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山与圣湖

2014-07-25谢恩主

延河 2014年7期
关键词:旗杆神山佛像

谢恩主

神山

刚到阿里不久,我就在民歌中听到“神山”“冈仁波齐”。本以为是两个概念,后来我才知道,它们指的是同一座山峰,藏族人把冈仁波齐山尊称为神山。

神山是一座雪山,傲立于群峰之上,形状甚为独特,整个山峰像一个天然的金字塔,积雪覆盖,没有棱角;峰顶稍下几处岩石突出,没有被白雪完全覆盖,又像一张微笑的弥勒佛脸。独特的雪山美景和广为流传的神奇故事,使我产生了尽早目睹神山的强烈愿望。

2010年8月底,单位利用周末组织大家去普兰,听说要路过神山,我的心里一下子充满期待。过了门士乡,翻过几条沟,接近巴嘎乡路口的一个小桥边,车子停了下来。

我们从车上下来在路边休息,希望过一会儿可以见到神山。那天雾太大,把个神山裹得严严实实。土旦双手合十,向着神山方向祈祷。等了好久,雾还是没散,我很失望。正准备上车,突然听到有人叫道:“云开始散了,能看见了!”我一抬头,只见云雾深处露出一个玄月型的白色峰顶,云层盘旋却也清晰可见。接着,玄月向下延伸,云层散开,峰顶全露出来了,酷似一张佛脸。在云雾的衬托中,“这张佛脸”没有微笑,却也宽厚慈祥。同事贡布指着佛脸鼻梁处,问我能否看到神山中间那个槽,解释说那是佛教和本教祖师在神山斗法时留下的。“神山俊秀壮美,神秘莫测,佛教和本教都想据为己有……”贡布给我讲起佛教与本教争夺神山的传说。

听着遥远的传说,看着云雾中的山峰,我强烈感受到神山的神秘气息。后来,我有幸看到了夏季晴空中的神山。2011年7月中旬,我陪两位记者去普兰采访,去时是中午,却云蒸霞蔚,神山深藏不露。普兰采访结束后,我们约定不吃早饭返回狮泉河,希望见到神山。功夫不负有心人,上午11点左右我们到达巴嘎乡,晴空万里,神山尊容一览无余。群峰之中唯一的雪山,映衬在蓝天中,冰雪如镜,晶莹剔透,光彩夺目,圣洁威严。神山脚下的广阔草地上,牧羊姑娘看着羊群在吃草,冰清玉洁的美妙构图令人震撼。我们下到路边的戈壁石块上留影,心中有一种空灵如镜的愉悦。正在兴奋之际,神山顶上飘过两朵白云,倒映在石块中的清澈水潭,如真似幻,让人难辨,妙不可言。

我有了攀登的愿望,想到神山上看个究竟。这个想法一出,许多人都反对,尤其是藏族同事纷纷劝阻。神山海拔6600多米,常有风雪,寒冷、缺氧不说,路滑难行,要是体力不支,万一遇到危险,在山上又难以救护。我暂时放下念想,却增加了对神山的向往。听说神山高不可攀,迄今没有人登顶。宗教经典上说,神山是宇宙中心,神圣庄严而不可攀越。神山是信众朝圣的路,了解神山的人,都说“转神山”,没有“登神山”之说。转神山,不仅是信众的夙愿,也是许多旅游者的向往。

机会终于盼来了。2012年5月,我们一行去神山圣湖为邻邦朝圣者发放宣传画册。印度、尼泊尔信众朝圣,都要从普兰入境,然后从圣湖到神山。我们先在圣湖发放画册,返回时住在神山脚下的巴嘎乡。第二天早上,我们一推开门,就看到人群向东北方向涌动,其阵势不亚于内地长假出游。我们走上一个高台,下面是一块盆地,早已人山人海,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服饰的人们,在一根被支起的大旗杆周围忙碌着。有的地方喇嘛聚集诵经,有的地方大师们用小喇叭一样的东西为朝圣者摸顶,有的在集中焚香,有的在旗杆上系哈达,有的在座地等待,有的在穿梭拍照。同事米玛说:“树经幡是神山的重要佛事活动……”

每年藏历四月十五,即释迦牟尼的诞辰日“萨嘎达瓦节”这天,要在神山西南色雄圣地上重树大旗杆。人们提前将旗杆放倒,把旧经幡拆下来发给朝圣者或农牧民信众,作为圣物带回家用作祛病消灾。节日前一天把新的经幡换上,并把旗杆竖起一半。旗杆高达24米,加上五彩经幡和各种哈达,又高又重。为防止被狂风刮倒,旗杆深埋地下,周围用牦牛大小的巨石加以固定,还用粗大的牛皮绳从四面八方绷紧。

米玛正说着,长号声响起,一个穿着红色僧衣的主持站在高台上指挥着,一群喇嘛向着旗杆处诵经,旗杆四周的牦牛石堆旁人们在准备拉绳子。主持向神山朝拜,然后双臂挥起。刹那间,鼓乐齐鸣,人声鼎沸,一根巨型旗杆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重新竖起,喇嘛和牧民向空中抛洒糌粑、香料。五颜六色的旗幡和哈达在高空猎猎飞扬,发出震撼人心的呼响,滚滚的桑烟燃起,袅袅的云烟弥漫蓝天。

这时,看到经幡下的人群散开,开始转山。我们向上走,看到一块巨大的红色岩石,几十米的范围,有老百姓从地上取沙土装进口袋。米玛告诉我,这是天葬台,有名望的人在此天葬,老百姓将这里的土带回家,遇到丧事撒土,有送往神山天葬的意思。经过天葬台,看到神山西面山麓有一座依山而建的寺庙。“那是曲古寺,神山周围有五座寺庙。”米玛走得快,我跟在后面,听他讲神山寺庙的传说。他说曲古寺得名于寺内供奉的天然佛像。这尊天然佛像是由一位大悲观世音化身的行者,自噶尔夏奶湖中取出,被古格王泽德供奉在一座名寺内。后来,冈仁波齐曾化身为七名印度苦修僧前往该寺化缘未果。于是,生气的冈仁波齐用法力将这尊佛像迎请到现在的曲古寺。这之后,古格王室为了这尊佛像,曾发动过一场战争。古格兵闯入寺庙,要取回这尊佛像,佛像却重如巨石,纹丝不动。古格兵套上绳子,用力拖拉,拽到黑瞻巴拉宫前,再也动弹不得,就弃之于乱石丛中。他们又气急败坏地入寺抢夺那若本琼的法螺和斋僧大锅,可是法螺被神山主使用法术谴回寺庙,而当古格兵用斋僧大锅熬茶时,茶水立即变成鲜红的血液,吓得他们弃锅而走。后来,一位老人路过发现佛像被遗弃在乱石中,觉得很难过。这时,佛像说话了:“请把我带回寺庙。”老人惊奇地感叹道:“古格众兵都力不从心,我一个昏庸老朽又怎奈何!”佛像坚持说唯他能将佛像送返寺庙。老汉半信半疑抬起佛像,果真轻若柳絮,很快送回寺庙重新安坐。

“现在还能看到法螺和大锅。”说话间,我们到达曲古寺,发现两个年龄较大的藏族老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前去转山,而是围着古寺磕长头。米玛告诉我,他们年龄大,无力转山,这里转十三圈等于转神山一圈的功德。出了寺庙,发现西面墙上的法螺和斋僧大锅的印记依然清晰可见。我兴致有余,想继续往前走。米玛说再向前行路就难走了,海拔太高,天冷路滑,转山路还有40多公里。天色已晚,我只得放弃,便在曲古寺转了三圈,一了转山心愿。回首看转山道上的人们,他们艰难地往上攀登,是那么虔诚和执着。千百年来,素昧平生的他们,为了一个信仰在神山相遇。而神山,也以宽厚慈爱的胸怀启迪和感化着他们。

不过,我心里仍在琢磨:神山是朝圣者的精神高地,是藏民心中的香巴拉,他们转山倒是自然。那些远在内地和海外的人,为何要历经千险来瞻仰神山呢?

去年7月初离开阿里时,我乘大巴车走拉萨,再次路过神山。车近神山时,天空突然飘起雪花,而眼前完全是一片阳光。“你们看太阳雪——”司机大声说。原来是头顶上飘过一片云,向逆光方向移动。雪花太美了,在阳光照射下晶莹透光。我把手伸出窗外,几朵雪花落在手上,瞬间就消失了,只留给手掌一丝清凉的感觉。云雾缭绕,神山时隐时现。看着阳光下的雪花,我突然想道:神山冰雪之容古今常现,一朵雪花落在掌上瞬间消失,若是落在神山峰顶可能要上千年,甚至上万年才能变成水滴。人的生命短暂,也许神山给了各色人群的精神想象,让他们到了神山都有所获。

十来分钟后,雪停了。车到神山脚下,忽然一片惊呼声:“彩虹!”神山顶上的巨幅彩虹一直延伸到眼前的戈壁草原。司机停下车,大家纷纷寻找最佳位置观看拍照。这时,前方不远处一对藏族母子,跪在草地上,对着神山虔诚地叩拜,彩虹就在他们的头顶。藏族老百姓心中,神山是连接天界的阶梯,也许这对母子认为彩虹是个神迹,会赐福赐德。

我静静地站着,凝神眺望,仿佛聆听到神山传来的亘古天籁之音,久久地回荡在阿里高原。

圣湖

阿里有个大湖,名叫玛旁雍错,人称“圣湖”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水体最深、水色最透明的淡水湖。

站在湖边眼前一亮,碧绿的湖水一望无际,如临大海。湖水什么样子,打个秦岭潭水的不恰当比方。秦岭山间的潭水,面积不大,却清澈透明,碧绿诱人,你试着把它放大一万倍搁在你面前,这样也许能找到如临圣湖的感觉。湖水平如明镜,雪山白云倒映其中;微风过处,水波荡漾,光彩夺目。一刹那,我好像离开自己的身体,在高空俯瞰广袤的碧色湖水。这时,几只洁白的候鸟轻轻飞过,在湖面与蓝天相接处升起两团白云。云团慢慢升高变幻,竟然呈现出一副巨龙的图案。“‘神龙现身了,”扎西叫道,“见到龙形白云就是有福了,你在阿里一定会顺利的!”我看到扎西双手合十,向湖水鞠躬。这是我到阿里后第一次见到圣湖,听他这么一说,很高兴地向水边走去。湖水就在鹅卵石上,没有泥沙的过渡,一尘不染,清澈见底。扎西把湖水浇到脸上,说洗脸可以洗掉烦恼和晦气,带来健康和好运。8月的湖水,温度适中,水浸在脸上顿时一身轻松。“湖太大了,水太美了!”我情不自禁地感叹。扎西说圣湖大得很,但究竟有多大,他说不清,只知道朝圣的人转湖一周得走三天三夜。圣湖的圣洁与美丽把我深深吸引了。从那以后,只要时间允许,每次到普兰,往返路上我都要下车看一看圣湖。

后来,我了解到很多关于圣湖的故事。阿里的同事米玛告诉我,圣湖曾经有几个名字,最早叫玛垂错。远古时期有位慈悲的国王走出王宫散心,路上看到老、病、死者悲痛心酸的场面,顿生怜悯之心。从此,国王把大量的衣物和财宝发放给臣民,大量煮米救济穷人。他派人在地上挖了个大坑,把淘米水倒进去,慢慢地把坑灌满了。于是坑内的米水变为湖水,大坑变成湖泊。湖水开始热气腾腾,长年日久变得十分清凉,就称为玛垂湖,含清凉之意。坑满米水四溢,便有了四大著名河流,东为马泉河,南为孔雀河,西为象泉河,北为狮泉河。这便是圣湖被称为“世界江河之母”的由来。后来,人们发现玛垂湖水具有“甘、凉、软、轻、洁净、不臭、益喉、利腹”八种功德,便改名为玛旁湖,尊享不负功德之美誉。佛教传入西藏后,开始把玛垂错更名为玛旁雍错,意为“永远不败的碧玉湖”。

圣湖鱼干治病的事也让我很感兴趣。鱼在湖水里,是圣物,当地人不捕鱼。每年湖水解冻时,有些鱼搁浅在沙滩上冻死了,人们把它们捡回来晒干,就成了鱼干。据说,圣湖鱼干可以驱寒,让女人顺产。我在圣湖边从来没有见过鱼干,感到很神奇,一询问才知这些鱼干被藏医拿走了。

2012年5月,藏族一年一度的萨嘎达瓦节到了,信徒们将要转神山圣湖,到塔尔钦参加树经幡佛事活动。我和几个同事趁印度信徒来朝圣时发放画册,对外宣传阿里的人文风光和发展变化。圣湖边一个山坡上,一群穿着整齐的印度信徒围着一小堆火坐着。我以为他们在野炊,仔细一看却又不是:一小堆火被整齐的石块围得方方正正,一个中年妇女在念经,一个长须男子拿着海螺吹号,信徒们都向着小火堆磕头,坐起来时向火堆撒粉末状的东西,似乎有面粉和香料。我们向圣湖东边走去,突然看见四五个肌肉健壮的卷发中年男子,正在裸身洗浴。有个只穿内裤的中年男子站在湖水里双手合十,然后把一串钥匙弯腰浸在水里,连浸三下。原来那个钥匙链上有他妻子和儿子的塑封照片,放在水中浸一浸,让他们有个好运。这时,又有一个男子拿着木碗走进湖里,用木碗盛满水双手举过头顶转着身子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倒下一些,然后把全身浸在水里。我看得很好奇,同事米玛笑着解释,向四个方向倒水表示洗彻底了。佛教认为玛旁雍错是胜乐大尊赐给人们的甘露,可以洗尽“贪、痴、嗔、怠、妒”五毒,涤除心灵的污垢。圣湖四方各有一个洗浴门,东为莲花浴门,南为香甜浴门,西为去污浴门,北为信仰浴门。看来这几位信徒正在南浴门洗浴呢。

看着信徒们在忙活,我们到湖边洗脸说话。同事米玛说,印度人把圣湖称作“马拿·萨诺瓦湖”,认为这里是大神湿婆和他的妻子乌玛女神的浴池。印度佛教经典认为,凡是身体触到萨诺瓦湖的土地,或在它的浪潮中沐浴过的人,将走进勃拉马的天堂;饮过它的水,则将升入西瓦的天宫,并免去百次轮回之苦。即便是牲畜,只要踏过它的土地,喝过它的水,也同样可以升入勃拉马的天堂。

印度信徒沐浴结束,回岸边取容器到圣湖取水,有的用塑料壶,有的用矿泉水瓶,把所有能盛水的器具都装得满满的。他们要把圣水带回家送给亲人和朋友,用这一滴滴圣水驱逐疾病痛苦。我们发了画册,正要离开时,发现两三个藏族老人五体投地,磕着长头过来了。我问米玛他们洗不洗浴。米玛说,藏族人洗浴只是象征性地把水洒在身上,并不把全身浸在水中。看着历尽千险的印度朝圣者和虔诚的藏族信徒,我心生感慨,不同信仰不同地域的人共享圣湖,共同朝拜,这不正是宗教的和谐,国家之间老百姓的友好相处么?

责任编辑:王彦骁

猜你喜欢

旗杆神山佛像
年卜热桑神山
扎色神山
抗疫专题
迎接新学期
旗杆到底有多长
老战士
佛像面前的 菩萨
佛像面前的菩萨
转山之路
换旗窃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