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古诗词教学中唤醒儿童的“诗性智慧”

2014-07-26郁虹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儿童

郁虹

摘 要:儿童天生就是诗人,他们的诗性智慧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比成人更接近人类天性的本真,也更具有可以“诗意地栖居”的条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词教学,并力求在古诗词教学中唤醒儿童的“诗性智慧”。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儿童;诗性智慧

“诗性智慧”的理念是意大利哲学家维柯在《新科学》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诗性智慧是人类原初的智慧形态,是世界各民族最原始的、最本质的智慧。诗性智慧更多地体现在儿童身上,因为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儿童的诗性智慧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比成人更接近人类天性的本真,也更具有可以“诗意地栖居”的条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词教学,并力求在古诗词教学中唤醒儿童的“诗性智慧”。

然而,审视当下的古诗词教学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师置古诗词文学营养和民族情结于不顾,把学生当作接受的容器以一贯之。因此,在这些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上缺乏对古诗词的由衷热爱,课下没有注重古诗词的拓展、延伸,缺乏对诗人、诗情的激情共鸣,缺乏对古诗词语言文字的拍案叫绝,学生只是机械地“翻译”,苦苦地背诵。这样的教学,也许能应付学期结束的一纸测试,但对于儿童本身的诗性智慧的滋养无疑是具有毁灭性的打击。那么,如何让儿童的诗性智慧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不断得到唤醒,甚至丰富和发展起来呢?

一、诵读——理解诗意

诗词之美,美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这是先贤的卓见,也是后人的共识。诗词的不可解性,主要是指诗词语言巨大的弹性和容量,以及诗词意境的多义性与不确定性,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鉴于诗词的这个特征,不少人产生了曲解或过分夸大,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轻视、放弃对词义的疏通和诗意的理解。

我们知道,古诗词借助语言文字这个媒介得以存在和延续,文字也是读诗者直入道体、直入思想核心的依附。语言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媒介,它的功能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可明确显示内容,即符号层;二是含蓄地表达信息内容,即隐蔽层。学生要想真正理解诗文,就要透彻理解隐蔽内容。学生只有读出了诗人的切身感悟,充分地感知、理解诗中的语言,才能进入诗人的“个性”领域,也才会形成自己的认识。因而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沉浸于文本、入乎其内地读,在读中挖掘语言的隐蔽层,潜入诗句的“深海”,体会诗人隐藏在诗中的意思。

例如,在教学《泊船瓜洲》时,教师紧紧围绕“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组织教学。教师疏通词义后问学生:这里的“绿”,写的仅仅是春天来到后,江南一片绿色吗?接着让学生诵读、想象:从这个“绿”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江南春景?耳边又似乎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呢?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描写江南春天的美文、诗词自由表达。这样,学生对这首诗就有了深刻的理解:虽然一个“绿”字写尽了江南的无限春色,却写不尽诗人的思乡之情!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逐渐加深的,教师要启发学生精思,使学生在读中逐渐领悟,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笔者认为,教师要把每一首诗词当作一个个唤醒学生诗性智慧的、引爆学生探究激情的美丽的引子,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去推开古诗词那座巍巍壮观的殿堂,去尽情地领略、诵读、吟唱、摘取。这一切,皆缘于对诗意的基本理解,否则,那一个个抽象的符号只是毫无生命意义的简单叠加,是无法撞击学生的心扉、直抵孩子的心灵的。

二、想象——再现画面

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即诗中有绘画般的意境,绘画中有诗一般的情趣。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创作中并非附着于表面,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在教学古诗词时,通过反复诵读,品词析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将诗词中所包含的意象和画面进行“再现”,并把诗词蕴含的画面叙述出来,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对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创造力,使之饶有兴趣地学习、欣赏古诗词。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有人评价李清照的词是“以寻常语绘精美图”,那么这首词究竟描绘了怎样精美的图画呢?教学时,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影像、动画、声音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悟这首词所蕴涵的美好画面。由“溪亭日暮”联想到“亭子”、“小溪”、“落日”,进而想象黄昏时候,太阳慢慢地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辉当中;由“藕花深处”联想到挨挨挤挤的荷叶、各种姿态的荷花,进而想象此时已是黄昏,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那是一个清香流溢、幽静而又神秘的世界;由“一滩鸥鹭”联想到水边栖息的美丽水鸟,进而想象它们翅膀拍打的声音,以及和着词人着急划船的哗哗的水声……这样,审美的主客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人和词中之景达到了最美的和谐。

诗人借助语言把自己的生活体验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读者就要运用联想和想象把用语言所描绘的一切还原为生活中的画面,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生活体验。这种画面的还原、再现,不是将诗句、词句进行简单翻译,而要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甚至以多变的形式,去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这样,不但能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分析、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还能将古诗词无限广阔的意蕴和情趣理解得更加透彻。

三、探寻——体悟情志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有如下表述:“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研读新课标不难发现,“体验”“体味”等词频繁出现,表明了古诗词教学不仅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更要体会作品的情感。透过这三个学段目标,我们可以确认,使学生获得情感熏陶和审美享受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目标。

“诗言志”,“诗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些论述都阐明了古诗词不仅是诗人才华横溢的结晶,同时也是他们志向的体现,诗人往往借诗词表达自己高远的心志。例如,张志和的《渔歌子》,在秀丽的湖光山色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表现了词人亲近自然、寄情山水、追求自由人生的美好心境。这首词融情于景,以景写情,情景相生,让人读来回味无穷。词中的“不须归”是全词的灵魂,表达了诗人不恋官场、怡情山水、回归田园生活的志趣。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心志时,笔者首先让学生理解“不须归”的意思,接着,让学生猜想渔翁为何“不须归”,继而启发学生由渔人淡淡的背影想象他的神情、语言、动作,通过这样不断的探寻,学生一步步走进了诗人的内心,成了诗人的“知音”。

古诗词往往借景抒情,借物寓意,其显著的形象性特征使古诗词的内在情意常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同时,由于形象性特征,又使其内在意义具有了无限的丰富性。只有用自己的身心去体会作品,才能获得真实的、深刻的感受,才能真正感悟到古诗词语言的优美与张力。同时,在对作品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将会变得丰满充盈起来,对社会和人生的感受也会越来越深刻、细腻。

总之,古诗教学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而在于对学生诗性智慧的“唤醒”、丰富和发展,从而陶冶其性情,提高其审美能力,激发其思维创造意识,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诗意地栖居。(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儿童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多角度探究古诗,全方位加厚底蕴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