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要关注智谋的应用
2014-07-24刘伟霞
刘伟霞
历史教学中智谋主要体面在哪几个方面呢?
1.体现在政治上智谋。一定意义上讲,一部中国政治发展史,就是各种政治智慧与谋略应用的历史,从秦吞并六国所采用的“远交近攻”政策,到后来历代王朝所采取的一些较为开明的、先进的政治、经济等政策,都体现了一定的政治智慧与谋略。而每一项政治智慧与谋略的应用,又都带有一定政治方面的目的。如:北宋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政权,后来又采取“怀酒释兵权”的办法解除一些权臣重将的兵权,就具有一定的曲型性和代表性。当然赵匡胤所采取的这些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不过是一种政治权术的应用,但这种政治权术的应用恰恰又体现了他一定的政治谋略,并收到了他所预想的效果。所以,我在解读这段历史时,就一定会让学生明白,政治智谋不仅是一种手段与权术,更是一种政治智慧与政治哲学,我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讲解,不能就历史事件而讲历史事件,这就失去了教学最初的意义,我们说初中历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了历史知识,了解历史故事,而是通过这些表象的东西,学会分析历史事实后面本质的东西,假以借用,最终达到让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本质,学会用历史思维方式来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效果,才是真正学到家了,老师才是真正教到位了。
2.体现在军事上的智谋。在军事上应用智谋历史事例,中国历史上更为多见。如果《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等,这些兵书战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中国古代军事智慧与谋略运用的总结。如:著名的“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役。再如:解放战争中,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即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军事智慧,更展现共产党人的惊天大勇。通过赴重庆谈判,表明了共产党人追求和平的诚意,揭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真实面目。在介绍这些方面历史知识时,我通过给学生补充一些相关历史资料让学生更深层次剖析这些历史事件背后潜在的因素,比如说“淝水之战”,东晋在我少敌多的情况下能操胜券,除了运用了好的军事智慧外,还要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勇气。军事智谋背后还要有心理素质的较量。
3.体现在外交上的智谋。历史教学中体现外交的智慧与谋略也很多。如秦灭六国时的近攻,同合纵连横的外交手段,最终达到了统一的目的。在讲这段历史时,我用大屏幕展示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并让学生了解当时在七个诸候国中,力量比较大的齐国在东方,离秦国最远,但它确是秦国统一中国的最大障碍,也是秦国最为顾虑的国家,为了更好地实现统一的步伐,他采用先稳住齐国的办法,所以采取远交东方齐国,近攻附近小国,以解决战争的后顾之忧,但当它力量丰满,有足够力量灭齐国时,他就破坏这这种交好的政策。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非常棒的外交政策,正是借助这种外交政策才使秦国最终得以实现统一天下的宏图伟业。这是中国体现外交谋略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除此之外,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也是我国古代外交史上比较成功的典型,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为后来了解西域的风土人情,对两地政治、经济的交流做了良好的铺垫,同时,也加强了内地对西域的管理。这些史实都体现中国外交的智慧与谋略,并收到一定良好的效果。
4.体现在科技上的智谋。在历史教材当中,反映科技发明创造的历史事实很多。而每一项发明创造的出现,都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同时,每一个发明创造的出现,又都体现出了当时历史时期人们的智慧与谋略。
那么,历史教学中智谋运用的讲解又该如何进行呢?
在历史上,各种智谋在各个方面的应用,都与当时社会历史背景密不可分,弄清其中的各种关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事实、历史事件中各种智谋运用的来龙去脉,就需要运用恰当的讲解方式。
1.依据教材进行讲解。这种讲解方式就是运用历史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向学生详细讲明历史事实和历史事件所应用某种智谋的目的和过程、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所收到的效果和所产生的意义。
2.借助资料进行讲解。这种讲解方式是对教材讲解的一种配合和补充,通过采用教材的以外相关历史资料,包括一些影视、音像资料,使学生更进一步详细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历史事实和历史事件。进而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智谋应用的更多具体细节和相关知识。
3.利用实物进行讲解。主要是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历史遗迹、古物等。向学生讲解相应历史事实和历史事件,回归历史,感受历史,触摸历史,对某段历史进行直观的、具体的、集中的讲解,增强学生的感观印象,让学生记忆颇深。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中相关历史事件智谋的运用,对于启迪学生思维,增加历史智慧,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应该重视。
(作者单位: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