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生作文有效性教学的探究

2014-07-23薛晓宏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训练教学

薛晓宏

摘 要: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必须实事求是,做到一个“真”字。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教学;训练

小学生作文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过、耳听目睹的东西,必须实事求是,做到一个“真”字。但是据笔者调查发现,小学生作文存在错位的现象很普遍。究其成因:一是小学生识字量少,阅读的课外书籍少,书面表达能力比较弱;另一方面则是许多学生没有从心底真正地对写话产生兴趣,仅仅是把完成作文当成完成一项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于写作的畏难情绪较为严重。因此,寻找并发现一条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联系生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广开生活之源,使学生能够做到关注生活,有感而发。

要善于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即便是同学之间的冲突、矛盾、误会、争吵,都可以看成生活中的一朵朵小浪花,一种生活的乐趣,这些都是自己思考写作的好题材,而不能把它当作是一种烦恼,一种包袱。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亲身经历,描绘内心世界,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烙上感情或个性的印记,涂上心灵的色彩。所以,教师应尽量地充实学生相对单调、有限的生活,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小家庭,走进大社会,尽量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生成作文。

1.引导观察。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引导,如充分调动目、耳、鼻、舌、身各种感官全面、细致、准确地感知;注意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在观察的过程中比较差异,抓住特点。先逐个进行分解的“观察表达”训练,循序渐进,再进行综合训练。要让学生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的习惯,观察习惯逐渐形成,心灵变得敏感,世界变得丰富。

2.实践体验。在校外动员家长配合,组织学生亲自去做。春天来了,种一棵树,栽一盆花;秋天到了,去收收玉米,摘摘果子;在家尽力多做力所能及的事。节假日,更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参观生活,留心生活,亲身体验生活。

二、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坚持写日记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表扬的方法巩固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后,教师就开始要求他们写日记。至于篇数,可以每天写一次,也可以两三天写一次,对一些学习后进的学生,更是可以放松要求,每周写一篇,字数方面不做要求,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几句话,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也可以用图画表示。

在批改学生的日记时,坚持“多就少改,寻找闪光点”的原则,用赏识的眼光寻找学生的优点,在写得好的地方画出表扬的符号,并在一旁写上激励性的评语,同时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指出不足之处,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每周在班级内评选出三名“小作家”,由教师范读他们的作品。实践表明,有了写作日记的成功体验,学生不但对写话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还学会了把从听别人的日记时获得的灵感和表达手段迁移到自己的日记中。在动笔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开阔了,词汇、语言素材越积越多,写话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三、引导学生个性发展

笔者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个性,这也是学生作文无法提高的表现。作文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独立个性的同时,还要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展示学生个性。首先,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感受,有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有自己特色的作文。

猜你喜欢

训练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