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几个策略

2014-07-24颜雯

教师·中 2014年4期
关键词:初高中教材内容数学知识

颜雯

一、重视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必要性初高中在数学知识量及学好数学知识所需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学习意志力、教学方法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但教师和学生往往认识不到这种差异性,也就没有制定有效措施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进而导致学生数学学习障碍。具体因素有:

(1)学生自身因素。首先表现在学习动力不足。学生经过三年努力拼搏,如愿进入高中,心理上有所松懈,并且认为高考还很遥远,所以在学习上有所放松。但高一新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发现高中数学学习并不是像自己想象中容易,上课勉强听懂,课本内容枯燥无味,作业不会写,心理上出现了畏难情绪,这就会导致数学成绩下滑,学生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认知方式单一。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难度系数小,要求也较低,学生只要机械地反复练习、记忆、模仿便能取得好成绩,因此造成了初中学生习惯于依赖老师,不会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高中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和善于总结,力求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但是进入高中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高中学习任务的难度与深度,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的水平,加上数学学习方法的不当,降低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造成了学习上的障碍。

(2)教材因素。为了适应义务教育要求,初中数学教材对一些知识降低了难度,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也能理解,并且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教材内容更抽象,虽然也有部分内容降低了要求,但在高考的重压下,教师并不敢轻易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不降反升。相较之下,无形使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日益扩大和加深。

(3)教法因素。初中教师强调基础,在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多次重复,反复练习”,而高中内容多,难度大,时间紧,节奏快,老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对某一知识反复品位,更不可能对学生遇到的每个题目都讲到,只能精讲例题,更多地注重数学解题方法的点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在初中已经习惯了慢半拍地听课、同一题型反复练习的高一新生来说无疑是种挑战,使得大部分学生不易适应,跟不上老师的思维,影响了数学学习效率。

二、实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策略(1)加强学习心理的辅导。首先,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入学教育,消除中考后的松懈现象以及认为高考还遥远的不以为然的态度,端正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态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高一的重要性、特殊性。其次,结合实例,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让学生尽快意识到简单的死记硬背与模仿都会使学生陷入被动,必须重新调整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且介绍一些优秀的方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最后,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分数。由于高中课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特别是上高一,不仅考100分以上变得遥不可及,甚至初中从未出现的不及格现象也频频出现,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更要加以引导,分析原因并让学生努力克服,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2)开发初高中衔接校本课程。因为初高中教材有脱节,所以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初高中数学的教材,找出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点,编写初高中衔接教材,利用假期或者开学一周时间,对初高中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与加强。这样,降低了初高中知识衔接的难度,有利于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首先,教师要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一段时间内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任务及要达到的目标。其次,教师要加强预习指导,针对学生预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会认真听老师讲解,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再次,学生要学会听课,做笔记。做笔记并不是要求学生把教师黑板上写的每个字每个解题步骤都记下来,而是记重点、记方法、记规律。最后,学生要养成课后及时复习习惯,独立作业并加强联系。学生通过适当的练习可以巩固好所学知识,也能及时发现各种问题,不断在解决问题的成功中获得愉悦,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4)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由于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不同,初高中教师采取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不同,初中课堂轻松活跃,师生互动多。而高中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互动少,学生易产生排斥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尽量避免一味地讲解,要根据教材内容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

总之,在高一数学教学的起步阶段,做好高中数学的衔接工作,可以缩短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适应时间,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同时,这对学生自信心、意志力等情商的培养也有积极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高中教材内容数学知识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