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2014-07-25文/吴延梅
文/吴延梅
如果把班主任比作一位琴师,那么一个教学班就是一篇乐章,学生就是乐章中的一个个音符。琴师对于乐章上的每一个音符必须一视同仁,不因高音而偏爱,也不因低音而嫌弃。学困生就如同乐章中的低音符,如何使他们也发出和谐优美的音调呢?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感到,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疏导工作,班主任不仅要有献身精神,还要讲究教育艺术。
一、真诚热爱,动之以情
教育学困生,首先要热爱学困生。爱,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我认为,只有对学生真诚热爱、动之以情,班主任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乐于教育。如,有一年我班上有一名男生,他的入学成绩三门只有59分,是大家公认的学困生,在班上也专门寻思着干坏事、搞恶作剧,不务正业。据了解,这位男孩的父亲去世,母亲外嫁,家中只有他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根本管不了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他就不好好上学,经常在外面打架、夜不归宿,班上的同学也没有几个理他。
面对这个学生,我感到首先要以真诚的爱来温暖他那颗孤独而冷落的心,从生活上、思想上、学习上给予特殊的照顾,帮他改邪归正,树立学习的信心。在安排座位时,我让他和一个学习、人品都较好的学生同桌,课间,我亲自组织学生邀他一起跳皮筋、踢毽子、做游戏、跳绳等。
不论在学习或是生活中,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我就表扬他。终于,这位学生有了变化,上课不再捣乱,能认真听讲,甚至能大胆发言;下课也不再干坏事,能和大家友好相处了。期中考试,他语文考了60分,语文教师还选他为语文小组长,从此以后,他更加努力。随之,他的各门功课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每次考完试,他捧着他的试卷,激动的泪花在眼里打转。
二、循循善诱,晓之以理
对待学困生,除了要真诚热情外,还要循循善诱,晓之以理。随着改革开放,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的不断传入,决定了新时期的中学生具有下面的行为特点:要求自主、自治、自理,要求成人理解,要求教师、家长尊重。但他们从学习到性格,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独立的个性,这时候,教师的引导应占主流,只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厌其烦地讲授道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去年,我班有一位女生,该生天资聪颖,但不愿学习,成绩差又爱做小动作,性格还有点怪。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我发现该生很爱面子,对当众批评有逆反心理。摸清情况后,我主动联系家长,请家长配合,从侧面对其进行教育。该生犯了错误,我不是一味地给予批评,而是循循善诱地帮助她正确分析所犯的错误,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经过不懈的努力,该生有了很大的转变。
三、反复抓,抓反复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必然有许多学困生的因素,这些东西有他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并且有些已成为他们的恶习,企图简单的省力的方法轻易地把他们教育过来,这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班主任要准备和允许学困生有反复。经验证明,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是一场持久战斗,要反复抓,抓反复。我曾教过一个被称为“朽木不可雕”的学困生,经过我和其他任课教师的耐心教育,终于进步了。但是,正当大家为他的进步高兴的时候,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欺负同学、抄作业或不交作业、顶撞教师等。有的任课教师和他的父母都对他已经失去了教育的信心,但我仍不罢休,我认为只有抓反复,反复抓,才能不断地巩固和增进学困生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一直抓到积极因素在他思想中成为主要方面,思想才能发生质的变化,才能使他由后进生变先进生。于是我坚持不懈地对他进行思想转化工作,不断引导他分清善与恶、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经过长期的努力,这位后进生终于变成了好学生。
总之,学困生像遭受意外伤残的花朵,需要教师格外扶持。教师对他们要用充满真挚的爱,真诚相待,循循善诱,热情鼓励,用精神甘露去洗涤精神污垢,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心灵的创伤,那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实践证明,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只有献出我们毕生的精力和全部心血,才有可能取得理想成果。
编辑 董慧红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