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2014-07-26吴群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7期
关键词:信陵君一堂课课前预习

毋庸讳言,以往大部分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俗称的一言堂,老师一味地灌输,学生缺乏思考的余地,只是被动地接受。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教学模式强势推进。在新课程背景下,角色互换,强调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主、自由地学,而老师仅仅起主导作用。这样的教学状况无疑是喜人的,学生在积极地动手、动眼、动脑,课堂气氛活跃了,效率提高了,学生开始热爱上课了。

但我以为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发挥老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之上,否则,一堂课学生就在乱动,课堂气氛就“乱活”。

那么要怎样让一堂课“动”得有价值、“活”得有意义呢?

首先,要把好备课前准备关。在上课前,老师要尽可能多地收集与这篇课文有关的资料,从而可以科学合理地落实课文的教学目标。这是一堂课“动”“活”的根基。老师在备一篇课文时,可以多渠道地获得资料,比如教学参考书、报纸杂志上的有关课文的论文、网络资源甚至配套的练习等。阅读了这些资料后,要深入浅出,博观约取,从众多的资料中筛选出适合本班学生的信息来。然后因生制宜,依据班上学生的整体学情,落实整堂课的教学目标。

比如,我在教司马迁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时,在熟悉文本之后,就立足于教参及杂志上的论文,放眼于网络,并结合配套练习,因所教两班的学情而制宜,落实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在课程目标层面上,我设置了三个目标,1.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2.了解课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的特点。3.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这是属于知识与技能的范畴;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合作探究的形式;这篇课文所要达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在实施建议层面上,我以为以安排四课时为宜;教学的重点、难点应是掌握文言知识点,并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同时还布置相应的配套练习。

其次,要把好课前预习关。一堂课要“动”“活”,学生的课前预习也很有必要,这是一堂课 “动”“活”的前提。学生只有在课前充分阅读文本,课上才能积极地动起来,整堂课才能活起来。这需要老师科学合理地布置好课前预习,同时辅之以课前预习练习。

比如,预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时,我布置学生①掌握文中的词语、读准字音。②掌握作者苏轼的文学常识。③有感情地朗诵全诗。上课后,先进行课前检测,检查预习效果。课前检测我是这样设置的:从文中找一些易读错的字注音,如“纶巾”中的“纶”、“还酹”中的“酹”等;在文学常识上,由于苏轼是大家,且他的文学常识在高考考试范围之内,故而我就设置了填空题,让学生填写苏轼的原名及他的主要作品;接着就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再次,要把好课堂问题关。一堂课要“动”要“活”,除了清晰的课堂结构、教者课堂上简洁的语言和大方的教态、多媒体教学等之外,我以为最关键的是老师要设置一个个明确而有效的问题,让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让学生思考的形式可以多样,例如个体思考、分组讨论等,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动起来。同样,让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个体回答、群体回答甚至可以上黑板板书回答,课堂亦会活跃。

那明确有效的问题应怎样设置呢?这点也不难,依据占有的资料,变成自己的教学思考,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后,从而提炼出问题。

比如,在教《金岳霖先生》一文时,我占有了尽可能多的资料后,设置了以下的一些问题:问题1: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同学们预习文章之后,你们所看到的金岳霖先生是个什么样的教授?问题2:请同学们读文章,并思考作者是怎样来刻画金先生这些性格特点的?问题3: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个细节片段来鉴赏。问题4:请同学们拿出学习资料,阅读下面几则文段,挑出自己喜欢的细节片段来鉴赏。另外,我以为连环式发问更能激活课堂气氛。如我在问题3就是这样设置的:老师问: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个细节片段来鉴赏。学生找的原文:他(金先生)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一个跳蚤,捏在手里看看,甚为得意。老师问:这句是从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描写的?表现了金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老师问:如果把原文做一些改写,改写如下:有一次,金先生讲课时还在身上捉跳蚤。你认为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由此可见,明确有效的问题想使课堂不“动”不“活”也难。

吴群峰,教师,现居江苏如皋。

猜你喜欢

信陵君一堂课课前预习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信陵君爱才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有趣的一堂课
也谈怎样讲好一堂课
溜走的一堂课
信陵君尊老
牵马
最后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