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急物流中应急物资管理的问题研究

2014-07-26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久文金鑫

中国商论 2014年13期
关键词:突发性储备物资

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久文 金鑫

应急物流中应急物资管理的问题研究

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久文 金鑫

近几年,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公共事件多发且频发,必须加强应急物流管理工作,尤其是应急物资的相关管理。当前,我国应急物资管理中存在着应急物资采购受限、储备能力不足、运输不畅、配送不合理等问题。因此需要不断拓宽采购渠道,扩大物资来源;增强应急物资储备能力;畅通运输通道,完善运输方式;优化配送体系。

第四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 供应链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各种公共卫生事件也时有发生。近些年来,每次公共突发事件都会影响广大的区域和众多人群,造成了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取得明显的处理效果,亟需开展及时有效的相应救援、处置和善后工作,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应急物流体系。而应急物流的效率如何,主要取决于相应的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运输、配送等的管理水平,可以说应急物资的管理是应急物流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应急物流,形成比较完善的应急物流体系,其中关键是要做好应急物资的管理工作。

1 应急物流与应急物资

1.1 应急物流内涵

应急物流是为了应对那些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损失为目标,向受影响地区提供所亟需的应急物资,而具体进行一系列不同与一般物流的特殊物流活动。应急物流实质上是为应对突发事件而进行的紧急保障,应急物流自身的效率和效益将直接影响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效果和最终的成果。

1.2 应急物资内涵

应急物资是为了保障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地区的民众生活,以及灾害或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有效顺利解决所需要的救援性和保障性物资。应急物资是受影响民众急需的,也是将灾害或突发性事件的影响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所急需的,也是应急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应急物资和一般性物资还是有着明显区别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需求的不确定性

无论是自然灾害、战争,还是突发性公共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区域、形式和影响程度都是很难准确预测的,这也就直接决定了所需应急物资的类型、数量、运输方式和配送范围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应急物资需求的不确定性也就会相应增加了应急物流管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

1.2.2 需求的及时性

自然灾害、战争和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往往使人们猝不及防,导致救援不及时,从而使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延长、危害程度加深。而往往某些事件会有黄金救援期,超过这一期间,救援的难度会加大,甚至出现失控的局面。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必须要求应急物资应该及时到位,而应急物资的储备不充分,运输配送路线受阻等都会限制应急物资的及时送达。

1.2.3 不可替代性

由于自然灾害或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特殊性,导致所需应急物资往往是某种专用的特殊物资,往往是其他物资无法有效替代的。如某种疫情的大范围暴发,相应的疫苗就具有明显的不可替代性。应急物资的这种不可替代性,使得救援难度加大。

1.2.4 需要种类多且数量大

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影响范围巨大,影响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维持受影响民众的正常生活,所需提供的应急物资会涉及到民众的衣食住行和通讯等各方面。而涉及救援所用的车辆、设备、材料等物资的种类也会将多,而且数量需要较大。

1.2.5 弱经济性

企业生产经营的一般性普通物资一般以追求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而应急物资则与其有着根本的区别,更追求的是最短时间内交付到事件发生地区,供救援和善后处理之用,相比经济性来说,及时性更为重要。因此,应急物资具有明显的弱经济性。

2 应急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应急物资采购受限

应急物资要在自然灾害或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满足救援和处置需要,所需物资的种类多,且数量大。而我国应急物资的储备往往不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因此必须进行相应的采购。但采购也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如物资生产企业数量少,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大量需求;物资生产企业众多,而规范的招投标程序长,无法进行充分的评价选择;还有就是生产企业的生产周期过长,也会影响采购周期,进而影响救援和处置时限。

2.2 应急物资储备能力不足

应急物资的储备实际上是一种未雨绸缪,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战争和突发性公共事件而做的一种准备和预防工作。虽然我国对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已经提到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应急物资储备工作起步较晚,虽经过多年努力,但仍存在着应急物资储备能力明显不足的问题。一个是物资储备的区域布局、储备物资的种类不甚合理,另一个是物资储备量还达不到应急所需。还有就是在物资的储备条件、环境和相应设施设备、技术等方面还无法有效保证应急物资的质量。

2.3 应急物资运输不畅

目前我国相关的交通基础设施还是比较完备的,各种运输工具数量也很大。但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性公共事件,受影响地区的交通被破坏,交通受阻,这将严重影响运输的及时性和顺畅性。另外,交通工具的调度和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还无法做到及时有效。还有就是大型机械的载运工具不足,如汶川地震时,道路完全被破坏,相关的救援人员及物资只能通过空军运输机进行运输,而我国大型运输机的数量还很有限。

2.4 应急物资配送不合理

各种类型的物资从全国各地向受影响地区大量拥入,这就涉及到应急物资的合理配送问题。汶川地震期间就曾出现过,有些受灾地区接收到大量应急物资,远超过当地所需,而另外一些同样受灾地区却缺衣少食,出现物资不均衡的问题。这种不均衡有受到媒体报道侧重点不同的影响,也有应急物资调配过程中的信息交流不通畅的问题,也有应急物资调配、配送不合理、不规范的问题。

3 应急物资管理对策

3.1 拓宽采购渠道,扩大物资来源

只依靠应急物资储备还是无法有效保证应急所需,日常应该注重各种应急物资的采购工作。主要是与那些生产能力充足、质量过关、信誉良好的企业建立长期采购关系,注重对这些供应商的管理、监控、评价等工作,促使其能够在所需之时及时交付应急物资。另外,还应该建立应急物资的募捐渠道,广泛利用社会大众的力量,共同筹集物资。

3.2 增强应急物资储备能力

应急物资的储备是有效应对应急事件的根本,储备工作必须提上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重点是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基地的规划,在全国范围内,以应急事件多发、易发、频发地区为重点,加快应急物资储备库的规划建设。另外,提升各储备库的储备能力,以满足应急所需。还应该加大力度改善应急物资储备的环境、条件、技术、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水平,以使应急物资的使用价值得到保证,防止因储备不善导致的物资质量下降,影响最终的使用。不断提升应急物资储备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加强重点物资的管理。

3.3 畅通运输通道,完善运输方式

继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尽可能保证运输通道的畅通,避免由于通道不畅导致物资无法及时送达。酌情安排设计绿色通道,合理规划应急物资运输工具的调度,确保运输工具的有效装载和运输,确保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尽可能做到多式联运、直达运输。研发生产大载重的运输工具,如大型军民两用运输机,减少由于陆路受阻后对救援的影响。

3.4 优化配送体系

应急物资即使已经齐备,但关键还是要能够及时配送到所需地区,否则前期的采购、储备、运输等项工作都会大打折扣。为了实现及时有效的配送,必须结合信息系统,准确了解受影响地区的位置、交通通讯以及物资需求的种类和数量等基本情况。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变化情况,通盘统筹各种应急物资的配送。利用现代化的配送中心,实现对应急物资的集货、分拣、加工处理。尽可能做到重点地区重点安排,重点物资优先配送。

[1]刘志华.区域性应急物流中的物资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2).

[2]张杨.完善我国应急物资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

[3]周晓利.应急物流中应急物资管理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9).

[4]晏士梅.应急物资管理浅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5).

F251

A

1005-5800(2014)05(a)-149-02

金鑫(1981-)(通讯作者),男,黑龙江省五常人,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 主要从事物流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突发性储备物资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被偷的救援物资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