崛起。
一、认清形势谋发展
客观认识当前经济环境,对营口来讲既是挑战,更是壮大经济总量、推进产业升级的难得机遇。在当前形势下,东西部协调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进一步细化措施,强力推进,确保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营口市东部山区共17个乡镇,改革开放以来,营口东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的成就。但是,东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明显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化水平较低;地方财政普遍困难,自我发展能力较差;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劳动力素质不高,人才、技术匮乏;发展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亟待改善。同时,东部山区与全市平均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据统计,营口东部17个乡镇农民人均收入仅为8800元左右,而2013年营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59万元,也就是说,营口东部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营口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
这种情况给了我们一个十分严肃的警示:营口要实现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率先崛起,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战略发展问题,成为营口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率先崛起的一个重要的瓶颈制约因素。营口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存在,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更与营口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率先崛起的目标相背离。可见,营口要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率先崛起的关键问题,不仅在于营口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同时还在于营口东部山区的发展态势。营口东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不解决,营口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是不协调、不健全的。
二、转变思路促发展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纵观营口的区域经济发展历程,营口要实现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中率先崛起,就必须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把统筹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下大力气调整优化布局结构,促进东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营口建设沿海强市步伐。
(一)解放思想,更新理念
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发展大局,从东部山区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想办法、出主意、解难题;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作决策、办事情、抓落实;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开拓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走绿色产业之路,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将生态产业和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做出规模,做出档次。搞好区域旅游产业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旅游产业项目设计,推进旅游项目高水平快速度开发,打造以“天生产业区”和“天生风景区”为龙头的多产业、多景点、多项目产业群。
(三)发挥优势,做大产业
东部山区具有丰富的山地、山泉、森林等自然资源,坚持开采、开发与生态保护并举,确保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林、牧、渔整体规划,协调发展。突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依靠绿色品牌,开辟市场空间。
(四)调整结构,加速转型
东部山区与西部发达地区的最大差距在于产业落后,加快东部山区发展必须首先在支柱产业建设上有大突破。一般而言,东部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造就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山、水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凸现出量多而价廉的优势,为承接沿海地区传统制造业的转移、培育支柱产业提供了先天条件。所以,要把加快产业调整,培育发展支柱产业作为发展东部山区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以支柱产业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从而改善经济运行质量,壮大东部山区经济实力。
三、东西互动共发展
营口享有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沈阳经济区三大国家战略的叠加优势,又是东北地区最近的出海口。营口正以建设沿海强市为目标,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南资北移的大好契机,大力实施以港兴市、产业立市、文化强市三大战略,着力构筑“一带三轴”、多点支撑、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因此,制定缩小东西部差异的区域发展政策,打造东西部互动优势,有利于促进营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深化东西区域合作
深化东西区域合作是推进东部地区与西部沿海沿经济发展的桥梁。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现有的国家体制机制下,搭建各种经济社会发展平台,协调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法规,为区域经济合作搭建框架;另一方面,建设沿海与腹地交流平台,形成西部带动东部发展战略。
(二)优化农业体系布局
加快县域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大农产品出口力度,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三)强化物流产业发展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东西部经济互动发展的基础,便捷的物流网络体系是东西部经济互动发展的载体。积极培育地方物流产业发展,形成竞争有序的物流业发展格局;组织与协调物流企业在东西部之间实现联动发展,推动东部山区的特产、特色商品运往外界,为东部山区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四)以西带东开拓市场
在大市场的背景下,开拓西部商业主体去东部山区投资或扩大对东部山区农产品的需求。加强东部山区农村集贸市场和区域性配送中心建设,抓好城乡市场网络工程建设,培育一批农产品批发龙头企业,扩大农家店商品经营和服务范围。
(五)构建协调统一的政策体系
构建区域协调统一的政策体系是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制度保障。协调政府对西部沿海与东部山区经济互动发展的政策支持,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予以协调,给予相同的优惠政策,为东部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六)建立人才帮扶制度
实践证明,农业科技在东部山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起到越来越来重要的作用。把西部地区的人才力量填充到东部山区发展中,把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作为东部振兴的基础,为东部山区农业增产、农业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凤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及缩小差距的措施研究[J].特区经济. 2010(10)
[2]张永刚.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J].农家之友.2009(03)
[3]罗承勇.影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和协调发展对策[J].决策导刊. 2007(10)
[4]刘长征,韦林珍.关于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理性思考[N].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