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四三”法在政治高考“图表类”主观题中的运用
——“三看”“三比”“三关注”“三要求”

2014-07-24王锐鹏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主观题图表本题

王锐鹏

(宁波中学 浙江宁波 315100)

例谈“四三”法在政治高考“图表类”主观题中的运用
——“三看”“三比”“三关注”“三要求”

王锐鹏

(宁波中学 浙江宁波 315100)

全国大多数省市高考政治科目中的题型一般都有表格类、柱状图类、坐标曲线类、饼状图类、复合类等图表类主观题,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此类试题文字量少但信息量大、材料新颖且设问灵活,难度较大,取得高分殊为不易。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和考试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解答高考政治“图表类”主观题的有效方法——“四三”法,即“三看”“三比”“三关注”“三要求”,可帮助学生有效审题和答题。“三看”是指看标题、看内容、看注解,“三比”是指纵比、横比、图表之间比,“三关注”是指关注整题、关注时间、关注时政,“三要求”是指要求全面、要求规范、要求合理。

中学政治教学;高考政治试题;图标类主观题;“四三”法;审题;答题

图表类主观题是命题者设置一个或几个图表,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要求学生从纵向和横向以及图表之间的联系中去分析数据、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发现问题、揭示规律、从中归纳出正确结论的一种题型。主要有表格类、柱状图类、坐标曲线类、饼状图类、复合类等,它是政治高考的常见题型之一,是全国大多数省市高考都有的题型,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此类试题文字量少但信息量大、材料新颖且设问灵活,难度较大,取得高分更为不易。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和考试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四三”法,能够有效解答此类题目,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和考出好成绩。

所谓“四三”法,即“三看”、“三比”、“三关注”、“三要求”,其中前三者属于审题策略,最后一个属于答题要求。现以2013年浙江高考文综40题第(1)小题为例,谈谈该法在政治高考“图表类”主观题中的具体运用。

例(2013年浙江卷,40)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材料一

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

年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亿元)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亿元)GDP(万亿元)20062566300321.620084490461631.420106654706240.22012—1024250.8

材料二

2006-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一、“三看”——看标题、看内容、看注解

看标题。标题即图表的名称,是图表的“眼睛”,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总括和规定着图表的基本内容,表明一定的主体处于什么状态或是什么内容,是解题的关键和突破口,为考生答题起着提示、导向和限制作用,有的甚至是答案的有机组成部分。本题通过看标题可以知道:材料一是关于“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的数据和信息,材料二是关于“2006-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的数据和信息。

看内容。图表内容一般由时间、项目和表现各个项目状况的数据构成,这是答案信息的主要来源。审内容就是要看图表标题统领下的各个项目,在什么时间处于什么数据状态。本题通过看内容可知:材料一的时间是2006-2012年,项目是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和GDP,数据如表所示;材料二的时间也是2006-2012年,项目是每万元GDP能耗和空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如图所示。

看注解。注解是对图表不能直接罗列或体现的内容所作的文字补充说明,是整个图表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注解使图表的本意得到更全面、完整、彻底的表达,往往对答题有较大影响。注解一般分解释性注解和补充性注解两种,解释性注解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注解往往是答案的重要来源。如果图表有注解,审题时一定不能忽视,否则会影响对图表的分析和理解,而且作答时容易丢失要点,影响得分。本题注解属补充性注解,通过看注解可以得知,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我国许多城市空气重度污染。

二、“三比”——纵比、横比、图表之间比

图表材料的最大特点是纵与横的统一,看内容时不仅要纵比,还要横比;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表,还需要注意图表之间比。

纵比。纵比即纵向比较,是对同一项目不同时间的数据进行比较。它反映的是一事物自身变化发展的趋势。纵比主要比变化,看此事物朝什么趋势发展,中间是否有重大转折或波动。通过对本题材料一的纵向比较,可以认识到:在2006-2012年期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和GDP三个项目都在逐年增加。通过对材料二的纵向比较,可以发现:从2006-2012年,我国每万元GDP能耗和空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都在逐年下降。

横比。横比即横向比较,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不同数据的比较。通过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两个不同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发现新问题,这是创造性思维的突出表现。横比主要比关系,既包括区别,也包括联系。有的题目强调区别,有的题目强调联系,有的题目两者都强调,做题时要注意具体分析。通过对本题材料一的横向比较可以发现:这里有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和GDP等三个不同项目,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GDP总量增加是原因,环境治理投资总额和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增加是结果。通过对本题材料二的横向比较可以得知:这里有每万元GDP能耗和空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两个项目,二者也是因果关系,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图表之间比。图表之间比就是一个大题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图表之间关系的比较。图表类主观题所提供的图表之间或图表与文字材料之间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要根据设问,结合各图表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把握图表之间或图表与材料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并弄清这种内在联系所蕴含的道理。图表之间比主要比联系。综观近几年高考政治图表类主观题,依据其联系的性质,大体能把图表间的联系分为几种情况: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最常见)、成就与问题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前后相继的关系。经过细心的比较,抓住这些联系,就会使我们产生新的认识。本题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材料一是原因,材料二是结果,属于因果关系。

三、“三关注”——关注整题、关注时间、关注时政

关注整题。整题即整个题目。图表类主观题往往是围绕一个主题,创设两到三个材料,其中至少有一个图表材料,下设两到三个问题。材料之间有一定联系,围绕同一主题,或并列、或因果、或递进、或补充、或正反,等等。设问之间也有一定联系,围绕同一主题和相关材料,或层层递进、或不同角度、或多个类型、或差异主体,等等。所以,在审题时,应有整体意识,关注整题。本题材料和设问都围绕“生态文明”这一主题,两则材料既是不同内容,又有因果联系,其问题既是不同类型、不同角度,又有一定的并列和递进关系。因此,要先审所有材料和问题,然后再逐一思考和作答。

关注时间。图表材料一般都有时间这个要素,对审题、答题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年份、月份等时间,往往意味着特殊的重大事件,对审题和答题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如1949年,往往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1978年,往往表明改革开放以来;1992年,往往表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2001年,往往表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2008-2009年,往往表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12年,往往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2013年,往往表明全面深化改革以来;等等。本题中图表材料涉及的时间是2006-2012年,虽没有上述特殊意义,但也是答案必须列出的时间范围。关注时间,要特别注意起点、转折点和终点。本题没有特殊的转折点,只需关注起点和终点即可。

关注时政。内容的时效性是高考政治试题的特点和要求,也是图表类主观题的鲜明特征。图表类主观题主要反映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体现党和国家当前的经济政策,是党的代表大会、中央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和“两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它常以热点问题为背景,围绕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编制图表。因此,在审题和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关注时政。如本题就是因为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首次提出“五位一体”建设,新增的就是“生态文明”,2013年的高考就考“生态文明”,而且把它作为本题的主题。复习备考和审题时应注意到这一点。据此可以推测,2014年高考应注意“全面深化改革”、“城镇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信息消费”等。

四、“三要求”——要求全面、要求规范、要求合理

前面三点主要是针对审题的,而本点主要是对答题提出的要求,具体来说是:内容概括要求全面,语言表达要求规范,答案组织要求合理。

上题的参考答案是:“材料一、二反映了2006-2012年我国在GDP总量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科研经费投入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每万元GDP能耗和空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在下降;但是,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PM2.5严重超标,说明我国在节能降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下文结合这个来阐释上述答题的“三要求”。

内容概括要求全面。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要点要全,即“面面俱到”。一个题目往往有好几点信息,都要看到和写上,不能忽视和漏掉任何一点,否则就会丢分。如本题有八个小的得分点,一个都不能漏掉。二是深度要“全”,即由现象触及本质。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还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从成就、问题、本质、原因、措施等角度思考。本题参考答案“说明我国在节能降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就是揭露本质的话。三是视角要全,即“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因素,又要看到消极因素;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存在的问题;既要看到进步,又要看到差距;等等。本题参考答案“但是”前是成绩和进步,“但是”后是问题和差距,概括较全。

语言表达要求规范。学生的答案一般需要语言文字来呈现,表达必须规范。具体有两点要求:一是科学准确。这是基础和前提。图表类主观题的答案往往由材料语言、课本语言和时政语言共同构成、有机结合,不管是哪种语言都要做到科学准确,尤其是课本语言和时政语言,因为二者一般是学科语言或专业术语,是试题考查的目的和重点所在。本题参考答案三种语言的表达无疑都是非常规范的。二是简明扼要。这是提升和追求。做这类题目要主次分明、言简意赅,不需要写很多无关紧要的信息,只需要抓住重点、写明要点即可。并非像有的人想象的“多多益善”,写得越多分数越高。再说,文科综合考试的答题时间比较紧张,也不允许“多写”。本题的参考答案只有167个字符也能说明这一点。

答案组织要求合理。这就需要注意三点:一是按照顺序答题。按照设问的先后顺序作答:如果一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问题,需要按照题目问题的先后顺序依次书写答案。本题此问中只有一个小问题,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按照材料及相关信息的先后顺序作答:图表类主观题一般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材料,最好按照材料及有关信息呈现的先后顺序组织答案。如本题有两则材料,答案应先写材料一的有关信息,再写材料二的有关信息,最后写共同说明了什么。二是逻辑层次清晰。一个题目有若干个答题要点,并呈一定的逻辑关系,答案应清楚明确地体现出来。具体可运用不同的标点符号表明,如顿号、逗号、分号、句号等。也可分点答题,并用序号如“①”等来区分。还可用关联词来显示,如“并且”、“还有”、“但是”等。当然,也可几者相结合。本题参考答案主要是用标点符号和关联词来表达。三是理论结合实际。不能离开设问去答题,否则将答非所问;不能离开材料去答题,否则结果与“材”无关;不能离开学科去答题,否则结果没有深度。应做到材料道理巧融合,理论结合实际,结合设问、材料等实际。本题参考答案这方面做得就很好,堪称典范。

“四三”法是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和考试实践中,在学习和借鉴他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的解答政治高考“图表类”主观题的有效方法。希望广大同仁批评指正,丰富完善。欢迎各位教师将其运用于教学考试,指导学生。

[1]浙江省高考命题咨询委员会.浙江省高考命题解析(文科综合)[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

[2]梁国顺.状元之路——高考热点专题专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

[3]韩清海.高中总复习——导与练·思想政治[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13.

[4]仲崇辉.高考政治材料题热点题型分类例析[J].试题与研究,2014,(16):1-7.

[5]潘玉芬.学生文综图表类主观题解答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5):47-51.

(责任编辑:李文玉)

Case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43 Slugging Method" Chart Type Subjective Questions in Politic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Three Reads",“Three Comparisons",“Three Focuses" and “Three Requirements"

WANG Ruipeng

(Ningbo Middle School, Ningbo, Zhejiang, 315100, China)

In most provinces questions in politic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 include such subjective items as the chart,histogram,coordinate curve,pie chart,and composite chart to test comprehensively students' ability to acquire and interpret information,to describe and interpret things,to argue and explore the problem.Such questions provide few words but a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with new materials and flexible questions,which makes it more difficult and harder to score high marks.The author,in the long-term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practice,summarizes and generalizes an effective way to answer the subjective “chart type" question,namely,“543 slugging method",i.e.“three reads ",“three comparisons",“three focuses" and “three requirements",to help students effectively understand the topic and answer the question.“Three reads" refers to reading the title,the content and the annotation,“three comparisons" means horizontal,vertical comparisons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arts,“three focuses" refers to the focus on the topic,on time and current politics,and “three requirements" refers to the comprehensive and reasonable requirement with specifications.

middle school politics teaching;politic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est;subjective questions with the icon;“543 slugging" method; understand the topic;answer the question

2014-05-27

王锐鹏(1981—),男,宁波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考研究,试卷编制。

G633.2

B

1674-6120(2014)11-0105-04

猜你喜欢

主观题图表本题
浅谈“立体几何主观题”的复习备考
浅谈高中政治“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高考政治主观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今天是几月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