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班主任差生转化工作的反思

2014-07-24康桂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转化方法问题学生班主任工作

康桂芳

内容摘要:差生形成是长期受不良影响或接受不正确的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在“差生”的转化工作中不能急于求成,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在转化过程中,我们不能因为暂时没有转化效果而放弃。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运用激励的方法,建立起他们的自信,从他们拥有的特长中树立他们的信心,摆脱其心理自卑,增强其意志力。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问题学生 转化方法

一.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

“问题学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差生,在今天这个大环境下特别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还提差生似乎说不过去,但亲历小学教育,特别是班主任工作中,我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中确实存在大量的差生。这些学生是怎么差了的呢?经过观察和调查我发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学校超级大班的出现。这几年大量的农村孩子涌入县城,各个小学、中学人满为患。县城几所小学在县教育局明令划分超级大班之前,各个年级各个班少则七八十人,多则八九十人,有些学校个别班甚至超过一百人,“划超”之后,小学各个班的人数也还是在七十五人左右。超级大班的出现,使教师心力交瘁,顾此失彼。

2、家庭教育的缺失。一般来说,差生的家长是教不得法、娇严失当。

3、学校教育上的偏差和过失。首先,这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教育为了升学,因此就要进行不断的分类、淘汰,致使一些学生丧失了信心;其次,是由于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不同,致使那些需要时间长的学生不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时间久之便沦为问题学生;同时,有的教师对学生期望过高,对学生估价往往脱离学生真实情况,致使教育方法不当,或有的教师言行不一,方法简单,工作敷衍塞责,对学生态度冷淡无情,或过分讨好学生,不敢严格要求,或对学生轻易给予表扬。

二.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

我们教师在思想方法上要转变教育观念,用辨证的观点对待问题学生,要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去感染“问题学生”。所谓教师人格的力量,是指教师个人的思想品格、知识才能、道德情感、意志作风等,即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1.在转化差生的工作中,“爱”是我们教师在转化差生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如果没有爱,就谈不上是什么灵魂的工程师!也许有教师认为,我有知识,我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好了,但我们知道,学生真正获得知识的多少是靠他自己;如果老师的形象没有走进学生的心里去,学生没有认同老师,那什么章程也难以行通。所以以爱为基点,营造一个友好的氛围是我们老师从事这一工作的最基础的起点。因此,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更应该厚爱差生,分析差生的心理,找出差生差的症结。

2.古人有“因材施教”的说法,现在我们也应该这样。差生的差是多种原因导致的,所以我们要针对差生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措施。特别是把问题学生的教育放在生活中去。我们以前的教育缺乏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水平,使学生普遍感受不到生活的丰富性和乐趣,甚至变成“问题学生”。大量事实也证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作为老师我们也不难发现,那些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父母,对生活有深入体验的学生,对学习往往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感悟,其学习动力强,效果和质量也比较高,学习过程也显得轻松愉快。因此,我们要把教材中空洞的不切实际的例子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然,教育“问题学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不仅需要我们当老师的努力,还需要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而且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也必须锤炼自己,让自己具有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在教学上多下功夫,肯吃苦,才能教育好问题学生,才能成为他们信赖的榜样!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冶力关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转化方法问题学生班主任工作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爱在字里行间
为孩子创造闪光的机会
班主任工作之“慢”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