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问题探析

2014-07-24金玲蔡明花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工作道德

金玲 蔡明花

(延边大学师范分院,吉林 延吉133000)

学校德育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当今我国正处于一个更新与变革的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期更好地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一、德育知识化与行为实践相脱节

德育是知行统一的过程。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所传授的道德知识,只有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才能内化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成为自觉的行动。社会实践是德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当前,青少年在认识和实践、观念和行为之间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表现在:理性认识与行为选择有脱节现象;学校德育脱离实际,道德认识无法真正通过实践,提升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并最终转化为道德行为。总结起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作为德育重要途径的思想品德课,简单灌输抽象理论,与实际脱节。长期以来,德育被当作是一门功课,局限于道德知识的传授、道德原则的灌输,忽视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理论脱离实际。在很多青少年中间,存在这样的现象,“四有”、“五爱”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不遵守公共秩序,不爱护公共财物,不懂得起码的礼貌、礼节等。更为具体的、身边的例子就是常见的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表现。

事例1:

为了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改善班风学风,促进班集体健康有序的发展。分院曾于2008年10月份在班级做过一次“班级十大不文明现象”调查,取得了较好的德育效果。此次调查中,全班35人全部参与,其数据结果如下:

排序 不文明现象表现 票数1 随地吐痰 32 2 说脏话、骂人 28 3 随地乱扔垃圾 23 4 大声喧哗,打闹,不遵守公共秩序 20 5 集体观念差,不团结同学 20 6 谈恋爱学生在班级有不文明行为 16 7 上课、晚自习唠嗑,接打电话 15 8 对科任老师不礼貌,有顶撞行为 11 9 个人卫生差,有异味 9 10 不爱护班级公共财物,损坏了不赔偿 9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道德内容都是中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小学阶段及初中阶段必定接受过这样的道德教育,然而从调查结果和实际表现看来,大部分学生根本无法做到品德课中所学到的道德知识,这不得不警示我们深思和反省。学校德育和实践的脱节,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即很多学生成为道德知识上的“巨人”和道德行为上的“矮子”。

其次,德育偏重于政治教育。学校德育长期被当作政治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来实施,表现出理想化倾向,忽视了让学生学会做人的基本道德教育。结果是理想化的道德过于抽象,难以实施,而学生应当做到的往往失之规范,无所适从。比如最起码的环境卫生意识、人和人彼此尊重的意识、站在别人角度考虑问题的意识等等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反而离学生们很遥远。反过来说,学生连最基本的道德和行为规范都做不到,何以谈理想、谈政治、谈爱国?

再次,学校和家庭教育片面追求升学,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和家长只关心学生是否能取得好成绩,所有学生身上与学习相关的问题就要解决,与学习无关的不闻不问,导致学生人格发展不健全。这样做的后果是,学习好的学生思想品德没有抓好,学习不好的学生思想品德无从入手,反而得不偿失。

尤其是学习不好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正是现在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就班主任工作经验来说,对其教育的艰难性体会深刻。浙江大学的著名教授郑强说,学习最终学的是做人的境界,如果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再到小学、初中、高中没有培养好,到了大学就很难再去培养。这句话从另外一个角度指明了现在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误区。

二、社会不良风气与学校德育相背离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逐渐成熟,逐渐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学校在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关键期中起主导作用。但要使人养成高尚的道德人格,离不开有效的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道德教育。然而,我们的社会不但没有给学校德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基地,反而与学校德育相背离,起到了严重的负面作用。

首先,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提倡人的独立性,彰显个人的自主意识和自由观念。另一面,对利益的过分追求又使人陷入功利主义、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与不择手段的泥潭。从现实情况看来,负面的作用更大。主要表现为,金钱至上,自我中心,缺少人生远大理想和目标。

事例2:

课堂或是在平时谈话中,一旦涉及个人前途和理想的话题,许多学生大部分言语中都透露着“要当老板,要有很多钱”的想法和讯息。一次英语课的课前口语,一些女生更公开宣称,她们的理想就是嫁个有钱的老公,有房有车,有很多漂亮的衣服。原话为:“I hope I will marry with a very handsome man,he’s my husband,I’m his wife,and he has a lot of money,cars,very big houses,so many beautiful clothes.I will be very happy all my life.”

以上事例及更多的事实均表明,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倾向严重,道德水平普遍不高,国家意识淡化、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薄弱,更别提远大崇高的理想。

其次,社会舆论、社会风气也引导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大众媒体的不规范性,一些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内容低俗,完全没有文化品位,艳丽的舞台造型,裸露的舞台服装,夸张的面部妆容,无不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另外,互联网的普及,一些网站论坛上漫天的自由、不负责任的言论,既反映出整体国民素质较差,也对青少年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再者,不良的社会风气,如横穿马路,不等红绿灯,公车上不让座,交费或存款等插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更是屡见不鲜,造成了学校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生活中的不道德行为,形成巨大反差,大的社会的不良风气往往使学校的道德教育流于形式,青少年甚至对学校的道德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综上所述,如不改变社会舆论和风气现状,单方面通过学校德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收效不可能尽如人意。

三、教师和家长缺乏示范性,使德育成效微乎其微

(一)教师道德人格不健全,对学生道德形成起负面作用

作为学校完成德育功能的重要角色——教师,其自身的道德人格对学生起着关键作用。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作为教师都应该懂得的道理,而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的最大力量。但是,现实情况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起到示范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自身道德修养不高,对教师角色缺乏必要的认知。在日常教学生活中,不自觉地表现出一些陋习,如说脏话、随地吐痰、上课迟到或旷堂,随意接打手机,和学生一起在背后议论并歪曲批评其他老师,对社会经济地位高家庭的学生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学生区别对待等,给学生起了反面示范作用,并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其次,不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方式存在问题。有一些教师在职前没有受到过专门培训,更没有学习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和知识,不懂得教师的示范性这一重要特性,单纯的以为教师就是给学生上课,就是教书本知识。尤其在德育工作这一方面,更是显得差强人意。主要表现在:有的老师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自己反而迟到;要求学生要讲文明礼貌,自己反而动不动脏话连篇;要求学生要团结,互相帮助,自己反而在学生面前揭其他老师的短,批评或变相批评其他老师。试问,作为教师,连最基本的“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都不懂,还如何当老师?

(二)家长自身道德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引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道德素质对孩子有直接影响。“从学生的身上能看到父母的影子”,但现在确实有一部分家长的道德素质不高,对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和困难。

事例5:

“说脏话现象”一直是班主任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不论男生还是女生,十分严重。有的学生课下在班级或走廊大声说脏话,都不觉得有错,甚至有的学生上课也能蹦出一句脏话,却浑然不知。

通过这个事例,我们有必要反思学校德育工作是否应该把“家长德育”纳入德育工作轨道,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提高家长道德素质,只有学校和家庭建立起合作、联合机制,才能使德育工作更见成效。

总之,学校德育工作要想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培养其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必须要考虑学校本身、家庭教育及社会舆论及风气等诸多的影响因素,只有改善并协调好各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学校德育的功能,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不断探索和努力。

[1]刘慧磊.中学德育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河南大学,2013.

[2]王翠.五年制高职德育教育的对策建议[A].西安科技大学,2012.

[3]张改娥.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4]王建斌.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工作道德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