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景与美境

2014-07-24龙灿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竹枝武夷山竹林

龙灿

在江西境内远眺武夷山,发现它是一座座山峰。可是近距离看武夷山,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我们于7月末进入武夷山市。在居住的房间里往外看,四周被山包围着,难怪在高速公路上会经过那么多的隧道。休整一天后,我们向林区出发了。

在林区的公路上,愈往前走,感觉更凉爽。原来路旁有许多竹子,密密麻麻,遮挡了太阳。有的竹子像高楼似的直伸云天,有的刚出土的竹笋直径大约10厘米,高比竹筷还高,还有的竹子旁逸斜出……

车渐渐慢下来。我跳下车,跑到竹林中。

山中的竹子,是一种美景。置身于竹林中,听着竹林摇晃的声音,听着这个声音,感觉进入了美境。一阵风吹来,竹子的枝叶相互摩擦着,产生了“哗哗”的响声。车继续前行。这时,我看见小河里开始泛起点点波纹,原来是下雨啦!可路上只有几滴雨点,而且很干燥。原来,是密密麻麻的竹子为我们挡了雨。这密密麻麻的竹子就像一个竹林隧道,把我们包围着。我好像还体会出一个词“坚定而不拔”。从小我就听过一句话“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到了终点,我看见了路边有一条小河。我急忙打开车门、跳了下去、跑到河边。只见小河非常清澈,透过河水,可以看见水底的小鱼小虾。站在河里,河水特别清凉。我又下河游泳,河里的水质非常好,我喝了一口水下去,感到无比清甜。我还在水里睁开眼睛,我看见了河水下面有块大石头,大石头下有几只大螃蟹在水里挥动着大钳子。这种美,是一种流动的美。

景是实的,境是虚的。水和竹的意境是不相同的:水是流动的,竹是静止的。正可谓“静出于竹,修身于竹。”只有到了这里才知道,竹林中有闹市人最需要的清净。难怪苏轼会写下赞美竹林的诗句“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那武夷山的水呢?没错,水虽然不是静止的,但能洗去一身的疲劳。水还能洗去忧愁呢!水能承载小船,也能把船沉没。水是有生命的,他有温柔的时候,温柔似母。但它刚毅的时候,像个猛兽吞噬房屋、村庄,人们美好的梦。

离开武夷山后,我回忆起这美景,竹, 在心里吟诵了一句古代名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还回忆起那温柔又刚毅的水,让我铭记一句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在想,如果有一个美景,会让人兴奋;但如果有一个美境的话会让人放松让人“飘飘欲飞”。

我爱武夷山的美景,我也爱这里的美境!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崇仁路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竹枝武夷山竹林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苦竹
高节临风(竹)
运动会开幕啦
赣闽两地签署协议:共同呵护“同一个武夷,同一个遗产”
竹林野炊
情寄苍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