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藏的高贵

2014-07-25杨柳岸

延河 2014年7期
关键词:吝啬鬼葛朗台结尾处

杨柳岸

周瑄璞的小说《隐藏的欧也妮》构思很巧妙,它有一个很经典的“原型”,还有一个很时尚的结构。很经典的“原型”,就是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小说的外在故事框架却很时尚,用了当下电视剧热衷的题材:一对婆媳。婆媳为天敌,这很有世俗生活的烟火气息。如此一庄一谐,也算和谐。并且,小说中这对婆媳关系,也很喜剧地化用了《欧也妮·葛朗台》里那对父女。在小说《隐藏的欧也妮》中,爱财如命的吝啬鬼葛朗台是由儿媳妇姜小红“扮演”,而纯洁忠贞善良的欧也妮角色形象,是由婆婆“扮演”的。

其实,姜小红“扮演”爱财如命的吝啬鬼葛朗台,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愿的,她绝非文艺女青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姜小红喜欢上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她对这本小说中的两个人物爱恨分明。对于葛朗台,她“要好好研究下葛朗台老头的敛财之道,学习他对金钱和财富灵敏的嗅觉,学习他的无情和冷酷,主要是通过榜样的力量不断树立对财富的热爱和永不停歇的欲望。”而对于其女欧也妮,她认为“我说这娃也太傻了吧,把爸爸给自己的金币全都给了不争气的堂弟,还等着人家回来娶她。最想不通的是痴等几年知道堂弟变心后还替他还债,还给他写信,祝他幸福。那,自己这么多年就白等了?自己那些金币就白扔了?自己的青春就让这耽搁了自己一生的小子给毁了?看完小说好多天,姜小红都生欧也妮的气。”

姜小红以葛朗台为正面榜样,以欧也妮为反面教材,努力给自己积累财富。她几乎成为中国当代版的葛朗台,钱成了她衡量事物的唯一标准。作为这个人物的反衬,小说中也描写了一位姜小红的同事兼好友小苏。小说结尾处小苏调离时,也主动断了与姜小红的“友谊”,看来她是看不起姜小红所作所为的。当然,如小说中所描写的,姜小红的种种爱钱之心、敛财之举,都还离人之常情范围不是很远。往严重点说,也不过是满身铜臭味的庸俗小市民心理罢了。有人要欣赏她精打细算会过日子的精明,也有充分的理由,特别是在当代这个人人为钱打拼的大环境之下,谁要说他不爱钱,总难免有伪君子之嫌。

一次偶然机会,向往葛朗台式精明的姜小红,竟然在她的家里发现了一位“隐藏的欧也妮”,那就是她的婆婆。她偶然发现了婆婆私藏的七万元钱,爱钱如命的她岂能轻易放过这笔钱?小说以这七万元钱为线索,引出了隐藏在婆婆命运中的一段爱情往事。如果说欧也妮的经历是悲剧的话,那么婆婆的爱情最终却是感人的正剧。婆婆就像《廊桥遗梦》中的女主角,爱之深,却还不忘记责任。当老伴因病去世后,她安排好家中事务,就去东北与她的旧情人再续前缘。这也算有情人终成眷属。

小说以一个极世俗的视角写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小说所说的“隐藏的欧也妮”,不仅仅只指姜小红的婆婆。这只是小说的表面,而小说更深一层是针对姜小红而言的。姜小红是我们芸芸众生的代表,我们和她一样,具有各种自私世俗的品格,为满足各种私欲而寻找借口与理由,其中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就是成功,而衡量成功的标准之一就是金钱。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也有一个“隐藏的欧也妮”,那就是我们的善良与爱。

小说结尾处写到姜小红在婆婆的感召下思想的转变,正说明了在她这样庸俗的内心深处也隐藏着一个欧也妮,只是以前没有被发现被触及。婆婆用自己的经历,给儿媳上了一课。让儿媳懂得:爱,就是付出,是奉献。

猜你喜欢

吝啬鬼葛朗台结尾处
蛋炒饭的哲学
用"设疑"体现“学让引思”
编辑小语
吝啬鬼
我的“葛朗台”同桌
老葛朗台性格特点及其形象意义
智服吝啬鬼
烘云托月月更明
不要吝啬鬼你的鼓励
The mean man’s party 吝啬鬼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