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款祛痘产品更安全可靠?
2014-07-25专题执笔刘莎
专题执笔+刘莎
炎热的夏季已悄然而至,爱美的消费者既要防晒保湿,又要消灭痘痘,难度不小。市面上各种各样的祛痘产品也竞相进入市场,电视、地铁、公交车广告、微博营销,到处都是。面对诸多祛痘产品,该如何选择?
2014年4月,《消费者报道》送检了10品牌祛痘产品,包括雅漾、如新、曼秀雷敦、娇兰军献、采诗、李医生、WIS、 比度克、相宜本草、片仔癀。检测结果显示,采诗痘立消胶含有抗生素盐酸林可霉素,并超过检出限410倍。
本期专题还将告诉你,除了添加抗生素,激素是否也是祛痘产品中的常客?“温和”、“天然草本”是否更安全?消费者该如何科学地战“痘”到底?
专题执笔刘莎
采诗祛痘产品检出高含量违禁抗生素
化妆品中禁止添加抗生素,但据本刊检测结果显示,采诗痘立消胶含有抗生素盐酸林可霉素高达8200μg/g,是检出限的410倍。
|本刊记者 刘莎
从学生到白领,很多人备受痘痘的困扰,一到夏日,这种情况更为加剧。市面上针对这些爱美人士的祛痘产品也层出不穷,祛痘洗面奶、面霜、精华、面膜等,不胜枚举。
然而,关于祛痘产品中使用抗生素、激素等报道时有出现。消费者在使用祛痘产品时更需要警惕安全问题。使用某些祛痘效果显著的产品,有可能非但美不成,反而可能造成健康危害,因其有可能添加了非法成分。
为了解祛痘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14年4月,《消费者报道》送检了10款祛痘产品,涉及品牌包括雅漾、如新、曼秀雷敦、娇兰军献、采诗、李医生、WIS、比度克、相宜本草以及片仔癀。据检测结果显示,采诗痘立消胶即含有禁止添加的抗生素盐酸林可霉素,其含量高达8200μg/g,是检出限的410倍。
祛痘依赖抗生素?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化妆品中禁止添加抗生素。
2007年,风靡一时的祛痘产品“迪豆”被检出禁用抗生素氯霉素,随后迪豆产品被召回。各地食药监局加紧对祛痘产品进行抽检,卫生部门也加强对祛痘类化妆品的监管。但近年来,祛痘产品仍然屡次被检出含有甲硝唑、氯霉素等抗生素。
食药监局公布的不合格产品多为不知名的小品牌,那么对于受众较广的祛痘产品,是否也会存在违法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呢?
记者咨询了多位化妆品业内人士,他们透露,除了氯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和氧氟沙星也会在祛痘产品中使用。
此次《消费者报道》送检10品牌祛痘产品至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检测指标包含了三种常见抗生素:盐酸林可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
检测结果显示:10个品牌样品中仅采诗痘立消胶含有抗生素盐酸林可霉素,含量高达8200μg/g,是检出限的410倍。
此外,10品牌均未检出左氧氟沙和甲硝唑。(图1)
“痘痘的产生属于合并细菌感染”, 广州医学院皮肤科副主任黄卓辉告诉本刊记者, “盐酸林可霉素具有抑菌杀菌的效果,添加了这个物质,消费者使用起来可能对于消红肿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类抗生素的物质不能长期使用。”
卫生部化妆品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玮教授也曾表示:“面部长期小剂量接触抗菌素,一方面可以诱导耐药菌株的出现,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皮肤过敏或药疹。”
在护肤品里添加抗生素的情况并不是个案。2014年4月1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报了国家化妆品监督抽检结果,其中标示为“二月白神奇粉刺露”等几款产品就被检出含有禁用抗生素甲硝唑和氯霉素。
那么采诗产品中的抗生素从哪里来?是否人为添加?本刊记者采访了采诗化妆品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李春山,他表示,该抗生素应该是在原料中含有的,或者是原料在运输过程中被污染了。
李告诉记者,采诗在采购原料时会要求原料供应商提供检测的报告,项目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常检项目,但并不包括抗生素的检测。他们也不对原料进行抽检。
“收到你们的反馈之后,我们将会撤回这一批次(1022 93/20170304)产品,但这批次的产品不多。我们每一批次的原料都不同,这一批次的产品有(盐酸林可霉素),不代表其他批次也有。”李说。
他还表示,“很多产品也会有盐酸林可霉素,只是量比较小,这次是采诗含量比较多,所以才被检出来。”
由于采诗检出抗生素含量较高,5月19日,本刊再次于采诗天猫旗舰店购买另一批次(11072 93/20170421)的采诗痘立消胶产品送检测机构进行复检。然而复检报告显示,这一批次的产品仍然含有高剂量抗生素盐酸林可霉素,含量高达7200μg/g。
对于这个情况,李春山表示:“这应该是不可能发生的,我们已经把上次那批货封存了,现在销售的换了一批原料,不会有问题。”
但从复检结果来看,这个说法令人怀疑。
激素使用不普遍
除了抗生素,激素也是一个令人关心的问题。很多消费者会在微博上给化妆品专家留言,表示想知道自己使用的产品是否含有激素。
据记者了解,维甲酸和螺内酯在临床中也常用来治疗痘痘(医学术语叫“痤疮”)。
本刊此次就选择了维甲酸和螺内酯进行检测。据检测结果显示,10款产品两物质含量均低于检出限0.6mg/kg和1.0mg/kg。(图2)
据维甲酸说明书解释,维甲酸具有促进上皮细胞增生分化,角质溶解等作用,适用于寻常型痤疮等皮肤问题。维甲酸常作为外用制剂,用于降低导致微小粉刺形成的角化(即痤疮的最初损害),但是这类物质可能导致红斑脱皮。对于口服维甲酸,较容易导致胎儿畸形,因此孕妇应避免使用。
而螺内酯则可改变雄激素/雌激素的比例,可来治疗痤疮。
黄卓辉告诉记者:“激素在治疗病患时也会使用,但是不会让他们长期使用,大概是3-5天。如果添加在化妆品中,没有医生的指导而长期使用,会导致化妆品类皮炎。”
他还解释道,使用添加了激素的产品后,会发现痘痘消失了,但皮肤潮红、变薄,有的还能看见毛细血管,长期使用存在很大的风险。
从本刊此次的检测报告来看,检测样品中并未发现使用维甲酸和螺内酯等药品情况。
“温和”祛痘仅是噱头?
10品牌祛痘产品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品牌pH值差异较大,从3-7不等。其中,如新净肤日间调理凝胶pH值最低。
|本刊记者 刘莎
在祛痘产品的宣传中,总是少不了“温和调理”、“不刺激”等字眼。对于备受痘痘困扰的消费者来说,“温和”似乎是祛痘产品的首选要素。
那么,这些产品中所宣称的“温和”的依据是什么呢?《消费者报道》通过检测10品牌祛痘产品的pH值,一探“温和”的究竟。
“温和”并不存在
“我们这款产品很温和,是纯天然植物的,不刺激皮肤。”在专柜咨询的时候,不少销售人员都会这么推销自己的产品。
事实上,在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化妆品卫生规范》中,并未对“温和”进行定义,也未对祛痘产品的pH值进行规定。
本刊此次送检雅漾、如新、曼秀雷敦等10品牌祛痘产品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品牌pH值差异较大,从3-7不等。其中,如新净肤日间调理凝胶pH值最低,为3.3,而微博明星推广较火的产品WIS抗痘拔毒凝胶,其pH值较高,为7.0。
“人体皮肤呈弱酸性,pH值在4.5至5.5左右。如果皮肤出汗的话,pH值也有可能达到7。人的皮肤有油脂、脂肪酸,可以抗弱酸和抗弱碱。产品pH值的高低不能表示产品的好坏。”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黄卓辉对记者解释道。
护肤达人锁骨也同意这个说法,他还补充道:“如果产品含有水杨酸或者果酸等酸类物质,pH值要在4以下才会有效果,超过4就无法去角质,在5-7之间是没有效果的。而产品的pH值只有低于3时,才会刺激皮肤,3以上的产品,问题不大。”
endprint
同时,他认为不含酸性物质的产品,也可能有祛痘效果,不过不能加速角质代谢。
对此,如新相关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我们公司的产品成分中含有水杨酸,这个物质是在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祛痘功效成分推荐表中的。我们的产品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对于“温和”一词,她表示,“我们不会这样去告诉消费者。”
不过,黄卓辉却有不同的看法:“水杨酸的作用是去角质层,它对祛痘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我们在临床上不使用这类物质,长期使用造成接触性皮炎。”
天然植物更安全?
“天然植物”是商家宣传的另一个关键词,不过,锁骨告诉记者:“纯植物的成分不一定就对皮肤更好,这是产品的宣传噱头。由于植物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很复杂,导致过敏的可能性更大。”
事实上,任何化妆品都有可能导致一部分人过敏,区别只在于使用的成分导致过敏机率的大小,没有一款化妆品是对所有人都不过敏的。“现在来就诊的患者化妆品过敏的病例很多。”黄卓辉说道。
他表示,他们没有用本草成分给患者治疗,至于本草提取物是否有祛痘消炎的效果,他并不确定。
“在中医方面,我们使用的是辩证治疗的方法。每个人产生痤疮的原因不一样,所以我们中医是根据个人情况,临床调配药方。在我们医院,主要是通过给患者喝汤药制剂,以及湿敷(即将纱布浸泡在汤药中,再敷至患处),或将生药研磨过筛制成面膜,内外结合的方法。”北京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岚告诉本刊记者,中医可用于祛痘。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的宋彦曾发表论文表示,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主要是调理内分泌,其疗效较缓慢;目前报道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比较好,且疗程短,但大多是药物治疗,需要内服,外用化妆品种类较少。
对于中草药(金银花、茯苓等)提取物的祛痘效果,杨岚表示质疑:“中草药提取物需要专门的工艺,且对于步骤处理会更加严格。目前在这类提取物中,有些产品会添加很多化学成分,有可能破坏原有的功效。”
如此看来,“天然植物”、“温和”等字眼也只是企业宣传的噱头。
祛痘化妆品的“尴尬”产品身份
爱美人士所追捧的祛痘、美白只是普通的化妆品,这与消费者的期望有一定差距。
|本刊记者 刘莎
在卫生部颁发的《化妆品卫生管理实施细则》中,只规定了9类特殊用途化妆品: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等化妆品。
而爱美人士所追捧的祛痘、美白产品只是普通的化妆品,这与消费者的期望有一定差距。
“祛痘”不是功效?
特殊用途化妆品与非特殊用化妆品有什么区别呢?
“特殊用途化妆品是指用以改变人体局部状态,或是促进人体美,或是消除人体美不利因素的一类化妆品。此类化妆品的特点是带有半永久性装饰性,或带有治疗作用。特殊用途化妆品必须经过卫生部门的批准,取得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销售。”山西省食药监管局保化处处长王鲜梅曾表示。
如此说来,“祛痘”这类产品似乎也带有治疗的效果。但护肤达人锁骨告诉记者,目前国家的特殊用途化妆品没有祛痘这一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开的《化妆品卫生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中要求,特殊用途化妆品应符合相关理化、微生物学、毒理学和人体安全性等试验项目的要求,还应有相应的产品功效性评价资料。
但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即除9类特殊用途化妆品以外的其他化妆品)则只要求符合理化、微生物和毒理学的要求。
也就是说,“祛痘”作为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既不需要人体安全性试验,也不需要产品功效性评价资料。这样一来,企业也省去了长时间的审批过程。
不仅如此,在征求意见稿中还规定:化妆品标签不得宣称疗效,不能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祛痘”本身就是一种功效的宣称。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黄卓辉认为,对于祛痘类的产品,目前在监管上还不够严格,很多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产品,其功效成分并未经过国家评估,因此效果甚微。
对于上述问题,本刊记者询问了此次送检产品的几家企业,其相关负责人均告诉记者:“我们是按照国家的规定产生的。”
其中采诗化妆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春山还表示:“我们对产品的定义是具有美容效果,并不是通常所说的祛痘。”
祛痘产品没有“祛痘”效果,而是美容产品,这似乎有些矛盾。本刊记者就此咨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但截至发稿前,记者没有收到回复。
国外“祛痘”产品似药非药
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解释,祛痘、去屑这类产品既属于化妆品,又属于药品,它们需要同时遵循化妆品和药品的要求。
根据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案(FD&C Act)》,除染发添加剂以外,化妆品产品及其成分不需要获得FDA批准就可以进入市场。但是药品必须在入市前经过“新药申请”(NDA)程序或者符合特殊药品种类名册规定。这些名册默认的非处方药成分通常是安全有效的。
目前,FDA已公开了很多种类的非处方药名册,其中包括粉刺药物、去屑成分、防晒剂等。
在标签方面,化妆品产品和非处方药需分别符合相应规定。对于既是药品又是化妆品的产品则需要符合两种标签规定。比如药品成分必须按字母表顺序标明为“Active Ingredients”(有效物质),接着是化妆品中的活性成分。
据记者了解,在中国《化妆品卫生规范》以及征求意见稿中,并未对祛痘产品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列举。
黄卓辉告诉记者:“在法国,有些祛痘产品也可以在化妆品柜台购买,但是这类产品需要有医生的医嘱才可以购买。”
北京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杨岚也表示,“祛痘这类功效性的护肤品应属于医用化妆品,应由一些专业的部门进行规范。”
本刊此次检测中的雅漾、WIS、Be+DOOK都宣称自己是药妆,但实际上在中国并没有区分“药妆”和普通的化妆品。对于目前兴起的“药妆”标榜“抗敏感、不刺激”,更多是商业噱头。
“战痘”法则
炎炎夏日,面部油脂分泌旺盛,是长痘的季节。“痘痘”困扰着众多消费者。如何选一款安全有效的祛痘产品?
《消费者报道》通过送检10款市面上祛痘产品,检测其抗生素、激素以及pH值,告诉消费者如何“战痘”。
抗生素和激素非主流
近年来,祛痘产品中检出抗生素的消息不断被报道,一度让消费者对化妆品产生质疑。激素也成为消费者怀疑的对象。
但据本刊此次对三种抗生素,维甲酸及螺内酯的检测结果显示,除采诗痘立消胶检出8200μg/g的盐酸林可霉素,其他产品均未检出非法成分,消费者不必过分担心。
不过,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黄卓辉提醒消费者,需警惕一类与痘痘非常相似的皮肤病。
“马拉色菌毛囊炎也是一种皮肤病,容易长在胸背部,患病形态跟痘痘非常相似,很多人误认为是痘痘。但如果这个时候使用祛痘产品,可能会导致痘痘越来越多。”他说。
如果消费者需要选择一款祛痘产品,黄卓辉建议选择有品牌信誉、合格的产品。不过,每一款产品都可能使部分人过敏,因此使用前可在手臂内侧涂抹产品,看是否对该产品过敏。
“天然植物”不“温和”
很多消费者可能误以为“温和”就是pH值处于中等水平,但国家标准并未规定祛痘产品的pH值范围。
黄卓辉告诉记者:“pH值并不能评判产品的好坏。人体皮肤的pH值是在变化的,随着皮肤状况的不同,pH值也不同。”
事实上,“温和”只是商家自己定义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企业中,就有一千个对温和的定义。
目前商家仍然以“植物萃取”等字眼来进行宣传,消费者也相信“植物”、“本草”更加安全、温和。
至于植物提取物的效果,北京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杨岚则表示,目前中医使用的治疗方法,仍然以生药为主,即天然未经过加工或者简单加工后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中药材。
对于市面上产品的植物提取物,杨岚认为,“提取物需要严格的提取工艺,一些药厂才能做到。”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不必“迷信”天然植物等成分,商家所说的“温和”,对你也许就是“不温和”。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长痘痘(痤疮)的问题肌肤,杨岚认为,由于消费者不了解自身情况,不建议选择网购产品,还应选择医院治疗。
饮食习惯与作息习惯是长痘痘的一大元凶。受访的专家建议,消费者平时饮食要注意少食含脂肪、糖类高的食物,忌过食烟酒及辛辣食物、应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以改善皮肤的油腻粗糙感。
endprint
同时,他认为不含酸性物质的产品,也可能有祛痘效果,不过不能加速角质代谢。
对此,如新相关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我们公司的产品成分中含有水杨酸,这个物质是在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祛痘功效成分推荐表中的。我们的产品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对于“温和”一词,她表示,“我们不会这样去告诉消费者。”
不过,黄卓辉却有不同的看法:“水杨酸的作用是去角质层,它对祛痘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我们在临床上不使用这类物质,长期使用造成接触性皮炎。”
天然植物更安全?
“天然植物”是商家宣传的另一个关键词,不过,锁骨告诉记者:“纯植物的成分不一定就对皮肤更好,这是产品的宣传噱头。由于植物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很复杂,导致过敏的可能性更大。”
事实上,任何化妆品都有可能导致一部分人过敏,区别只在于使用的成分导致过敏机率的大小,没有一款化妆品是对所有人都不过敏的。“现在来就诊的患者化妆品过敏的病例很多。”黄卓辉说道。
他表示,他们没有用本草成分给患者治疗,至于本草提取物是否有祛痘消炎的效果,他并不确定。
“在中医方面,我们使用的是辩证治疗的方法。每个人产生痤疮的原因不一样,所以我们中医是根据个人情况,临床调配药方。在我们医院,主要是通过给患者喝汤药制剂,以及湿敷(即将纱布浸泡在汤药中,再敷至患处),或将生药研磨过筛制成面膜,内外结合的方法。”北京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岚告诉本刊记者,中医可用于祛痘。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的宋彦曾发表论文表示,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主要是调理内分泌,其疗效较缓慢;目前报道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比较好,且疗程短,但大多是药物治疗,需要内服,外用化妆品种类较少。
对于中草药(金银花、茯苓等)提取物的祛痘效果,杨岚表示质疑:“中草药提取物需要专门的工艺,且对于步骤处理会更加严格。目前在这类提取物中,有些产品会添加很多化学成分,有可能破坏原有的功效。”
如此看来,“天然植物”、“温和”等字眼也只是企业宣传的噱头。
祛痘化妆品的“尴尬”产品身份
爱美人士所追捧的祛痘、美白只是普通的化妆品,这与消费者的期望有一定差距。
|本刊记者 刘莎
在卫生部颁发的《化妆品卫生管理实施细则》中,只规定了9类特殊用途化妆品: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等化妆品。
而爱美人士所追捧的祛痘、美白产品只是普通的化妆品,这与消费者的期望有一定差距。
“祛痘”不是功效?
特殊用途化妆品与非特殊用化妆品有什么区别呢?
“特殊用途化妆品是指用以改变人体局部状态,或是促进人体美,或是消除人体美不利因素的一类化妆品。此类化妆品的特点是带有半永久性装饰性,或带有治疗作用。特殊用途化妆品必须经过卫生部门的批准,取得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销售。”山西省食药监管局保化处处长王鲜梅曾表示。
如此说来,“祛痘”这类产品似乎也带有治疗的效果。但护肤达人锁骨告诉记者,目前国家的特殊用途化妆品没有祛痘这一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开的《化妆品卫生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中要求,特殊用途化妆品应符合相关理化、微生物学、毒理学和人体安全性等试验项目的要求,还应有相应的产品功效性评价资料。
但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即除9类特殊用途化妆品以外的其他化妆品)则只要求符合理化、微生物和毒理学的要求。
也就是说,“祛痘”作为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既不需要人体安全性试验,也不需要产品功效性评价资料。这样一来,企业也省去了长时间的审批过程。
不仅如此,在征求意见稿中还规定:化妆品标签不得宣称疗效,不能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祛痘”本身就是一种功效的宣称。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黄卓辉认为,对于祛痘类的产品,目前在监管上还不够严格,很多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产品,其功效成分并未经过国家评估,因此效果甚微。
对于上述问题,本刊记者询问了此次送检产品的几家企业,其相关负责人均告诉记者:“我们是按照国家的规定产生的。”
其中采诗化妆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春山还表示:“我们对产品的定义是具有美容效果,并不是通常所说的祛痘。”
祛痘产品没有“祛痘”效果,而是美容产品,这似乎有些矛盾。本刊记者就此咨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但截至发稿前,记者没有收到回复。
国外“祛痘”产品似药非药
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解释,祛痘、去屑这类产品既属于化妆品,又属于药品,它们需要同时遵循化妆品和药品的要求。
根据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案(FD&C Act)》,除染发添加剂以外,化妆品产品及其成分不需要获得FDA批准就可以进入市场。但是药品必须在入市前经过“新药申请”(NDA)程序或者符合特殊药品种类名册规定。这些名册默认的非处方药成分通常是安全有效的。
目前,FDA已公开了很多种类的非处方药名册,其中包括粉刺药物、去屑成分、防晒剂等。
在标签方面,化妆品产品和非处方药需分别符合相应规定。对于既是药品又是化妆品的产品则需要符合两种标签规定。比如药品成分必须按字母表顺序标明为“Active Ingredients”(有效物质),接着是化妆品中的活性成分。
据记者了解,在中国《化妆品卫生规范》以及征求意见稿中,并未对祛痘产品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列举。
黄卓辉告诉记者:“在法国,有些祛痘产品也可以在化妆品柜台购买,但是这类产品需要有医生的医嘱才可以购买。”
北京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杨岚也表示,“祛痘这类功效性的护肤品应属于医用化妆品,应由一些专业的部门进行规范。”
本刊此次检测中的雅漾、WIS、Be+DOOK都宣称自己是药妆,但实际上在中国并没有区分“药妆”和普通的化妆品。对于目前兴起的“药妆”标榜“抗敏感、不刺激”,更多是商业噱头。
“战痘”法则
炎炎夏日,面部油脂分泌旺盛,是长痘的季节。“痘痘”困扰着众多消费者。如何选一款安全有效的祛痘产品?
《消费者报道》通过送检10款市面上祛痘产品,检测其抗生素、激素以及pH值,告诉消费者如何“战痘”。
抗生素和激素非主流
近年来,祛痘产品中检出抗生素的消息不断被报道,一度让消费者对化妆品产生质疑。激素也成为消费者怀疑的对象。
但据本刊此次对三种抗生素,维甲酸及螺内酯的检测结果显示,除采诗痘立消胶检出8200μg/g的盐酸林可霉素,其他产品均未检出非法成分,消费者不必过分担心。
不过,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黄卓辉提醒消费者,需警惕一类与痘痘非常相似的皮肤病。
“马拉色菌毛囊炎也是一种皮肤病,容易长在胸背部,患病形态跟痘痘非常相似,很多人误认为是痘痘。但如果这个时候使用祛痘产品,可能会导致痘痘越来越多。”他说。
如果消费者需要选择一款祛痘产品,黄卓辉建议选择有品牌信誉、合格的产品。不过,每一款产品都可能使部分人过敏,因此使用前可在手臂内侧涂抹产品,看是否对该产品过敏。
“天然植物”不“温和”
很多消费者可能误以为“温和”就是pH值处于中等水平,但国家标准并未规定祛痘产品的pH值范围。
黄卓辉告诉记者:“pH值并不能评判产品的好坏。人体皮肤的pH值是在变化的,随着皮肤状况的不同,pH值也不同。”
事实上,“温和”只是商家自己定义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企业中,就有一千个对温和的定义。
目前商家仍然以“植物萃取”等字眼来进行宣传,消费者也相信“植物”、“本草”更加安全、温和。
至于植物提取物的效果,北京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杨岚则表示,目前中医使用的治疗方法,仍然以生药为主,即天然未经过加工或者简单加工后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中药材。
对于市面上产品的植物提取物,杨岚认为,“提取物需要严格的提取工艺,一些药厂才能做到。”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不必“迷信”天然植物等成分,商家所说的“温和”,对你也许就是“不温和”。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长痘痘(痤疮)的问题肌肤,杨岚认为,由于消费者不了解自身情况,不建议选择网购产品,还应选择医院治疗。
饮食习惯与作息习惯是长痘痘的一大元凶。受访的专家建议,消费者平时饮食要注意少食含脂肪、糖类高的食物,忌过食烟酒及辛辣食物、应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以改善皮肤的油腻粗糙感。
endprint
同时,他认为不含酸性物质的产品,也可能有祛痘效果,不过不能加速角质代谢。
对此,如新相关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我们公司的产品成分中含有水杨酸,这个物质是在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祛痘功效成分推荐表中的。我们的产品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对于“温和”一词,她表示,“我们不会这样去告诉消费者。”
不过,黄卓辉却有不同的看法:“水杨酸的作用是去角质层,它对祛痘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我们在临床上不使用这类物质,长期使用造成接触性皮炎。”
天然植物更安全?
“天然植物”是商家宣传的另一个关键词,不过,锁骨告诉记者:“纯植物的成分不一定就对皮肤更好,这是产品的宣传噱头。由于植物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很复杂,导致过敏的可能性更大。”
事实上,任何化妆品都有可能导致一部分人过敏,区别只在于使用的成分导致过敏机率的大小,没有一款化妆品是对所有人都不过敏的。“现在来就诊的患者化妆品过敏的病例很多。”黄卓辉说道。
他表示,他们没有用本草成分给患者治疗,至于本草提取物是否有祛痘消炎的效果,他并不确定。
“在中医方面,我们使用的是辩证治疗的方法。每个人产生痤疮的原因不一样,所以我们中医是根据个人情况,临床调配药方。在我们医院,主要是通过给患者喝汤药制剂,以及湿敷(即将纱布浸泡在汤药中,再敷至患处),或将生药研磨过筛制成面膜,内外结合的方法。”北京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岚告诉本刊记者,中医可用于祛痘。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的宋彦曾发表论文表示,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主要是调理内分泌,其疗效较缓慢;目前报道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比较好,且疗程短,但大多是药物治疗,需要内服,外用化妆品种类较少。
对于中草药(金银花、茯苓等)提取物的祛痘效果,杨岚表示质疑:“中草药提取物需要专门的工艺,且对于步骤处理会更加严格。目前在这类提取物中,有些产品会添加很多化学成分,有可能破坏原有的功效。”
如此看来,“天然植物”、“温和”等字眼也只是企业宣传的噱头。
祛痘化妆品的“尴尬”产品身份
爱美人士所追捧的祛痘、美白只是普通的化妆品,这与消费者的期望有一定差距。
|本刊记者 刘莎
在卫生部颁发的《化妆品卫生管理实施细则》中,只规定了9类特殊用途化妆品: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等化妆品。
而爱美人士所追捧的祛痘、美白产品只是普通的化妆品,这与消费者的期望有一定差距。
“祛痘”不是功效?
特殊用途化妆品与非特殊用化妆品有什么区别呢?
“特殊用途化妆品是指用以改变人体局部状态,或是促进人体美,或是消除人体美不利因素的一类化妆品。此类化妆品的特点是带有半永久性装饰性,或带有治疗作用。特殊用途化妆品必须经过卫生部门的批准,取得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销售。”山西省食药监管局保化处处长王鲜梅曾表示。
如此说来,“祛痘”这类产品似乎也带有治疗的效果。但护肤达人锁骨告诉记者,目前国家的特殊用途化妆品没有祛痘这一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开的《化妆品卫生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中要求,特殊用途化妆品应符合相关理化、微生物学、毒理学和人体安全性等试验项目的要求,还应有相应的产品功效性评价资料。
但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即除9类特殊用途化妆品以外的其他化妆品)则只要求符合理化、微生物和毒理学的要求。
也就是说,“祛痘”作为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既不需要人体安全性试验,也不需要产品功效性评价资料。这样一来,企业也省去了长时间的审批过程。
不仅如此,在征求意见稿中还规定:化妆品标签不得宣称疗效,不能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祛痘”本身就是一种功效的宣称。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黄卓辉认为,对于祛痘类的产品,目前在监管上还不够严格,很多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产品,其功效成分并未经过国家评估,因此效果甚微。
对于上述问题,本刊记者询问了此次送检产品的几家企业,其相关负责人均告诉记者:“我们是按照国家的规定产生的。”
其中采诗化妆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春山还表示:“我们对产品的定义是具有美容效果,并不是通常所说的祛痘。”
祛痘产品没有“祛痘”效果,而是美容产品,这似乎有些矛盾。本刊记者就此咨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但截至发稿前,记者没有收到回复。
国外“祛痘”产品似药非药
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解释,祛痘、去屑这类产品既属于化妆品,又属于药品,它们需要同时遵循化妆品和药品的要求。
根据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案(FD&C Act)》,除染发添加剂以外,化妆品产品及其成分不需要获得FDA批准就可以进入市场。但是药品必须在入市前经过“新药申请”(NDA)程序或者符合特殊药品种类名册规定。这些名册默认的非处方药成分通常是安全有效的。
目前,FDA已公开了很多种类的非处方药名册,其中包括粉刺药物、去屑成分、防晒剂等。
在标签方面,化妆品产品和非处方药需分别符合相应规定。对于既是药品又是化妆品的产品则需要符合两种标签规定。比如药品成分必须按字母表顺序标明为“Active Ingredients”(有效物质),接着是化妆品中的活性成分。
据记者了解,在中国《化妆品卫生规范》以及征求意见稿中,并未对祛痘产品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列举。
黄卓辉告诉记者:“在法国,有些祛痘产品也可以在化妆品柜台购买,但是这类产品需要有医生的医嘱才可以购买。”
北京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杨岚也表示,“祛痘这类功效性的护肤品应属于医用化妆品,应由一些专业的部门进行规范。”
本刊此次检测中的雅漾、WIS、Be+DOOK都宣称自己是药妆,但实际上在中国并没有区分“药妆”和普通的化妆品。对于目前兴起的“药妆”标榜“抗敏感、不刺激”,更多是商业噱头。
“战痘”法则
炎炎夏日,面部油脂分泌旺盛,是长痘的季节。“痘痘”困扰着众多消费者。如何选一款安全有效的祛痘产品?
《消费者报道》通过送检10款市面上祛痘产品,检测其抗生素、激素以及pH值,告诉消费者如何“战痘”。
抗生素和激素非主流
近年来,祛痘产品中检出抗生素的消息不断被报道,一度让消费者对化妆品产生质疑。激素也成为消费者怀疑的对象。
但据本刊此次对三种抗生素,维甲酸及螺内酯的检测结果显示,除采诗痘立消胶检出8200μg/g的盐酸林可霉素,其他产品均未检出非法成分,消费者不必过分担心。
不过,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黄卓辉提醒消费者,需警惕一类与痘痘非常相似的皮肤病。
“马拉色菌毛囊炎也是一种皮肤病,容易长在胸背部,患病形态跟痘痘非常相似,很多人误认为是痘痘。但如果这个时候使用祛痘产品,可能会导致痘痘越来越多。”他说。
如果消费者需要选择一款祛痘产品,黄卓辉建议选择有品牌信誉、合格的产品。不过,每一款产品都可能使部分人过敏,因此使用前可在手臂内侧涂抹产品,看是否对该产品过敏。
“天然植物”不“温和”
很多消费者可能误以为“温和”就是pH值处于中等水平,但国家标准并未规定祛痘产品的pH值范围。
黄卓辉告诉记者:“pH值并不能评判产品的好坏。人体皮肤的pH值是在变化的,随着皮肤状况的不同,pH值也不同。”
事实上,“温和”只是商家自己定义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企业中,就有一千个对温和的定义。
目前商家仍然以“植物萃取”等字眼来进行宣传,消费者也相信“植物”、“本草”更加安全、温和。
至于植物提取物的效果,北京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杨岚则表示,目前中医使用的治疗方法,仍然以生药为主,即天然未经过加工或者简单加工后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中药材。
对于市面上产品的植物提取物,杨岚认为,“提取物需要严格的提取工艺,一些药厂才能做到。”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不必“迷信”天然植物等成分,商家所说的“温和”,对你也许就是“不温和”。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长痘痘(痤疮)的问题肌肤,杨岚认为,由于消费者不了解自身情况,不建议选择网购产品,还应选择医院治疗。
饮食习惯与作息习惯是长痘痘的一大元凶。受访的专家建议,消费者平时饮食要注意少食含脂肪、糖类高的食物,忌过食烟酒及辛辣食物、应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以改善皮肤的油腻粗糙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