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

2014-07-24姚菊娟

教师·中 2014年4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

姚菊娟

摘要: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创新,希望能够给高中物理教师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

创新是物理教学水平提高的根本动力和基本价值取向,也是教育的灵魂所在。在高中物理教学当中,教师必须重视和加强创新,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平。

一、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1认真完成课本上的实验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当中有很多实验内容,它们与教材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正确组织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养成正确使用教材的良好习惯。在学生刚刚接触物理时,教师要让其知道如何进行物理实验,因为在物理学习初期,学生的动机和目的的不确定性会直接影响到实践操作的规范性,所以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实验操作过程,并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认真的指导,解决其实验当中出现的操作性问题,让其养成严谨的物理实验作风。

2创造更多的实验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动手参与实验过程。比如,在学习电动势和内阻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本上的一些演示实验转变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利用内阻实验、摩擦起电等实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教师在完成一些比较简单的演示实验以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再演示一遍,这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调动学生物理实验教学参与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养成“善问”的良好习惯1问题是创新的前提

只有认识到问题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抓住实验的根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列举一些因善于发现问题而取得成功的例子。比如,物理学家瑞利就是通过寻找跳蚤的质量发现了氢气,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查德威克是在阅读居里夫妇的学术论文当中发现了中子。这些经典例子都说明了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2善于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答案

设计问题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一个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最好利用生活当中的一些知识和现象进行知识导入。比如,在进行内阻实验当中,教师可以根据阻力的产生,提出“车子内阻力是如何形成的”这样的问题,利用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实验内容等联系起来。在提出问题以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在了解新知识的基础上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当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一定的启示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问的目的。

三、利用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学生对物理实验产生兴趣以后,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过程,尤其是在掌握基本实验要求以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对实验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做一些验证性和设计性的实验,适当地增加设计性实验的数量。比如,在学习电的知识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验室的器材,解决如何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等问题,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设计简单的电路,利用电路设计测量的方法,并思考如何测量数据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整个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能增强其利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物理实验当中学习新知识

物理实验中往往包含一些教材当中没有的知识,对于这些知识,教师要在教学当中加以引导。比如,在物态变化的实验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物态变化对质量的影响以及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形态的变化、测量变化前后物质的密度,等等。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新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本质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水平。教师在教学基础上要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创新,探索出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物理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1.

[2]段培齐.论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中学物理,2008(4).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