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模具拆装》实践教学的改革及效果

2014-07-24肖海峰,刘峰,史秋月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2期
关键词:汽车行业实践教学

肖海峰,刘峰,史秋月

摘要: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具有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运用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汽车行业;实践教学;应用型汽车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036-02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任务。而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指具有显著行业背景、学科分布相对集中、长期服务于行业发展的高等学校。[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是一所具有汽车行业特色的地方高校,一直承担着为汽车行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工程系坚持以汽车工业为主线,立足于湖北十堰,依托于东风汽车公司,面向汽车行业,力求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一、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

材料成型加工是现代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多规格的,既需要工程研究型的人才,也需要工程应用型的人才。经过全面分析,在学院总的人才培养目标下,确定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材料成型工艺及装备的设计、制造、试验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中确定了人才类型是工程应用型,服务面向生产第一线,并提出了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素质要求。我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围绕学院的办学理念及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材料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三体系、三平台、三模块”的汽车材料人才培养方案:

由图1不难看出,我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以理论教学体系为主线,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以素质拓展体系为支撑的一种着重于学生面向生产一线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模具拆装》实践教学的问题分析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2]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着实践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现象,是一种严重畸形的教学体系。合理的教学体系应该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线,而实践教学体系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且还应该是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并验证其正确性的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有些理论知识会在实践当中慢慢被淘汰和更新,理论和实践本身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我院所开设的《模具拆装》是一门立足于专业基础平台,面向模具方向的学生所开设的综合实践教学课程,它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实际教学当中发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模具拆装》仅仅局限于《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等专业课的实验教学环节的授课,学时较少,学生不能充分领会到《模具拆装》的全部知识点。

2.教学多以老师拆装、讲解为主,学生拆装、理解为辅的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

3.授课结束后,学生仅仅撰写一份《模具拆装》报告,阐明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与提高。

三、《模具拆装》实践教学的改革及效果

1.《模具拆装》实践教学的改革。根据教学中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主要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①将《模具拆装》更名为《模具拆装综合实践》,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独立开课,为期两周,这样就解决了《模具拆装》实践教学环节附属于《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理论教学的问题,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衔接更加顺畅。②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按照要求独立完成冲压模、注塑模拆装各一套,拆装过程中,要求学生测量所拆模具的每个零件尺寸并做好记录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工程意识。③拆装结束后,每组学生要根据本组所测得的模具零件尺寸完成模具的三维零件图及总装配图的绘制,最后将模具安装在教学专用压力机上完成模具的安装与调试,撰写《模具拆装综合实践》报告不仅要阐明模具的工作原理,还要讲述该模具的优缺点及改进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④指导老师统一安排学生进行答辩,成绩评定主要从学生平时表现、模具三维图、报告、答辩几方面进行。

2.《模具拆装》教学改革的效果。《模具拆装综合实践》自改革以来已经经历了四届本科生的实际教学验证,通过对学生进行随机访问调查,发现教学效果良好,这种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图2为我系学生参加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展示。

四、《模具拆装综合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

综合实践评价体系是对学生的课程学习目标是否实现及实现程度的价值判断,是鉴定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的手段。[3]《模具拆装综合实践》课程的考核应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考勤、小组讨论、综合实践过程(包含软件应用能力、设备操作、与人沟通交流等)、写作及答辩(语言表达能力)的情况。这就对《模具拆装综合实践》课程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是由理论授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共同承担,大多数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但是还比较缺乏企业实战经验,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迅速做出相应的对策,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甚至该课程综合实践的内容和实际生产不能衔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可通过校内教师互相交流学习、指派青年教师下厂定点学习、聘请本校或其他高校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及企业知名技术骨干人员来指导青年教师学习等方式来不断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素质。最终建设一支过硬的双师型的实践教学团队,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提供有利的保障。[4]

2.不断优化考核体系。本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仅仅做简单的指导性的工作,其余部分由学生分组独立完成,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协调。这就使得每个学生的工作量、表现及成绩的优劣不易评定,加大了考核的难度。因此需要在综合实践过程中不断细化考核标准,优化考核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合理。

《模具拆装综合实践》作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的一门专业综合实践类课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又为毕业设计甚至到工作岗位中面对实际工程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实践经验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我院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对他们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而签约单位也反映学生就业后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较强,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投入到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封希德,赵德武.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7).

[2]胡明星,范海燕.以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实践教学可持续创新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7):17-20.

[3]张保丰,陈小伟,蒋爱云.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实训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2,(4).

[4]刘德波,张保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2).

作者简介:肖海峰,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模具方向及汽车材料的教学及理论研究工作。endprint

摘要: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具有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运用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汽车行业;实践教学;应用型汽车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036-02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任务。而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指具有显著行业背景、学科分布相对集中、长期服务于行业发展的高等学校。[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是一所具有汽车行业特色的地方高校,一直承担着为汽车行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工程系坚持以汽车工业为主线,立足于湖北十堰,依托于东风汽车公司,面向汽车行业,力求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一、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

材料成型加工是现代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多规格的,既需要工程研究型的人才,也需要工程应用型的人才。经过全面分析,在学院总的人才培养目标下,确定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材料成型工艺及装备的设计、制造、试验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中确定了人才类型是工程应用型,服务面向生产第一线,并提出了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素质要求。我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围绕学院的办学理念及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材料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三体系、三平台、三模块”的汽车材料人才培养方案:

由图1不难看出,我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以理论教学体系为主线,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以素质拓展体系为支撑的一种着重于学生面向生产一线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模具拆装》实践教学的问题分析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2]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着实践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现象,是一种严重畸形的教学体系。合理的教学体系应该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线,而实践教学体系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且还应该是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并验证其正确性的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有些理论知识会在实践当中慢慢被淘汰和更新,理论和实践本身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我院所开设的《模具拆装》是一门立足于专业基础平台,面向模具方向的学生所开设的综合实践教学课程,它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实际教学当中发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模具拆装》仅仅局限于《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等专业课的实验教学环节的授课,学时较少,学生不能充分领会到《模具拆装》的全部知识点。

2.教学多以老师拆装、讲解为主,学生拆装、理解为辅的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

3.授课结束后,学生仅仅撰写一份《模具拆装》报告,阐明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与提高。

三、《模具拆装》实践教学的改革及效果

1.《模具拆装》实践教学的改革。根据教学中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主要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①将《模具拆装》更名为《模具拆装综合实践》,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独立开课,为期两周,这样就解决了《模具拆装》实践教学环节附属于《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理论教学的问题,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衔接更加顺畅。②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按照要求独立完成冲压模、注塑模拆装各一套,拆装过程中,要求学生测量所拆模具的每个零件尺寸并做好记录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工程意识。③拆装结束后,每组学生要根据本组所测得的模具零件尺寸完成模具的三维零件图及总装配图的绘制,最后将模具安装在教学专用压力机上完成模具的安装与调试,撰写《模具拆装综合实践》报告不仅要阐明模具的工作原理,还要讲述该模具的优缺点及改进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④指导老师统一安排学生进行答辩,成绩评定主要从学生平时表现、模具三维图、报告、答辩几方面进行。

2.《模具拆装》教学改革的效果。《模具拆装综合实践》自改革以来已经经历了四届本科生的实际教学验证,通过对学生进行随机访问调查,发现教学效果良好,这种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图2为我系学生参加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展示。

四、《模具拆装综合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

综合实践评价体系是对学生的课程学习目标是否实现及实现程度的价值判断,是鉴定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的手段。[3]《模具拆装综合实践》课程的考核应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考勤、小组讨论、综合实践过程(包含软件应用能力、设备操作、与人沟通交流等)、写作及答辩(语言表达能力)的情况。这就对《模具拆装综合实践》课程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是由理论授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共同承担,大多数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但是还比较缺乏企业实战经验,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迅速做出相应的对策,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甚至该课程综合实践的内容和实际生产不能衔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可通过校内教师互相交流学习、指派青年教师下厂定点学习、聘请本校或其他高校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及企业知名技术骨干人员来指导青年教师学习等方式来不断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素质。最终建设一支过硬的双师型的实践教学团队,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提供有利的保障。[4]

2.不断优化考核体系。本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仅仅做简单的指导性的工作,其余部分由学生分组独立完成,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协调。这就使得每个学生的工作量、表现及成绩的优劣不易评定,加大了考核的难度。因此需要在综合实践过程中不断细化考核标准,优化考核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合理。

《模具拆装综合实践》作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的一门专业综合实践类课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又为毕业设计甚至到工作岗位中面对实际工程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实践经验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我院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对他们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而签约单位也反映学生就业后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较强,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投入到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封希德,赵德武.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7).

[2]胡明星,范海燕.以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实践教学可持续创新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7):17-20.

[3]张保丰,陈小伟,蒋爱云.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实训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2,(4).

[4]刘德波,张保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2).

作者简介:肖海峰,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模具方向及汽车材料的教学及理论研究工作。endprint

摘要: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具有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运用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汽车行业;实践教学;应用型汽车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036-02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任务。而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指具有显著行业背景、学科分布相对集中、长期服务于行业发展的高等学校。[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是一所具有汽车行业特色的地方高校,一直承担着为汽车行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工程系坚持以汽车工业为主线,立足于湖北十堰,依托于东风汽车公司,面向汽车行业,力求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一、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

材料成型加工是现代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多规格的,既需要工程研究型的人才,也需要工程应用型的人才。经过全面分析,在学院总的人才培养目标下,确定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材料成型工艺及装备的设计、制造、试验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中确定了人才类型是工程应用型,服务面向生产第一线,并提出了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素质要求。我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围绕学院的办学理念及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材料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三体系、三平台、三模块”的汽车材料人才培养方案:

由图1不难看出,我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以理论教学体系为主线,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以素质拓展体系为支撑的一种着重于学生面向生产一线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模具拆装》实践教学的问题分析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2]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着实践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现象,是一种严重畸形的教学体系。合理的教学体系应该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线,而实践教学体系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且还应该是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并验证其正确性的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有些理论知识会在实践当中慢慢被淘汰和更新,理论和实践本身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我院所开设的《模具拆装》是一门立足于专业基础平台,面向模具方向的学生所开设的综合实践教学课程,它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实际教学当中发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模具拆装》仅仅局限于《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等专业课的实验教学环节的授课,学时较少,学生不能充分领会到《模具拆装》的全部知识点。

2.教学多以老师拆装、讲解为主,学生拆装、理解为辅的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

3.授课结束后,学生仅仅撰写一份《模具拆装》报告,阐明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与提高。

三、《模具拆装》实践教学的改革及效果

1.《模具拆装》实践教学的改革。根据教学中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主要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①将《模具拆装》更名为《模具拆装综合实践》,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独立开课,为期两周,这样就解决了《模具拆装》实践教学环节附属于《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理论教学的问题,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衔接更加顺畅。②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按照要求独立完成冲压模、注塑模拆装各一套,拆装过程中,要求学生测量所拆模具的每个零件尺寸并做好记录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工程意识。③拆装结束后,每组学生要根据本组所测得的模具零件尺寸完成模具的三维零件图及总装配图的绘制,最后将模具安装在教学专用压力机上完成模具的安装与调试,撰写《模具拆装综合实践》报告不仅要阐明模具的工作原理,还要讲述该模具的优缺点及改进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④指导老师统一安排学生进行答辩,成绩评定主要从学生平时表现、模具三维图、报告、答辩几方面进行。

2.《模具拆装》教学改革的效果。《模具拆装综合实践》自改革以来已经经历了四届本科生的实际教学验证,通过对学生进行随机访问调查,发现教学效果良好,这种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图2为我系学生参加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展示。

四、《模具拆装综合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

综合实践评价体系是对学生的课程学习目标是否实现及实现程度的价值判断,是鉴定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的手段。[3]《模具拆装综合实践》课程的考核应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考勤、小组讨论、综合实践过程(包含软件应用能力、设备操作、与人沟通交流等)、写作及答辩(语言表达能力)的情况。这就对《模具拆装综合实践》课程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是由理论授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共同承担,大多数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但是还比较缺乏企业实战经验,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迅速做出相应的对策,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甚至该课程综合实践的内容和实际生产不能衔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可通过校内教师互相交流学习、指派青年教师下厂定点学习、聘请本校或其他高校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及企业知名技术骨干人员来指导青年教师学习等方式来不断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素质。最终建设一支过硬的双师型的实践教学团队,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提供有利的保障。[4]

2.不断优化考核体系。本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仅仅做简单的指导性的工作,其余部分由学生分组独立完成,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协调。这就使得每个学生的工作量、表现及成绩的优劣不易评定,加大了考核的难度。因此需要在综合实践过程中不断细化考核标准,优化考核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合理。

《模具拆装综合实践》作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的一门专业综合实践类课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又为毕业设计甚至到工作岗位中面对实际工程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实践经验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我院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对他们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而签约单位也反映学生就业后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较强,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投入到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封希德,赵德武.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7).

[2]胡明星,范海燕.以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实践教学可持续创新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7):17-20.

[3]张保丰,陈小伟,蒋爱云.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实训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2,(4).

[4]刘德波,张保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2).

作者简介:肖海峰,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模具方向及汽车材料的教学及理论研究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汽车行业实践教学
时代不等人,汽车行业在完成“双碳”这件事上,责无旁贷
汽车行业最热最IN资讯,这里看个够!
汽车行业 最热最IN资讯,这里看个够!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2015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基于北斗-GPS双模导航在汽车行业应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