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写作的影响
2014-07-26李文山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先选录一段学生的作文。
“你怀揣着‘临绝顶的雄心,攀登在泰山雄奇的栈道之上,只为那一股不服输的心劲;你曾为天下无数的寒士呐喊,发出振聋发聩的‘大庇天下寒士的拳拳忧民之声;面对着破败的国都,你与花鸟一起痛彻心扉,直叫那鬓发难以承受之重……你是行将没落的帝国中敢于摇旗呐喊的志士,你是长安街头为民请命的勇者,你为国忧心,为民落泪,却从没为自己飘泊的身世找一个归宿,在那风雨飘摇的夜晚,当你的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最后几句话却是‘北定中原,勿忘告我!杜甫,子美,一个注定成为后世诗圣,成为历史代言的,却也是一生奔走呼告的善良老者!”
这是学生在学完初中阶段杜甫的诗,有感而发,在一篇作文中的段落,看起来,这个学生的文笔还是可圈可点的。一个初中生,在没有对杜甫很了解,阅读量也不大的情况下,能写出写出这样的文字,原因除了自身的素养,真的没别的了么?
我认为,在讲授这几首诗的过程中,教师的授课语言对这个学生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个学生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与其语文老师平时的授课语言有着很大的关系。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语言优美,准确,少说口语,平淡语,那么学生不光会对语文学科产生一种敬意,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独特的语言,准确,文采,充满文化气息。对写作也就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其实,学生在初中阶段,在写作上还多数时候处在模仿阶段。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授课,尤其是讲课文,讲情感,讲故事,这些口头式的文段,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语文素养很好,讲究组织语言的老师,不光会让学生喜欢,他的优美的语言一定会被善于模仿的学生接受,模仿,久而久之,在写作上就会体现出来。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高级和低级之分,其中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还要学会用心说话,只要我能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的说教者的形象,用商量、询问的口吻和学生进行平等、耐心的交流,相信无论是我还是学生在作文上都会有所突破。
不错,教师讲究语言艺术,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对语文的一种尊重,更是对写作的一种尊重。
李文山,教师,现居黑龙江八五九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