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鲜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4-07-25齐聪俞爱宗于超

关键词:学习策略英语

齐聪+俞爱宗+于超

摘要:以Oxford设计的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为研究工具,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朝鲜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朝鲜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水平不高;朝鲜族大学生较好地应用了补偿策略与社交策略,记忆策略是其使用水平最低的一项;教师、应试压力及民族性格特征是影响朝鲜族大学生学习策略意识形成及应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朝鲜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8-0012-03

20世纪80年代,黄小华在香港中文大学完成了以“An investig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oral communication that Chinese EFL learners in China employ”为题的硕士论文,拉开了我国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帷幕。三十余年来,学者们在策略研究领域里的多年耕耘,使我国的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欣喜之余我们却发现,或因研究条件所限或因重视程度不够,有关朝鲜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却被放置一角,与其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为此,本研究立足于对185问卷数据及访谈结果的分析,拟对朝鲜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现状及其成因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通过这样的研究为我国朝鲜族初、高中及高校的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调查设计

问卷调查是由课题组成员在各被试班级正常教学后,抽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的。研究中使用了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Rebecca Oxford所设计的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分别从记忆、认知、补偿、元认知、情感、社交策略等六个维度,对185名朝鲜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回收后,课题组对该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问卷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940,这说明该问卷的内在一致性很好,具有很高的信度,能够保证本研究的科学性与研究结果的可信性。随后,课题组采用了国际上统计学常用的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这185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相关的量化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课题组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朝鲜族大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总体情况,以及其对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等的使用水平进行了统计分析,全面考察了研究对象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现状,并探讨了影响其策略意识形成及策略使用的相关因素。

表1朝鲜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情况

根据Oxford提出的方法,每个策略平均值的大小反映了被试者使用该项策略的频率。具体对应关系如下:平均值在4.5-5之间的表示“总是使用”学习策略,3.5-4.4之间的表示“通常使用”学习策略,2.5-3.4之间的表示“使用情况一般”,1.5-2.4之间的表示“通常不使用”学习策略,1.0-1.4之间的表示“几乎从不使用”学习策略。从表1中2.84的总策略平均值可知,朝鲜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水平处于“使用情况一般”的状态,其策略使用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补偿策略(3.20)→社交策略(3.06)→元认知策略(2.88)→情感策略(2.76)→认知策略(2.75)→记忆策略(2.62)。六个维度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是补偿策略和社交策略,认知策略与记忆策略的使用频率则相对较低,但无论较高还是较低,各维度均处在“使用情况一般”的框架中,这说明朝鲜族大学生在策略的使用中并没有出现极为明显的偏好。为了能够全面而清楚地揭示出朝鲜族大学生在各维度、各测试项目上的使用状况,并透视出影响其策略意识形成与策略使用的主要因素,本文接下来将分别从六个维度对50个测试项目逐一地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是朝鲜族大学生使用水平最低的一项。从表2中的具体统计数据可知:1. 朝鲜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做得最好的是能够将新学到的知识与已学过的知识相结合(C1);2.被试“通常不使用”单词卡或肢体语言来帮助记忆单词(C6、C7);3.在所测试的共9个项目中,有6项的平均值低于总平均分(2.84)。

朝鲜族大学生在记忆策略的使用上之所以呈现出上述态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策略意识的形成及策略使用的偏好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得知,初、高中阶段英语教师多注重对单词含义及用法的讲解,很少向学生讲授记忆单词的方法。这一方面与教师本身的策略意识淡薄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师本身的策略使用偏好有关。如调查中学生指出老师就曾经这样跟他们强调过:“这种方法是背单词最有效的方法,我以前就是这么背的,你们就这么记单词,肯定没错!”所以该班学生背单词基本上都是按照老师说的那种方法去做的,即便老师所说的方法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并不奏效,但他们还是会照做,只因为“这是老师说的”。

(二)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也是朝鲜族大学生策略使用水平较低的一项。从表2的统计数据可知:1.朝鲜族大学生更青睐于通过重复读、写记忆单词,并已达到了“通常使用”的程度;2.1.96、2.14、2.40三个平均值揭示出了被试通常不模仿外国人说英语、不阅读英文报刊以自娱、更不用英语写笔记、书信或报告等。这说明研究对象在入学前基本上就是通过传统的读、写等反复操练的方法记忆单词,不能通过多种渠道运用所学过的单词,没有将英语阅读当成一种乐趣,也没有养成做英语摘要、笔记的好习惯。

朝鲜族大学生在认知策略的使用上所呈现出的态势,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第一,传统的认知习惯在课堂中仍起着主宰的作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想法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使人们在认知时形成了一种只有将知识落在笔下才心安的心理定式。具体表现就是学校中教师及学生都非常认同“一本书、一支笔、一张纸”的读写式单词认知及记忆方法。第二,办学条件的制约及中、高考指挥棒的消极作用。在访谈中有学生坦言,“我们英语老师的发音特不好,跟录音带上老外的发音差远了,我们学校也没有外教,你说我们跟谁学啊?另外,我们也忙啊,那么多科目要学、要复习,哪有时间去练习口语或是看那些‘闲书(指英文报刊),用英语写书信、笔记或报告那就更不可能了,写给谁看啊?有那个必要吗?”由此可见,学生认知策略的形成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会受到教师及学校教育环境的制约。

(三)补偿策略

补偿策略是朝鲜族大学生使用水平最高的一项,其平均分为3.20,这说明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很好地使用了该策略。从表2的统计数据可知:研究对象在6个测试项目中共有3个达到了“通常使用”的程度,且另外3项均处在“使用情况一般”的框架内。这表明被试在阅读英语文章时,通常不会去查每一个不认识的字;当想不出某个单词的意思时,会使用意义相同的词;遇到不熟悉的英语单词时,也会猜测它的意思。另外,在英语会话中若是想不起某个词,他们也会使用手势或动作来表达。

朝鲜族大学生之所以在补偿策略的使用上表现得如此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中、高考压力的作用下,英语教师通常会使用题海战术以使学生能够牢记众多的知识点并形成一定的应试能力。那么,由于组成补偿策略的各个测试项目确实是考试中所必需的一种高效的应试技巧,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平时的大量练习中便逐渐形成了上述的策略使用特点。所以说,朝鲜族大学生在补偿策略的使用上所呈现出的高频状态可谓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而教师则扮演了领路人的角色。

(四)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的考察是由9个测试项目共同组成的。朝鲜族大学生对这9个测试项目的使用水平有一项已达到了“通常使用”的程度,即试着找出如何学好英语的方法。这说明研究对象就如何能够学好英语有着强烈的探索意识,能够有意识地寻求各种方法并从自身查找原因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但从调查中也发现,其在制定时间表,以使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英语方面就相对差一些,而且还做不到经常寻找可以用英语交谈的对象或寻找机会多阅读英语文章,也不经常考查自己英语学习的进展,这些都是其使用较为薄弱的方面。

朝鲜族大学生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之所以会表现出上述特点,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英语对他们来说是第三语言。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难免要受到来自母语及汉语的负迁移作用,这使得他们在学习中不得不寻找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实现克服负迁移、利用正迁移作用以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而他们在英语学习中不仅会特别留意听别人如何说、看别人如何做,而且还注意从自身找原因,这对提高其认知能力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点。但课题组也发现,也许是由于其自我管理意识稍差的缘故,致使其没有意识到制定时间表及经常考查自己学习进展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时地给予提醒及敦促。

(五)情感策略

情感策略的考察是由6个测试项目共同组成的。其中,朝鲜族大学生使用最好的两项是:当自己在英语学习中表现良好时会奖励自己;即使害怕犯错,但仍会鼓励自己说英语。虽然这两个测试项目的平均值并不是很高,但这也说明研究对象还是较好地使用了这两个策略。

朝鲜民族文化及其性格特征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对情感策略的使用。课题组在对研究对象进行英语学习策略问卷调查的同时,也对其性格特征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185名被试者中,只有12人认为自己的性格为内向,另有29人认为自己的性格为稍稍内向,而其余78%的学生都认为自己的性格为外向、稍稍外向或介于内向与外向之间。朝鲜民族本身所具有的那种豪放、开朗的性格特征不但使朝鲜族大学生在学习中表现良好时会通过某种方式来奖励自己,而且也使得他们在说英语时即使是害怕,但却也不会顾忌太多,他们会设法使自己心情放松,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其自身的性格特征是分不开的。

(六)社交策略

社交策略的考察是由6个测试项目共同组成的,从表2的统计数据可知:研究对象在英语交往中,当有听不懂的地方时,会要求对方说慢一点或重说一遍,遇到问题时也基本能够做到向别人求助或是要求别人改正自己的错误。这说明朝鲜族大学生在与人交往中敢于发问,有着较为强烈的交往意识,并能通过交往以寻求别人的帮助,这对提高其英语学习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但调查结果也表明,他们却很少与别人一起练习英语或是试图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朝鲜族大学生之所以在社交策略的使用上会呈现出上述特点,主要是因为其较为外向的性格特征使其不害怕与人交往,且敢于主动与人交往。另外,由于初、高中阶段更多地注重笔试成绩而忽视了口语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们错误地认为口语并不重要,进而忽视了口语的练习。访谈中学生也谈到,“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基本不讲国外的文化,也许是因为没有时间,或者那些对我们考试也没什么用吧!”可见,无论是学生忽视了口语的练习,还是不太知道英语国家文化的现状,这里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教师的不重视也着实地难辞其咎。

三、建议

在对朝鲜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状况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后,本文拟对我国的朝鲜族英语教育提出三点粗浅的建议:第一,加强朝鲜族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朝鲜族基础教育中,英语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已浮出水面。为此,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使我国的朝鲜族英语教育朝着良性的态势发展。第二,建构基于策略培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组建议在有条件的朝鲜族学校中,可考虑建构一种基于策略培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学校也应积极努力地培养一支“懂策略、肯专研、能培训”的专家型的师资队伍,以保证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高效运行。第三,策略知识纳入教师职后培训课程体系。部分教师策略意识淡薄、策略知识匮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为此,课题组建议在教师职后培训体系中增设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模块,以使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接受并掌握良好的英语学习策略知识,使他们终有一天都能够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学习策略专家。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2]钱晓霞.教师行为对学生学习策略形成的影响[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4).

[3]黎华.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与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5,(2).

[4]姚瑛.黔东南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分析[J].凯里学院学报,2006,(2).

[5]齐聪,俞爱宗.大学英语弱势学习群体学习策略培训的行动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3).

收稿日期:2014-01-09

作者简介:齐聪(1979—),男,吉林辉南人,延边大学师范学院讲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SBI模式的民族特色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培养的行动研究”(GH11044);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歧义容忍度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培养的研究与实

践”(吉教高字[2012]45号)

(四)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的考察是由9个测试项目共同组成的。朝鲜族大学生对这9个测试项目的使用水平有一项已达到了“通常使用”的程度,即试着找出如何学好英语的方法。这说明研究对象就如何能够学好英语有着强烈的探索意识,能够有意识地寻求各种方法并从自身查找原因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但从调查中也发现,其在制定时间表,以使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英语方面就相对差一些,而且还做不到经常寻找可以用英语交谈的对象或寻找机会多阅读英语文章,也不经常考查自己英语学习的进展,这些都是其使用较为薄弱的方面。

朝鲜族大学生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之所以会表现出上述特点,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英语对他们来说是第三语言。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难免要受到来自母语及汉语的负迁移作用,这使得他们在学习中不得不寻找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实现克服负迁移、利用正迁移作用以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而他们在英语学习中不仅会特别留意听别人如何说、看别人如何做,而且还注意从自身找原因,这对提高其认知能力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点。但课题组也发现,也许是由于其自我管理意识稍差的缘故,致使其没有意识到制定时间表及经常考查自己学习进展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时地给予提醒及敦促。

(五)情感策略

情感策略的考察是由6个测试项目共同组成的。其中,朝鲜族大学生使用最好的两项是:当自己在英语学习中表现良好时会奖励自己;即使害怕犯错,但仍会鼓励自己说英语。虽然这两个测试项目的平均值并不是很高,但这也说明研究对象还是较好地使用了这两个策略。

朝鲜民族文化及其性格特征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对情感策略的使用。课题组在对研究对象进行英语学习策略问卷调查的同时,也对其性格特征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185名被试者中,只有12人认为自己的性格为内向,另有29人认为自己的性格为稍稍内向,而其余78%的学生都认为自己的性格为外向、稍稍外向或介于内向与外向之间。朝鲜民族本身所具有的那种豪放、开朗的性格特征不但使朝鲜族大学生在学习中表现良好时会通过某种方式来奖励自己,而且也使得他们在说英语时即使是害怕,但却也不会顾忌太多,他们会设法使自己心情放松,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其自身的性格特征是分不开的。

(六)社交策略

社交策略的考察是由6个测试项目共同组成的,从表2的统计数据可知:研究对象在英语交往中,当有听不懂的地方时,会要求对方说慢一点或重说一遍,遇到问题时也基本能够做到向别人求助或是要求别人改正自己的错误。这说明朝鲜族大学生在与人交往中敢于发问,有着较为强烈的交往意识,并能通过交往以寻求别人的帮助,这对提高其英语学习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但调查结果也表明,他们却很少与别人一起练习英语或是试图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朝鲜族大学生之所以在社交策略的使用上会呈现出上述特点,主要是因为其较为外向的性格特征使其不害怕与人交往,且敢于主动与人交往。另外,由于初、高中阶段更多地注重笔试成绩而忽视了口语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们错误地认为口语并不重要,进而忽视了口语的练习。访谈中学生也谈到,“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基本不讲国外的文化,也许是因为没有时间,或者那些对我们考试也没什么用吧!”可见,无论是学生忽视了口语的练习,还是不太知道英语国家文化的现状,这里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教师的不重视也着实地难辞其咎。

三、建议

在对朝鲜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状况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后,本文拟对我国的朝鲜族英语教育提出三点粗浅的建议:第一,加强朝鲜族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朝鲜族基础教育中,英语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已浮出水面。为此,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使我国的朝鲜族英语教育朝着良性的态势发展。第二,建构基于策略培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组建议在有条件的朝鲜族学校中,可考虑建构一种基于策略培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学校也应积极努力地培养一支“懂策略、肯专研、能培训”的专家型的师资队伍,以保证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高效运行。第三,策略知识纳入教师职后培训课程体系。部分教师策略意识淡薄、策略知识匮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为此,课题组建议在教师职后培训体系中增设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模块,以使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接受并掌握良好的英语学习策略知识,使他们终有一天都能够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学习策略专家。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2]钱晓霞.教师行为对学生学习策略形成的影响[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4).

[3]黎华.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与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5,(2).

[4]姚瑛.黔东南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分析[J].凯里学院学报,2006,(2).

[5]齐聪,俞爱宗.大学英语弱势学习群体学习策略培训的行动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3).

收稿日期:2014-01-09

作者简介:齐聪(1979—),男,吉林辉南人,延边大学师范学院讲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SBI模式的民族特色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培养的行动研究”(GH11044);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歧义容忍度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培养的研究与实

践”(吉教高字[2012]45号)

(四)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的考察是由9个测试项目共同组成的。朝鲜族大学生对这9个测试项目的使用水平有一项已达到了“通常使用”的程度,即试着找出如何学好英语的方法。这说明研究对象就如何能够学好英语有着强烈的探索意识,能够有意识地寻求各种方法并从自身查找原因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但从调查中也发现,其在制定时间表,以使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英语方面就相对差一些,而且还做不到经常寻找可以用英语交谈的对象或寻找机会多阅读英语文章,也不经常考查自己英语学习的进展,这些都是其使用较为薄弱的方面。

朝鲜族大学生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之所以会表现出上述特点,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英语对他们来说是第三语言。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难免要受到来自母语及汉语的负迁移作用,这使得他们在学习中不得不寻找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实现克服负迁移、利用正迁移作用以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而他们在英语学习中不仅会特别留意听别人如何说、看别人如何做,而且还注意从自身找原因,这对提高其认知能力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点。但课题组也发现,也许是由于其自我管理意识稍差的缘故,致使其没有意识到制定时间表及经常考查自己学习进展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时地给予提醒及敦促。

(五)情感策略

情感策略的考察是由6个测试项目共同组成的。其中,朝鲜族大学生使用最好的两项是:当自己在英语学习中表现良好时会奖励自己;即使害怕犯错,但仍会鼓励自己说英语。虽然这两个测试项目的平均值并不是很高,但这也说明研究对象还是较好地使用了这两个策略。

朝鲜民族文化及其性格特征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对情感策略的使用。课题组在对研究对象进行英语学习策略问卷调查的同时,也对其性格特征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185名被试者中,只有12人认为自己的性格为内向,另有29人认为自己的性格为稍稍内向,而其余78%的学生都认为自己的性格为外向、稍稍外向或介于内向与外向之间。朝鲜民族本身所具有的那种豪放、开朗的性格特征不但使朝鲜族大学生在学习中表现良好时会通过某种方式来奖励自己,而且也使得他们在说英语时即使是害怕,但却也不会顾忌太多,他们会设法使自己心情放松,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其自身的性格特征是分不开的。

(六)社交策略

社交策略的考察是由6个测试项目共同组成的,从表2的统计数据可知:研究对象在英语交往中,当有听不懂的地方时,会要求对方说慢一点或重说一遍,遇到问题时也基本能够做到向别人求助或是要求别人改正自己的错误。这说明朝鲜族大学生在与人交往中敢于发问,有着较为强烈的交往意识,并能通过交往以寻求别人的帮助,这对提高其英语学习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但调查结果也表明,他们却很少与别人一起练习英语或是试图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朝鲜族大学生之所以在社交策略的使用上会呈现出上述特点,主要是因为其较为外向的性格特征使其不害怕与人交往,且敢于主动与人交往。另外,由于初、高中阶段更多地注重笔试成绩而忽视了口语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们错误地认为口语并不重要,进而忽视了口语的练习。访谈中学生也谈到,“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基本不讲国外的文化,也许是因为没有时间,或者那些对我们考试也没什么用吧!”可见,无论是学生忽视了口语的练习,还是不太知道英语国家文化的现状,这里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教师的不重视也着实地难辞其咎。

三、建议

在对朝鲜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状况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后,本文拟对我国的朝鲜族英语教育提出三点粗浅的建议:第一,加强朝鲜族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朝鲜族基础教育中,英语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已浮出水面。为此,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使我国的朝鲜族英语教育朝着良性的态势发展。第二,建构基于策略培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组建议在有条件的朝鲜族学校中,可考虑建构一种基于策略培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学校也应积极努力地培养一支“懂策略、肯专研、能培训”的专家型的师资队伍,以保证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高效运行。第三,策略知识纳入教师职后培训课程体系。部分教师策略意识淡薄、策略知识匮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为此,课题组建议在教师职后培训体系中增设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模块,以使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接受并掌握良好的英语学习策略知识,使他们终有一天都能够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学习策略专家。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2]钱晓霞.教师行为对学生学习策略形成的影响[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4).

[3]黎华.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与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5,(2).

[4]姚瑛.黔东南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分析[J].凯里学院学报,2006,(2).

[5]齐聪,俞爱宗.大学英语弱势学习群体学习策略培训的行动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3).

收稿日期:2014-01-09

作者简介:齐聪(1979—),男,吉林辉南人,延边大学师范学院讲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SBI模式的民族特色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培养的行动研究”(GH11044);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歧义容忍度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培养的研究与实

践”(吉教高字[2012]45号)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英语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读英语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剖析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酷酷英语林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