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的书法旅程

2014-07-26娄晶舜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书法

娄晶舜

杨雄《问神》讲:“言,心声也。书,心画也。”钟繇《笔法》说:“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从“心画”与“流美”的统一开始,书法艺术的本质论通过“书心画”“人流美”的碰撞,揭示着书法艺术的抒情本性——诗意品格。沈鸿根先生沉醉在他的诗意书法艺术中,展示着书法艺术的新构想和美学世界的新俱进。他的书法艺术的雅气、雅致、雅韵始终追随着他的诗情、画意、哲理,引领书法艺术的美学脚步,清雅的诗书作为他艺术追求的经典美学意象,成就了他的书法艺术和醇雅人生。

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根、中华历史之门、中华民族之魂。书写汉字首先必须注重线条的修炼。沈鸿根在《落笔》诗中写道:“落笔有声气势雄,烟云起处字成龙。他年若遂平生志,铁马金戈唱大风。”你看他的运笔,长画纯用中锋,短画及收笔处用顿挫和侧锋来取润取劲,运笔的起承、使转、提按力求精谨,时而着意强化行笔的步履印记,时而用细微的颤力来增强线条的神采,实乃落笔有声。由于中侧互用、方圆并举、藏露结合、线条肌理凸现强烈的三维立体感,婀娜多姿又气象万千,何尝不是云起龙腾?

在结体上,每个字的正侧、阴阳、大小、高低等对立因素始终把守着和谐统一,点画分割既守常又奇变。评价沈鸿根的书法,有必要用骨力和筋力来赏析他的结体的独特意趣。笪重光在《书筏》中说:“骨体筋而植立,筋附骨而萦旋,骨有修短,筋有肥细,二者未始相离,作用因而分属。”书论上的“含筋抱骨”是字的生命存在的物质属性,没有筋骨,很难道出书法形态的客观源头,沈鸿根探寻“筋”“骨”用笔,就是让一笔一画有立体感,有品质感,有气概。“骨”力的本质内涵渗透了他几十年的临帖实践,所有的肌腱和韧性不轻易外露,又让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神气和爽健,赋有“筋”神。所以,他的笔锋一走一行,始终追求着一种人的生命状态——昂首挺立姿势,也铸造了他独有的“舞步”笔法。追求“稳中求变,变中求异,异中求韵,韵中求趣,趣中求神”,一次次的破茧化蝶,承续化合,个性独特,人称“江鸟体”,独步书坛。他说:“书法乃玄妙之艺,如诗似画若舞,非通灵者难真知。”因而,笔势以内撅为主,外拓为辅,注重起笔与收笔的空中姿态和纸上跳跃,强化骨力的含蓄蕴藉之美,突凸筋腱的血肉滋润之气,这些独到的运笔之法,沈鸿根总结为“高山大海育真魂,松有劲姿梅有芬。书画从来求气韵,人文自古重精神”(《精神》)。

沈鸿根对章法的研究极为精深。早些时,清华大学出版他的著作《书法章法》至今仍是书法读本。其章法因字造形,随形赋势,舒卷自如,契机流溢。蒋骥在《续书法论》中所说:“篇幅以章法为先。运实为虚,实处俱灵;以虚为实,断处俱续。观古人书,字外有笔,有意,有势,有力,此章法之妙也。”沈鸿根书法章法是虚实皆妙,浑然无迹。奇正、繁简、疏密、参差、向背、仰覆、揖让等艺术因素被有机地融合,端庄之姿中有流动之态,雄强之气中有险绝之势,妍美之形中有古朴之质,传统之风中具现代之味,是谓“字里金生”。

“砚边古帖几回临,灯下楚辞常自吟。尤喜芸窗秋日静,风轻月白润文心。”(《文心》)日日夜夜的“几回”临,使他在传统书道中形成自我风貌。当然,在各种书体中,沈鸿根最擅长的是行草书。以“二王”为根本,又酷涉颠张狂素,融会贯通,风神洒落。

所作简隶,别开生面。由汉简化出,以隶之体态、篆之笔法、楷之骨架、行之气势,汇聚而出。看上去非隶非楷,非篆非行,多元所属,“如琴声与箫声共和,似白石与翠竹相伴。”

兴致来了,拈一支长锋羊毫,也会写些金文。不过,他的金文用于创作“少字数”书法,特别强调造型,讲究诗意,古雅绝伦。多体的临习与创作,使他走上了“有法”“无法”的境地。他说:“书艺的极致,有法而无法;书道的化境,无法而有法。”只有天意的眼神,才会泄露心灵的秘密,这正是沈鸿根所追逐的。

沈鸿根书法艺术的自成一家堪称清雅。这种清雅,就是给人以气清、韵雅、品逸的审美体验。他拒绝丑,虽然丑书时有流行;摒弃怪,尽管求怪可取宠;远离俗,即使妍俗好热闹。在他眼里,书法艺术本来就是高雅的艺术,书艺至境既非丑,也非媚;既非巧,也非拙;既非华丽,也非朴实,而是典雅。因而,他毫不迟疑地选择了精美典雅一路。这是坚毅,也是心性。

学富五车,今天我们只能体会出它的基本意义了。根据可以看到的“简”来推算,写上千余字,古时约需一卷竹简,以《史记》为例,52万多字,共需600多卷。一个人一生编上几本书,折成这么多竹简堆积在一起,车载斗量,谓之书山毫不为过。

上世纪80年代,沈鸿根编写了四本书,填补了书法艺术史上的空白,开创性的历史价值成为永恒。《中国钢笔书法艺术》获全国首届“金钥匙”图书奖和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奖;《书法章法》从美学角度探讨书法作品的格式、幅式、形式,以及相关的创作方法,其中就《谋篇布白》一章,曾应邀到江苏电视台作书法电视讲座,由中央电视台转播;《行书概论》系统阐述行书的成因、流变、特点、价值,并简洁介绍了历代名家与名迹,其中《千古绝唱兰亭序》一文被收进上海初三语文教材;《签名艺术》凡列各种签名方法,设计多种签名款式,倡导签名的书写便利,文字规范,款式美观,技法新颖。想来,当今多少明星大腕的签名模式,印证着这种签名艺术的生命力。

无癖为艺不精,无痴为爱不深。四本书,“四个第一”,可沈鸿根说,其实际价值无非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而已,没有什么可炫耀的。可见远离世俗,才会孤独,迴出时流,方见识高。

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是能够给人带来尊严、神圣和伟大。没有一种新的信息的诞生那只是一种旧的愚昧符号的延续,著书成为了他的文化角逐的抒情创作状态。上世纪90年代初,沈鸿根又编写了一本《现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出版社随即提出要沈鸿根撰写成系列成为套书。于是沈鸿根花了10多年时间,陆续写出《古代》《当代》《楷书》《行草》《篆隶》《少字数》《海外》和《硬笔》等9部书法名家作品鉴赏系列。鉴中有赏,赏中悟理,成为书学津梁。艺术没有学术支撑,难成参天大树,学术缺乏艺术涵养,则成隆冬荒山。学术的滋养使他成为一个追随于心灵而遨游诗意书法世界里的人。endprint

著书立说,与诗歌创作一样,就是不断攀登、超越、探究,就是屈原说的“吾将上下求索。”一位艺术家,从未想过担当,从未想过责任,将一事无成。9本套书, 200多万字,对于个人,亦算恢宏巨著了。这套书,从艺术追踪到艺术创新,从书家旅程到历史时空,以“文化价值”为核心理念,展开中国书法艺术从古典形态到现代神韵的奥秘与转变,构筑历史书艺的风范,重塑神圣的书法艺术的崇高大美的灵魂。这么庞大的文化工程,沈鸿根独立完成,这种凌寒自开、拓荒突破,古今艺坛恐为罕见。这既是一种辉煌,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精神榜样。

没有文化底蕴的书画,有品位也不高;缺少情感要素的诗文,有意趣也不妙。欣赏沈鸿根的书法艺术,吟诵沈鸿根的清雅诗词,方才知“书家原本是诗人”。沈鸿根熟读诗书,年轻时写过一些新诗,后来迷恋古代格律诗。他常在读书临帖之暇,游山玩水之际,会友品茶之时,偶有感怀,不能自已,吟之咏之,赋而为诗。在沈鸿根的书法诗意生涯中,形成了纪游、写景、咏物、怀古等隽永篇章,在这些空灵含蓄、神韵天成、飘渺淡远、妙语成珠的诗篇中,无处不是诗意书法的情怀在从流飘荡。

当代,书法家们忙得不亦乐乎!练几下技法,出几部作品,一会儿便成为大家。学术思想的衰微,造成文化情怀的丧失,沈鸿根试图在颠覆中寻找它,追随它。“时有清风池上过,吟来字字带莲香。”(《梦荷》)“天人合一贵圆融,奇正相生神理通。道法自然求大雅,笔随意转势如龙。”(《书道》)“诗书懒得与人同,楚调自歌冷月中。偶尔晴窗闲作草,墨龙破纸欲腾空。”(《狂草》) “万里云山万里梦,一生书画一生诗。”(《听涛》)吟诵这些诗,这岂止是作者在凌云赋诗,仿佛健笔疾书,他在寻找书法与诗词之间一种高邈慧心的呼唤,揭示着一个尊重灵魂的书写时代的来临。

沈鸿根的诗中有好多是吟咏“书斋”“书籍”的。“月白书斋静,风清竹影斜。低声吟绝句,泼墨画荷花。”(《书斋》)。还有《枕书》曰:“无奈书斋兼卧房,图书几架一张床。莫言床上书凌乱,夜卧枕书梦亦香。活脱脱画出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来。由于情真语妙意深,锦囊中不乏佳作,多为世人所吟咏。

诗言志,书寄情,诗书交融,情愫呢喃,他的好多书法作品,形式与内容有机的统一,不仅能尽情地抒发作者的性灵,而且还增加作品的审美意趣。这正如诗人书法家林岫所说:“书法欣赏是一种充满情感享受的渗透审美意识的精神活动,欣赏者不仅沉醉于笔墨世界,也吟玩于文字内容所表现的意蕴世界”。因此,沈鸿根自书诗章,与别人抄诗录词,尽管同是书法作品,但这种“书法阅读”的意趣价值迥然不同。艺要精,学要深,趣要雅,情要真。他是尽心尽情用书法艺术写诗寄情,也是用诗章情怀激荡着书法艺术的律动世界。

书法与写诗成为了他的精神年轮,人生与诗情相生相伴。几十年来,沈鸿根写了几百首诗。

禅是一种散淡、一种机敏、一种感悟,我最欣赏他诗中的禅意。如《寒江》:“寒江映冷月,白露侵黄花。世味淡如水,人情薄似纱。”诗境淡明轻虚,使人襟抱俱凉,世味如水,人情如纱,足见作者的洞明世事和萧然物外,而诗笔之警策也窥见一斑!《在心》:“春兰秋菊各当时,求道在心格物知。水滴石穿须力索,风吹花落任天机。”诗蕴哲理、清新宁静、潇洒超脱。还有《寒花》:“独抱幽芳自守真,岂随黄叶落风尘。秋深林谷无人迹,寒水一潭月半轮。”这不是写花,纯为夫子自道,惝恍清奇,神味渊永,令人一唱三叹,想象无穷!

其实,沈鸿根的诗不全是“清风明月”,也有“高山大海”。如《虎》:“威风惊鸟兽,豪气壮山林。昂首一声啸,震飞天上云。”《登楼》:“登楼百尺欲摩云,笔底有神腕有灵。写到翻江倒海处,狂风骤雨助豪情。”用诗书的契合文化倾诉时代心声,这在当今书坛无疑是一个优秀的典范。

沈鸿根书艺精湛,雅好文史,醉心书事吟事,数十年的研磨,成就是斐然的,但沈鸿根秉性淡泊,不事名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沈鸿根少与人来往,寸阴如金。呆在宁静的松竹轩里,总是一支笔、一卷书、一杯茶,游于艺,志于道。故他是烂漫的、激情的,更是灵动的、飞翔的。他那听见灵魂的书法艺术与缤纷落英的诗歌情怀,闪烁着无声的山川气象。他在砚边独语中说:“捧出来的权威,权而无威徒有权;炒出来的名家,名而非家浪得名。”是的,一个人最可贵的是品质,最可敬的是学问,最可喜的是成就,这就是沈鸿根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唯有读书万卷,笺上才会有书卷气;唯有豪情万丈,笔下方能有金石声。“平生无所好,余事作诗人”,他的书法艺术与文人诗词的诗书交响已经站在了时代歌者的潮头。

(沈鸿根,笔名江鸟,号松竹轩主,1943年12月出生于上海。中华书画协会副会长、中国书协会员、泰国中国画院顾问、沈阳艺海拍卖代理中心艺术顾问、上海民族画院名誉院长、济南大学兼职教授、洛阳外语学院客座教授,以“独标风骨艺坛上,濯古来新成一家”的书风和出版六十多种数百万字的专著与字帖称誉艺坛,蜚声四海。曾多次担任全国及国际书画大展赛评委,并应邀到大学讲学和东渡日本传艺。)endprint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书法
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诗书画苑
书法等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图说书法(三十九)
书法等
欧阳中石:中国书法艺术生命无限
气酣势畅 沉雄洒脱
少年书法优秀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