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诸葛亮”走进乡村美术课堂
2014-07-25文/林晓敏
文/林晓敏
摘 要:随着美术新课程教育的深入推进,乡村美术教育顺势而为,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进新的理念和方法,使美术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灵活起来,乡村学生审美能力得到一定提高。但由于受阅历、体验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乡村学生对美术学习也存在相应的制约因素,诸如课堂教学材料匮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美术基础知识浅薄等问题的存在,依然影响着乡村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从乡村美术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在乡村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诸葛亮的管理学思想,初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将结合具体实际操作,加以综合阐述。
关键词:诸葛亮;管理学;乡村美术;教育
一、乡村学校美术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1.乡村学生美术基础知识不扎实
由于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乡村的美术教育受到经济、思想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学生美术认知和识别的碎片化,加上乡村学生父母外出及日常工作忙碌等原因,乡村学生美术素养培育上很难得到保障,乡村的学生对美术的学习仍停留在课本上那点内容,缺乏校外美术教育的补充,大大影响了乡村学生在美术基本认知、基础素养等方面的提升,以致乡村学生美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2.乡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不浓厚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乡村美术教育很难得到足够的重视,美术学科缺乏升学诱因;教学模式的单一化,教师仅停留在知识的灌输和说教上,简单类比其他学科的分数考核成绩的方法,降低了乡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由于大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乡村生活阅历,在课堂内容设计上没有准确把握乡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美术认知水平,不能把美术教学与乡村特色紧密结合起来,让乡村学生亲身真实体验和感悟美术。
3.乡村学校美术教学素材不充裕
从学校教学硬件条件来看,乡村学校大都缺乏专门的画室和
有关美术教学的用具和材料,图书室关于美术方面的教育教学资料也相对不足。缺乏必要的美术素材,教师不易按学科特点进行规范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用粉笔在黑板上演示,很难发挥作画的示范作用。乡村学生受经济条件和家长重视程度的影响,购买水彩颜料、国画颜料、纸笔对于乡村的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花费,部分学生不能得到满足,缺乏必需的教学材料和美术用品,缺少服务于教学开展的基本工具,要上好美术课,进行优质的乡村美术教育更是难上加难。
二、让“诸葛亮”管理思想融入乡村美术课堂教学
诸葛亮的治国之道充满了管理的智慧,他采用劝农节用,立本强末的经济政策,巩固蜀国经济基础;他运用立法施度,齐之以礼的策略,让君谋其政,臣谋其事;他举贤荐能,知贤用贤,让蜀国能以西川之地,得三足鼎立之势。“倘其无思,即无美术”!笔者通过近五年的乡村学校美术教学磨砺,把诸葛亮管理思想导入美术课堂
教学中。
1.立本强末,巧过“基础”关
组织乡村学生开展校园写生活动,提高学生的美术造型能力。校园中,有很多美丽的植物花卉,随着四季的变幻,这些植物形态、颜色各具风韵,为校园写生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校园里各个学生的动作、表情不同,各具特色,也给写生教学提供了很多原生态的素材,借校园一角通过人物描写生练习提升学生的造型能力。例如,在《徒手画校园》一课时,在设计徒手画教学中补充了植物花卉写生,及人物写生,并且在设计上循序渐进,由简单的植物花卉写生过渡到稍难的建筑写生,再升华到较难的人物写生,通过徒手画校园系列课程的线描写生练习来扎实并提升学生美术的造型基础能力。
2.齐之以礼,巧过“兴趣”关
(1)在增加特色内容方面,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努力开发当地美术课程资源,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教师所擅长或有特殊兴趣的内容。如:剪纸、沙画、叶雕、竹雕,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
(2)在改进教学方式上,开放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如根据教材设计,组织学生以“生态游”的方式,去田野、河边、草地上、花丛中写生。这样学生不但兴趣盎然,作品富有真情实感,而且在宽松、愉快、自由的环境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自由发挥。
(3)在优化评价体系方面,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评价不仅重“技”,更偏重“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多方面的表现,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例如,在《京剧脸谱——蛋壳的妙用》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课。蛋壳一头大一头尖,呈椭圆形非常有趣,利用蛋壳开展京剧脸谱制作能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知识,在探索中增长才干。小巧的形体是进行人物头部造型、绘制京剧脸谱的好材料,能使情感、生活与艺术语言融合一起,凝聚成新颖、出奇和独特的艺术品。很适合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和好探究的心理特点,蛋壳制作工艺品取材方便,不需花钱,造型有趣,装饰(上接第191页)性强,易学易教,易出效果,因此很受学生的欢迎。
3.举贤荐能,巧过“氛围”关
一个班级的美术喜好热情程度,一部分取决于美术老师的个人魅力与美术业务能力,另一部分还是需要美术尖子生的配合带动。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溪源头活水,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作为乡村美术教师要注意自我提高完善,丰富知识储备,拓展兴趣爱好,提高专业水平。教师要抓住对尖子生的培养,善于挖掘功底突出特长学生的潜能,把有特长的学生做为骨干力量,因材施教,使其充分发展,进一步提高美术技能技巧,美术表现、鉴赏、创作和审美等诸方面的能力,开展各种各样的技能展示活动,使一些有美术专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光彩照人。另外,教师要用尖子生辐射带动。学生都有种从众心理与被表扬鼓励的愿望,每次美术课前笔者都会整理出一些上次的优秀作业本,展示给大家看,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特征和情感兴趣的差异,与学生进行互动点评,并且表扬这些作品,激励其他学生向尖子生学习。例如,在上《青春风采》时大部分学生是采用绘画的形式来变现自己所设计的服装,但是唯独一位学生竟然奇思妙想地用了沙子来表现他的服装设计作品,别出心裁的方式与材料深深吸引了我,于是我将这位学生的作品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重点表扬了他的奇思妙想的创意,并且鼓励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大胆创新展示出自己的最美作品。
4.草船借箭,巧过“素材”关
美术终究是来源于生活,取材也是来源于生活的,美术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乡村学校在广阔土地上拥有大量原生态的美术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丰富的想象创作空间。为此,乡村教师首先应从生活开始,让学生尽可能发挥最大的想象空间。我巧妙运用乡村“美术资源”,丰富美术课堂。例如,《以刀代笔——留青竹刻》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木版画制作的基本知识及艺术特色,使学生初步了解木版画制作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由于材料原因,农村学校很难开设版画课程。但是我巧借乡村“美术资源”的优势——竹子,开展了系列《留青竹刻》课程,来填补乡村版画开设的空缺。留青竹刻正是利用了竹子表面的青筠雕刻图案的;在刻之前要先用蜡烛的内外焰来熏黑抛光竹子表面,犹如黑白木刻版画在刻之前要涂上黑色油墨一样的效果;再用针把设计好的图案过稿到竹子表面,然后借鉴黑白木刻的一些技法进行雕刻。通过留青竹刻,解决了乡村学校版画课难开展的问题。
我点滴引入了诸葛亮的管理,融入日常的乡村美术教育教学课堂中去,但对于更深、更广、更远的乡村美术教育来说,可以说事路漫漫其修远。作为一个年轻的美术教师,我愿常怀着一颗年轻的心,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的精神,胸怀大爱,在乡村美术教育慢慢长路中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1]袁诗弟.论诸葛亮的管理思想与治国方略.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2).
[2]施海波.树叶的新用途.中国美术教育,2011(2).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