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评课的标准与内容

2014-07-24张正艺

甘肃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听评课新课改标准

张正艺

〔关键词〕 新课改;听评课;标准;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0—0060—01

开展听评课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一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而且对促进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将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该如何听评课谈几点看法。

一、 听评课的标准

1.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制定出体现本学科特色、体现对学生素质培养、符合学科教育逻辑的教学目标。

2.准确把握新课程教材。处理教学内容时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主线明晰、重点突出,使全体学生能快速掌握学科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基本知识、实验操作技能与研究方法,在开发学生智力与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收获,课堂教学效果好。

3.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组织、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既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又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注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5.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积极创造实验条件,开展实验教学,能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概念直观形象,课堂教学效率高。

二、 听评课的内容

1.评课堂教学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关系处理。无论哪一学科的教学,都要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注意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挖掘教材中具有德育意义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所以,我们要看教学中教师在重视“科学性”和科学素养的同时,是否也能重视开发课程中的人文精神,重视学生人文素养、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2.评教学目标的制定及达成。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它与以往的教学目标具有较大的区别,特别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在以往的教学中是不被重视的,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特别重视这两个维度目标的达成。所以,我们要看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具有着力体现三维目标的意识,教学目的是否明确、全面、有针对性。要看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

3.评“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落实。新课程提倡在知识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使教学过程变成是探索知识之所以成为知识的建构过程。所以,我们要看在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遵循教学基本规律,针对学科的课程特点实施教学。看教师在课堂上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设计的问题,能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否做到突出重点有技巧,攻克难点有方法。能否抓住关键,以简驾繁,所教的知识是否做到了准确度高、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技能是否得到充分的训练。

4.评师生之间的互动意识和互动程度。新课程的亮点,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提倡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互相配合。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所以,我们要看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无创新,能否引导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方法,参与状态如何;看教师是否把学生当成课堂学习的主体,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有反思的空间与时间;看师生关系是否良好,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看教师的职能是否真正发生了变化,是否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服务者和参与者。

5.评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新课程视野下的教学基本功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水平和敏锐的反应能力,具有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科教学开辟了广阔的途径,教学中仪器、图片等手段的应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看教师的精神状态是否振奋,教学语言是否清晰准确、科学精炼、生动形象,板书是否规范合理的同时,还要看教师多媒体的使用是否科学、适时、适度,能否较好地控制教学环节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听评课新课改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课堂教学诊断:铸造现代校本教研新景观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