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手段促进体育教学
2014-07-24李旭
李旭
【摘 要】本文就如何运用音乐手段美化体育课堂、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采用恰到好处的音乐手段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促进动作技术的掌握,以及加快运动疲劳的恢复等。
【关键词】体育教学 音乐手段 提高效果
美妙的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陶冶人的性情,改善和调节人的生理机制。把音乐运用到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愉快地进行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促进运动技术的形成,使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笔者在本校选择了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用音乐手段促进体育教学进行了研究。
1.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一次排球公开课的开始部分,笔者首先选用了“弹钢琴”小游戏,利用弹钢琴的节奏让学生做“琴键”上下“弹动”,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接着的队列队形练习,笔者播放了《当兵的人》的音乐,学生马上精神抖擞,随着音乐节奏步调一致地跟着老师的指挥进行队列队形练习。而准备活动的球操随着宋祖英的一曲《好日子》,学生跟着音乐节拍模仿老师的各种跳转、抛接等动作,既熟悉了球性又达到了热身效果,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由于人体活动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任何工作的开始阶段的工作能力都比较低。学生刚从教室出来上体育课,为了加速适应过程,在课的准备部分应播放一些能激励机体活动的音乐。悦耳欢快的音乐使学生的大脑皮质产生兴奋,让大脑皮质中的音乐兴奋灶与动作兴奋灶建立暂时的神经联系,从而使音乐与动作合成一体,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准备活动时实验组的学生配上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练习,有90%的学生马上进入兴奋状态积极投入学习。而对照组的学生就跟着教师的口令机械做徒手操,只有55%的学生投入学习状态。由此可见,用音乐配合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用音乐促进学生动作技术的掌握。
各项运动技术动作,都是按一定的动作节奏来完成的,而节奏是音乐突出的特征之一。动作节奏反映动作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时间特征。运动时,用力的强度、运动空间的尺度和动作历时的暂久性构成了技术运动的节奏变化。节奏对运动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如跳远的助跑节奏受到破坏,就不能准确地踏跳,从而影响正确的技术动作的完成。音乐节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节奏感,并使前庭分析器、肌肉、关节囊等本体感受的反馈信息建立新的联系,以形成所需要的正确条件反射。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可给予适当的节拍提示,使其准确地控制力量和速度,以使神经中枢、神经—肌肉和心理活动逐渐适应所规定的动作节奏。
在教跳远时,对照组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教技术,实验组的学生先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放一些节奏由慢到快的音乐,要求学生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助跑,并且在助跑的最后三步给予“嗒、嗒嗒”节拍提示,使学生的助跑富有节奏感,亦使动作逐渐趋于完善和规范,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结果显示,实验组跳远成绩和掌握技术的情况显著提高,而对照组的学生成绩提高不明显。
3.用音乐振奋学生精神,推迟疲劳的出现。
学习技术阶段结束后,学生要进行身体素质练习,但反复的素质练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倦情绪,所以在一次武术教学中,笔者设置了一个相关的情景。剧情是根据学生爱看的《少林寺》电影片段,让学生模仿少林武僧打水,按性别和身体素质分成四小组(距离和要求都有所不同),每人两手各拿一瓶矿泉水,然后两臂侧平举,“跋山涉水”(通过课前布置好的场地),看哪一组先把水“打”到目的地,顺利完成任务。同时播放《牧羊曲》音乐,使学生在一种舒服、快乐的气氛中身心得到全面锻炼。
当课的基本部分进行到后半程时,学生疲劳程度逐渐增加,工作能力逐渐下降。及时播放一些活泼欢快、富有鼓动性的乐曲,会使机体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产生兴奋,心脏活动加强,肝糖原的动用增多,大脑与肌肉的血液供应改善,从而解除大脑皮质的抑制,使注意力集中,情绪高昂,肌紧张增强。如学生在进行几项身体素质的循环练习时,对照组的学生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一项一项完成各项练习,实验组的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按照音乐的节拍进行活动,得出了如下图的结果。
由于采用了音乐,实验组的学生在欣赏音乐、享受美的同时轻松地完成了各项练习,而对照组的学生则显得力不从心,勉强完成任务。
4.用音乐消除疲劳,加快学生身心恢复。
在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练习后,应进行放松练习,这有助于缓解机体疲劳,使机体迅速转入安静状态。在放松练习的过程中,可采用旋律轻快、柔和的音乐进行伴奏,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跟着老师做整理活动或呼吸练习。如播放《梁祝》《两只蝴蝶》等音乐,可以让学生随着音乐节拍模仿蝴蝶翩翩起舞;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泰坦尼克号》主题曲等,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乘坐在摇晃不定的船上,身体随着波浪上下左右摆动——以达到放松的目的,使得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身心得到很好的恢复。
体育课采用音乐辅助教学,改善了课堂气氛,课堂教学进行得更生动、更活泼,学生兴趣倍增,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据学生自己反映,他们在音乐伴奏下练习,协调性提高了,学习动作容易了,能较好地完成各项练习,掌握技术的能力也提高了,推迟了疲劳的出现,并且渴望较大强度的活动。
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选择体育课的伴奏乐曲时,应考虑到乐曲旋律的教学作用和对心理、生理的影响,以及体育课的任务、教法和所学动作的特点,这样才能使音乐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音乐才能起到相应的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地,要注重音乐风格与动作、内容相一致,以满足创设教学情景的需要。选择音乐时不仅要考虑时段的需要还应考虑授课内容、教材水平、学生水平和音乐风格的协调统一,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尽可能选择学生熟悉的、健康的、耳熟能详的歌曲和乐曲,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由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多种多样,技术复杂,并非所有的项目都适用于配乐教学。在进行配乐授课时,应该从实际出发,做到搭配得当。
根据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过程的规律,认识事物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外部表象到内在规律,再到逐步深入理解。因此,在新授课中不宜多运用音乐教学,此时由于学生对新技术、新动作、新概念的掌握和理解还比较模糊,如果在这个时候引用音乐,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音乐吸引而导致学习效果不是很好。在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运动技能,此时运用音乐来辅助教学效果则会非常好。
【参考文献】
[1]孟文砚,周兵.有效的教学技能——教学问题诊断与技能提高:中小学体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何成刚,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