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戏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4-07-25文/王亚军
文/王亚军
戏曲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戏曲唱腔悠远缥缈,唱词古朴典雅,融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与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佳作相辉映,为语文课堂增色不少。
一、再现文字风貌,将文字活泼泼地呈现目前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某些篇目,已被改编为戏曲。初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观看由文字改编而成的戏曲,课本上枯燥的文字顿时眉清目秀起来,生气扑面而来。
鲁迅先生的名作《祝福》,文字较为艰深晦涩,学生读来,往往毫无趣味。初读之后,教师让学生观看张火丁主演的京剧《绝路问苍天》,张火丁开口一句:“雪添哀愁风添恨,一片素白地暗昏。”程派唱腔的委婉幽咽配上张火丁绝妙的表演,学生顿时被吸引,祥林嫂的形象,立刻在脑中活了。之后,进行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效果极佳。
二、补出文字后面的故事,展现文字所蕴含的深情
古老的文字,印于纸上,白纸黑字间的深情,学生往往难以体悟,泛泛读过,只觉了无生趣,毫无心神摇动之感。戏曲作品中,某些段子,就是围绕着课文中的某句话而展开的,通过对戏曲作品的欣赏,这句话背后的深情自然显露无遗。
《长恨歌》,千古名篇,为人称道。诗中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之句。京韵大鼓名家骆玉笙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剑阁闻铃》,就是围绕此句而来,讲了:玄宗夜宿剑阁,在冷雨凄风伴随叮咚作响的檐铃声中,思念惨死马嵬坡的爱妃杨玉环,一夜未眠到天明的情景。骆玉笙先生一句“我的妃子呀”,情真意切,不禁让人心酸惨凄,文字背后的情感,喷薄而出。
三、展现人物内心情感起伏,使书中的人物活起来
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向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困扰无数学生。如果说,通过一段戏曲,就能让一个文学人物复活,那何乐而不为呢?
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林冲山神庙幽微的心理,学生往往难以准确把握。京剧大家李少春先生代表作《野猪林》中的经典片段“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一段,就将林冲此时的满腔愁苦、一怀愤懑形象道出。学生欣赏了此段,林冲无路可逃,逼上梁山的形象也就活了起来。
戏曲艺术,古老幽深;语文教学,亟需突围。将戏曲艺术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未尝不是一种新办法,二者相得益彰,既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又传承了文化,提升了素养,善莫大焉。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