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衔接

2014-07-24杨淑慧万颀钧

关键词:中高职会计电算化衔接

杨淑慧 万颀钧

摘要:中高职衔接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是课程衔接,本文以会计电算化课程为例,探讨了中职与高职层面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安排、课程评价和教材选用方面的衔接问题,提出了相关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中高职 会计电算化 衔接

1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升级转型,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中高职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实现学生充分就业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社会经济转型,提高社会人才质量必不可少的保证。高职与中职的衔接,是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之一,其中,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本文以会计电算化课程为例,在微观层次上讨论课程衔接的有关方面。

2 会计电算化课程衔接的主要方面

课程衔接是一种局部的、具体的衔接。会计电算化作为贯穿中高职培养的一门课程,需要考虑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材、课程评价方面的衔接,在衔接上要充分体现中高职不同层次的课程特点,才有利于不同规格的职业人才培养。

2.1 课程目标定位。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建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

中职教育服务面向中小企业,培养的是基层技术工作者,主要在技术应用层面,懂得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即可;高职教育服务面向企业更为广泛,培养的是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掌握更有深度的理论知识和更加复杂的操作技能,还要适当考虑未来几年职业岗位拓展与跨专业学习的需要。因此,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初级会计人员,在校期间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可能一部分人能成为助理会计师。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由于生源不同跨度较大,从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到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甚至执业资格不等。除了必要的业务能力外,还应有一定的财务分析与决策能力、审计监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中职阶段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定位于初级会计电算化技能人才的培养,即基层一线的软件操作员和数据录入员。主要负责应用财务软件进行基础数据录入、凭证录入、凭证审核、汇总、记账、结账、统计、报表编制等工作,操作员应精通财会业务基础、办公软件使用、汉字及数字录入等知识,具备简单会计分析能力。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会计电算化发展已步入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原有的单一核算型软件已发展为功能强大、结构复杂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即以会计电算化系统为核心,强化财务决策支持功能,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管理一体化的ERP系统。因此,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必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重新设计一个能适应ERP环境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高素质的一线综合应用型高级人才,使他们能够精通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知识,熟练地进行财务信息加工和分析,适应企业电算化向“管理型”、“智能型”、“网络化”转变的需求。

2.2 课程内容安排。有研究者指出:“财经类、管理类等专业课程重复率达80%以上。”这就意味着在许多中职学过的课程,到了高职还必须重修这些课程。而且课程内容重复,在对一些中高职院校名称相同的课程进行对比后不难发现,课程内容重复率不下30%,甚至高达60%,而老师又不了解这些课程重复的状况,任由重复继续,不仅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造成了严重的学习浪费,降低了学习效率。

①课程名称可有所不同。会计电算化课程在中职和高职都有设置,为了避免重复,在名称上可以有所不同,中职可以称为“初级会计电算化”,高职可以称为“会计信息系统”,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也要进行区分。

②内容侧重可有所不同。根据最近一份对湖北、湖南、广东的400家大、中型的调查,发现90%以上的企业主要运用会计软件的总账和报表处理功能,其次是工资和固定资产核算功能,电算化整体状况基本处在替代人工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的水平。虽然这不能代表全部,但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处于电算化起步阶段,中高职学生的培养不能脱离这个实际。中职阶段应侧重财务软件操作的教学,体现电算化较之手工核算的效率优点,突出财务软件总账和报表模块的使用。高职阶段应当以企业财务与业务应用为主线,除了重点培养系统管理、账务处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和报表处理系统的操作技能,对往来管理、购销存等子系统还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介绍。在讲授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把ERP原理、生产制造系统、供应链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会计系统等引入教学当中。同时,把企业电算化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准确地介绍给学生并加以分析,使学生树立企业的整体意识。

③形成不同配套课程群。会计电算化可以有几门相关课程组成课程群。中职电算化课程可以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模拟实战。高职电算化课程可以包括:初级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ERP企业经营沙盘、ERP供应链管理、EXCEL财务分析、ERP综合实训、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应用和网络技术。

④选取的软件可不同。多数职业院校一般只选用一种会计教学软件进行财务流程学习,对其他种类的会计软件的框架结构却一无所知,导致学生只学会单一软件的操作。目前较为流行的财务软件有:用友、金蝶、新中大、浪潮等,有的个别地区还有偏好使用本地开发的财务软件。中职阶段,可以选取一种主流财务软件进行教学,比如用友、金蝶,高职阶段可以在掌握一两种主流软件的基础上,自学其他一、两种财务软件,可以进行分组学习、讨论、交流,完成一个实训任务,最后教师点评。

⑤单机教学到网络教学。随着软件技术和会计管理的迅速发展,会计软件的主流技术已经转向以网络为基础的ERP软件,而目前中职及大多高职院校的电算化教学内容仍然以单机为主,缺少网络系统的教学内容。中职阶段可以主要以单机教学为主,由学生个体独立完成实训任务。高职阶段在掌握单机操作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分工和协作能力,可以设计会计电算化案例,让学生担任不同操作员,完成一套账的全部核算工作。可以考虑把ERP企业模拟沙盘和财务软件相结合,在经营决策的过程中进行财务决策和核算,让学生充分体验企业经营的各层面,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群体决策、有效沟通、建立信赖、解决冲突的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

⑥分模块实训到综合训练。中职阶段可以进行较为简单的分模块实训,比如单独进行总账模块和报表模块的训练。高职阶段可以将一整套企业会计业务结合财务软件进行综合训练,整体应用ERP系统的各个层面,包括从业务模块录入原始凭证,到财务模块生成财务信息,应用财务分析模块进行数据分析,到管理模块进行预算管理,从始至终应用一套财务数据。

3 课程评价

3.1 职业证书。如何评价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已具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看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是一方面,但对于升入高职继续学习的中职学生,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是否获得此领域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现阶段,能适用于职业院校的评价标准本来就屈指可数,能分别适用于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的评价标准就更少,职业资格证书就成为比较客观公平的一个标准。

中职阶段可以用于评价学生电算化能力的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高职阶段的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供应链管理系统ERP能手认证、财务管理系统ERP能手认证、生产管理系统ERP能手认证。

3.2 综合测评。中职和高职都可以采用各种综合测评方法,比如报告、竞赛、上机考试。高职的测评方法可以更加多样,在技能考核方面,可以将考场设计成模拟现场,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在规定时间处理本角色的业务;在综合能力考核方面,可以采取问题讨论、答辩、评论写作、企业调查、ERP沙盘模拟对抗等有创意的新颖考核方式,真正使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结合起来。

4 课程教材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材的衔接,因而编写分类明确的中高职课程教材,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环节。

4.1 教材选取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材大多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以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新近研发的用友企业财务及管理软件为蓝本,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学校以金蝶会计软件或其他会计软件为基础组织教学。这些教材的统一特点是注重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也有部分学校采用了大专的教材,注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程序设计。教材的不统一,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变得模糊,有的甚至脱离了中职的实际。高职教材出版管理较为松散,绝大多数是作者自主申报选题、专家评审通过选题、作者自主编写出版的模式,造成高职高专教材出版市场混乱,同一种教材有多种版本,教材内容重复。

4.2 解决办法。中高职的教材编写应依据国家统筹协调制定的统一分类的、具有对接属性的课程标准编写。这样从源头上把握各自的编写尺度,厘定内容要求。中高职教材编写要打破学科化的编写体例,按照项目化或模块化的体例编写。要重视教材运用的整合创新。“剔除艰深的,摒弃无用的,归并重复的,删减多余的,更新过时的,整合相近的,增补先进的,压缩烦琐的,提炼关键的,保留核心的”,尽量将课程学习重复虚耗的“无用功”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张健.对中高职课程有机衔接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

[2]纪顺源.中高职课程衔接层次性特点研究[J].广东教育,2013(9).

[3]周经纬.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J].商业会计,2012(12).

[4]武莹.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6).

[5]黄建辉.谈面向岗位群高职ERP专业主干课程设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8).

[6]孔荣华.基于ERP视角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育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2008(5).

[7]宋建军,孙丽.ERP环境下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体系的重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8).

[8]葛志勤.对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实施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8).

[9]刘敏.高职院校ERP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16).

[10]蒋婵.关于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师,2009(15).

[11]董恒英.对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2012年山东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会计专业中高职培养衔接方案研究与实践》(2012595)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淑慧(1978-),女,山东青岛人,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会计、财务管理与电算化研究;万颀钧(1970-),女,山东青岛人,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外贸会计、财务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中高职会计电算化衔接
中高职业英语教学大纲对比与衔接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加强高校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探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变化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