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散文阅读欣赏课的教学设计
2014-07-26丁宏兵
这是一节阅读欣赏课的课堂设计——2001年以来,我们每周安排一课时专门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阅读欣赏美文与讲析课文最大的区别在于,不讲究知识点的全面覆盖,而是体现“凸显亮点,略及(或不及)其余”的课堂特色,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慢慢咀嚼、渐渐理解、步步化用文本中的最光彩照人之处。
《天池云天》这篇散文最吸引读者眼球的有两点:一是运用了大量精妙的比喻和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对云和水作了妙不可言的描写;二是既着意写景,又融情于景、情理交融。作者由惊讶到遗憾再到敬仰,以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感染读者,让读者在不知不觉的文字享受中得到灵魂的洗礼。因此,在设计教案时,笔者将教学重点定位为“品味、积累、运用文中精妙的比喻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将教学难点定位为“理解作者情感”。
为了突出“赏云品水”这一教学重点,笔者构思了三个有创意的设计:其一,分组。男生“赏云”,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品味描写云的比喻的精妙之处;女生“品水”,赏析写水的语段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男女生对对方品赏不到位之处再作补充,以期营造课堂竞赛的氛围。其二,勾连。将文中写水的文段与课本中《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中写水的文字进行比较赏读,以期达到课内外相互勾连、温故知新的课堂效果。其三,化用。结合课本中“做一回导游”的语文实践活动,现炒现卖,引导学生整合文中的精妙比喻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口头创作解说词,向游客介绍“天池云天”的美景,以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为了突破“理解情感”这一教学难点,笔者紧紧扣住文中概括描写天水景色及作者感受的句子——“呀,那水天一色的景色让我即刻失态”,做足文章:首先,指导朗读。从感情、重音、停顿、节奏等方面,精心指导,反复朗读。其次,虚拟穿插。在文中,这一句仅仅在第四段出现了一次,引领了下文,但笔者却将其虚拟安排在“赏云”和“品水”两个教学环节之后,并要求学生读出彼时彼处作者的不同的情感。再次,紧扣文本。连同虚拟的两次,文中三处出现的这一句,“呀”字蕴含的情感是不一样的,笔者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词句,总结概括相应的情感,再带着相应的情感朗读。这样,从结构上来看,对这一句的三次朗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使课堂活而不乱;从内容上来看,对这一句的品味成了理解作者情感的突破口,使课堂颇具张力。
苏轼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东坡先生昭示后人,要想华章溢彩,必须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阅读,丰富的阅历需要学生步入社会慢慢积淀,而广博的阅读则完全有可能成为现实。一直以来,初中生的课外阅读还是受到广泛重视的,但对之作有计划、有序列、有目标、有指导的安排,似乎是一件很繁难的事。其实每周有一节这样的阅读欣赏指导课,每节课突出一个重点,突破一个难点,引领学生触类旁通,持之以恒,再艰繁难的事也会变得简约易行的。
以下是笔者对《天池云天》的教学设计,以供方家指正。
教学目标:
1.领会天池天、云、水的和谐统一,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敬仰和珍爱之情。
2.品味、积累、运用文中精妙的比喻和生动的词语。
教学重点:语言的品味和运用。
教学难点: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画面,导入文本
展示一组天池的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天池的迷人风景,请学生用词语来评价看了以后的感受,导入散文家是如何用文字来表现这一人间仙境的。
二.整体感知,读出云天之美
1.读准字音。
课件展示:
褶皱(zhě zhòu) 疲惫(bèi) 湛蓝(zhàn) 游弋(yì) 饱蘸(zhàn) 晕化(yùn) 矜持(jīn) 堤岸(dī) 尴尬(gān gà) 唏嘘 (xīxū) 剔透 (tī) 惬意(qiè) 钦仰(qīn) 缜密(zhěn) 漂洗(piǎo)
2.找出文中概括描写天水景色及作者感受的句子。
预设:呀,那水天一色的景色让我即刻失态。
3.指导朗读“呀,那水天一色的景色让我即刻失态”一句。
预设:“呀”,要读出惊讶之情,“即刻”重读,稍作停顿,引出“失态”。
4.找出具体描写天、水的段落。
预设:第5段、第7-9段、第15段。
5.指名男女生分角色朗读7-9段和15段。
三.细部涵泳,品出语言之美
(一)赏云(男生)
1.品出作者比喻运用的精妙之处。(提示:主要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品味。)
预设:第7段,白云喻成绵羊:都是白色,毛茸茸的;“天神放牧”写出了白云的自由自在。
第8段,白云喻成蘑菇:都是白色、饱满的;“丰满”“享受”体现了白云的幸福、安闲。
第9段,白云喻成羊毫,蓝天喻成宣纸:白云与羊毫都是白色,都很轻柔;天空广阔无垠,像铺开的宣纸。“挥洒”写出了白云的动态,“润浸晕化”,写出了白云在蓝天上慢慢移行、相互融合的动感。
2.“分明”和“朦胧”是否矛盾,你是怎么认识的?
预设:“分明”是指色彩,蓝色的天,白色的云,对比鲜明;“朦胧”是指情态,白云在蓝天上慢慢移动,就如同洁白的汁液在醇蓝的宣纸上润浸晕化开来一样。
3.作者还描写了白云的哪些特点?
预设:纯粹、随心、任性。
4.齐声朗读第7-9段。
5.如果在第9段的后面插入“呀,那水天一色的景色让我即刻失态”一句,这里的“呀”该读出怎样的情感?从文中找出佐证的词语。
预设:这里的“呀”要读出自愧不如的遗憾。
佐证词语:紧迫感,快慰,劳作后疲软的感觉,唏嘘遗憾,自愧笔力绵软苍白。
(二)品水(女生)
1.指名朗读第15段,圈划出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并作赏析。
预设: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倒映在水中的白云的动态。
吹皱:既写出了风的细微,又表现出了波浪微微起伏的动态。
含蓄:前文中“若隐若现”的金光倒映在水中的情态被描摹得活灵活现。
牵动:化虚为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水的巨大魅力。
2.温故知新:我们在课本中学过哪些经典的写水的文言文?背出写水的文段。
①课件展示:
《与朱元思书》: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比较第15段文字在写法上与《小石潭记》《与朱元思书》中写水文字的异曲同工之处。
预设:《小石潭记》《与朱元思书》着力表现水之清,通过水中鱼、石来写;本文通过水中白云、蓝天的合影,着力表现水的平静和清澈,扣住“天池”名称的由来——“天镜神池”来写。两段文字都未直接点出水的自身特点,而是侧面表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3.男女生分角色一齐朗读写水的文字。
4.如果在第15段的后面插入“呀,那水天一色的景色让我即刻失态”一句,这里的“呀”该读出怎样的情感?从文中找出佐证的词语。
预设:这里的“呀”要读出钦仰、赞美之情。
佐证词语:呆滞了眼神,注目和钦仰,深感惭愧,用敬意的眼光仰望,对“风景如画”这个词语产生了怀疑和不屑一顾。
(三)化用
假如你是导游,向游客介绍天池的云水,请你化用文章直接描写云水的词语、句子设计一段解说词。
示例: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到天池。来到天池,不能不欣赏那天上的白云。你看,那茸茸可爱的白云,多像是天神放牧的绵羊;那丰满实在的白云,多像是生长在蓝色天际的蘑菇;那如梦如幻的白云,多像天神挥动着长毫在创作这一幅既分明又朦胧的写意画。来到天池,更不能不欣赏那蓝色的水。你看,云絮像泳在水里剔透如玉的仙子,蓝天在水中无声地轻歌曼舞,含蓄的光焰和水的绸面相融合,牵动你的眼神。这一切一定会让你陶醉沉迷,流连忘返。
四.深度探究,悟出情理之美。
思考、讨论、交流对“谁设计了这样的云天?谁还能拥这样的云天”一句的理解。
课件展示:
谁设计了这样的云天?这样的云天是多么的 !
谁拥有这样的云天?只有 的人才能拥有。
预设:和谐、恬淡、纯净、宜人。
敬仰自然、珍爱自然、意趣盎然。(言之成理即可)
五.教师寄语,课堂小结。
课件展示:
自然是神奇的大师,她设计了奇山异水,白云蓝天;
自然是和谐的家园,她是人类灵魂永远的故乡;
自然是智慧的哲人,她引导人类赏云品水,懂得敬仰。
丁宏兵,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泰州。责任编校:高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